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雳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年龄阶段,并指出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心理社会性任务。在他看来,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即各个阶段的“危机”。如果矛盾或者说危机的解决是顺利、积极的,就能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如果上一阶段的危机没有解决好,就会带来一定的隐患,甚至直接影响下一个阶段危机的解决。儿童理财不只是金钱的问题,对于儿童来说,理财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甚至不是那么突出的一方面,但外延的财商教育包括对目标的设定和欲望的自我控制等,因此,从心理学层面指导对儿童财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我们从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体系框架中审视财商教育,也能站在更宏观和总体性的“看台”,发现一些有意味和意义的脉络。
谈儿童理财前首先需要明确,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是什么。从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通常会关心三个方面:第一是身体健康,第二是认知发展或者智力的发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即人要融入社会,这便是心理学上讲到的“社会性发展”。幼儿普遍对金钱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时期大概在学前阶段,这时候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社会意识,明白金钱的交换作用和社会属性。
此时幼儿期的发展处于埃里克森划分的第三个阶段,即“主动—内疚”。这个阶段幼儿能够做的事越来越多,家长也开始允许他们自己负责一些事情;同时,游戏开始具有目的,幼儿探索成人角色,也开始独自探索环境,提出数不清的问题。在此时期,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新的目的感给予支持,那么幼儿的主动感(即感到有雄心、有责任感)就会得到发展;相反,如果父母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等问题,给孩子更多的管理,要求其自我控制过多,或幼儿付出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就可能引发过度的内疚。对应到财商教育,可以为3-6岁儿童设立逐年深入的目标:3岁让孩子学会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能认识硬币的面值,认识到无法买光商品,必须选择;5岁认识硬幣的等价物,知道钱从哪里来;6岁了解货币交易的基本规则,在简单交易中能找钱,能数大量的硬币。
进入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处于埃里克森划分的第四个阶段,即“勤奋—自卑”,主要围绕能力而展开,关注的是儿童为应对父母、同伴、学校等提出的挑战而付出的努力。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学习,在学习活动当中体现自己的能力,比如自己通过勤奋努力获得成就,达成一些目标,如果孩子能够成功就获得一种勤奋感,包括积极而现实的自我概念、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多的责任感、与同龄人的合作等。这一阶段的危险是“自卑”,如果孩子在家里、在学校,或与同伴一起时,体验到消极的经验,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无能,就会出现自卑感。
财商教育要注意与这一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目标可设立为:7岁能够关注价格;8岁知道可以通过额外工作赚钱,能主动把钱存在储蓄账户;9岁能够独立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10岁能自觉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广告中发现事实;12岁能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正确使用银行术语;13岁尝试股票、债券等,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验。目标可随个体实际情况调整,通过目标的达成,儿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独特能力,了解劳动分工的价值,发展道德承诺、责任感以及与他人一起合作的能力。
把儿童社会心理发展和理财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培养儿童财商是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每个阶段的财商目标设立与儿童思维发展认识的特点紧密联系。良好的财商教育,能够服务儿童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目标的顺利完成,儿童通过制定计划、约束自己、执行计划,不断克服困难,抗拒诱惑,获得目的、探索、主动、责任、掌控感、能力感等阶段性心理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