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期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各地区基本上都能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来推进工作。但在实施中,如何按照国务院、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来采取相应措施来完成目标,是一个系统和科学的过程。我认为,积极实施“互联网+教育”,以创新机制为抓手,以经费投入为保障,以融合创新为驱动,才能形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覆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快速提升、教学视频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一、创新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加强领导,协同推进。
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成立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局际协调小组和领导小组,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为顺利推进工作做好组织保障要。
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当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方案,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实现城市、农村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快各类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落地工作;加快“智慧教育e卡通”工程等具体任务。
2.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
2012年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在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策略和工作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教育系统全力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支持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各地政府可以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有效破解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中遇到的经费投入问题,形成了整体设计、整体部署、整体应用的均衡发展局面。积极协调电信、联通或移动等成熟的网络集团来为广大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提供優质的网络服务。
二、让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逐步具备规模
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要下大力气推动。地区中小学校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100%,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以后,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才能进一步夯实。
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要取得显著的成效。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使得各地区教学点实现了“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的三到位,有效破解了教学点缺师少教的难题,满足了偏远地区孩子们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经济条件成熟的地区要率先建成“中小学教育视频资源平台”,采取措施吸引从小学到高中各学科教学优秀课例上传。
三、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快速提升,深度融合初见成效
一是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积极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是积极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三是坚持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四是坚持组织教师赛课、教师教育软件制作大赛和学生电脑作品创作大赛,通过比赛活动不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发现一批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能手,做好推动的示范作用。五是建立一批“示范点”并承担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课题研究工作,让这些学校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力军。通过培训、竞赛、科研活动,使区域内中小学校逐步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日益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没有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力度和应用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推进工作上发展不平衡,在基础建设方面,有的区域没有完成电子白板全覆盖,有电子白板教室的学校没有按“班班通”的要求班班接入互联网,有的区县学生用计算机还未配足;在应用方面,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不够,很多教师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只当成普通的投影机来放映课,有的学校已建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没有发挥好管理平台的效益。
五、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
1.深化思想认识,牢牢把握核心理念。深入领会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精神,以本次全市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和廖市长的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对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的认识,要树立落后一时,误了一代的信息化危机意识和对下一代的责任意识。用科学方法,找准正确路径,典型示范引领,为全面提高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做好思想发动、认识深化和能力提升准备。
2.突出重点。深化“三通”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力度,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使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备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二是实现电子白板教室全覆盖。三是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市级要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集中管理平台,实现本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并与省级平台相衔接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四是在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试点应用,积极探索“翻转课堂”、“微课”、“ 暮课”等教学与学习方式,总结应用经验,为以后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3.建好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根据教育管理需求与信息化建设要求,整合、集成已有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有条件的区县、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好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创新资源集成模式,加快推进“乐山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
4.做好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各地要树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加大应用能力培训,推动教学变革与创新。各地区和学校要有针对性经常组织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学科研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新常态。坚持开展教师教育软件大赛,学生电脑作品大赛及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6.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要统筹用好中央“全面改薄”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自有资金。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要按照比例用于宽带租用、设备运行维护维修、设备更换、购买信息化服务等基本支出。应当看到,电子产品的使用是有一定年限的,要提前做好规划和经费安排,确保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升级。
7.完善推进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强化管理机制建设,完善协同分工机制,充分发挥市州一级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以行政为龙头、教研为主体、技术为支撑的协同推进组织架构。要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讲程序、讲规矩,规范项目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专项督导,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纳入工作考核。
当前,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相信有国家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推动各地区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