王微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铺平道路?这是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一、首先看看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现状
(一)家长教育表现为表面上的重视与实质上的忽视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父母只生养一个孩子,因此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与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年幼时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们尽量去满足他们,不管是否必要。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尤其关注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经常来校或一其它途径来了解。然而有些情况却令人深思。我们的大部分家长最想了解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排名,得个高分是理所当然,考个不及格或是名次不理想,回家后或打或骂是少不了的,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原因或给孩子以鼓励的却是少数。这种“考分至上”的教育观与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家长改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家庭教育失当
大多数青少年的品行不良、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家庭结构破裂,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进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一些家庭满足不了需要,铤而走险行为在极少数青少年中便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家庭言行不检,对社会怨气多,沉缅于赌博、和声色犬马之中,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四是隔代管理,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或托亲朋照看,有的学生甚至独自留守,这些“留守少年”,离开了父母的教养,失去了应有的管束和控制,难免不良风气侵蚀。
(三)社会文化垃圾对学生成长的危害
近年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的现状是越来越不乐观。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太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电视中的卡通片泛滥,它们充满凶杀打斗,渲染血腥暴力和魔鬼神怪,渗入许多低级的趣味,不但在精神上,而且在科学方面误导了孩子们;
2、许多的电视节目为“老板”、“大款”、“明星”们歌功颂德、宣扬物质至上,侵蚀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3、目前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特别是集镇学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据了解,有的集镇无证网吧、桌球室、游戏机室遍布隐蔽的角落,校园门前的摊点驱之不去。
4、思想内容好而又富有儿童情趣的少儿读物严重缺乏,即使有些合适的,但价格昂贵,对于农村孩子及其家长来说,在经济上难以接受,一些庸俗的、劣质的图片、故事以及言情武打小说流入校园,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思路不对,学校教育失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思想不端正,育人观念不明确。90%以上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很多学校一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考试总结”、“班级常规管理情况分析”。二是德育缺乏实效。大多数学校未能按《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三是德育队伍形不成合力,各个层面不能协调开展工作,主要表现为德育工作是封闭性的,“群众路线”没有走好。教师不善于利用校外教育力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有“二怕”:一些教师是怕苦,怕磨破厂嘴皮,磨穿了鞋底;一些是教师怕羞,他们的潜意识里仍然存在封建师长式的清高心态,不喜欢寻找和利用社会教育力量,与校外人士合作,利用校外人十的教育力量来共同教育学生,教师的“二怕”制约了教师德育工作的力度,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效。已设有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成了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
二、针对现状的有关对策与思考
针对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也客观地分析了我们的优势:学校远离城市,大多数的孩子比较纯朴,思想比较单纯;同时,基本不存在上网的问题;基本上远离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我认为要强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确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校根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纲要》等德育规章,解放思想,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二)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机制
明确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识,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
(三)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保证青少年德育工怍的真正落实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应该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
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充分发挥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
(四)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教师是关键。
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有效地协调与配合,而教师是三方协调与配合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确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因此,一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协同与配合意识的渗透、宣传,不时地组织适当的学习,传授必要的方法,并且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
三、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落实经费,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当前,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管理,杜绝脏、乱、差。同时,要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电视)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的评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努力探索并正确把握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明晰思路,科學决策,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