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波
邓爱平的兰,柔而不弱,清秀雅丽,或于山崖,或于幽谷,或于顽石,似在随风摇曳。其变化过渡的墨色展示出花叶不同的质地与方位,而运笔的轻重徐疾,更觉干净,石的点染若不经心,虚实相生而法度自在其中。
大凡诗人总都知道“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的梅花,只能入“小窗横幅”,境界虽幽雅,却难免有小家之气。传统画梅注重“梅的韵”和“格”,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特者”为上品,而鄧爱平认为现代画梅的审美标准:“疏密有致,密者亦美,乱中有势”。可谓自立新意!
他的梅,似乎有一种激荡心魄的震撼力,“写物以附意”,借梅表现了巍巍中华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气节。那苍劲挺拔的主干,那潇洒奔放的枝干,那含苞欲放妩媚的花蕾,决无拖泥带水、荏弱萎靡之弊,这是功力与修养的成果。宋代郭熙云:“境界已熟,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意境的创新,才能产生绘画语言和笔墨技法上的新。他的作品首先打动人的便是溢于篇幅的浑厚浪漫和诗意。
邓爱平的兰,柔而不弱,清秀雅丽,或于山崖,或于幽谷,或于顽石,似在随风摇曳。其变化过渡的墨色展示出花叶不同的质地与方位,而运笔的轻重徐疾,更觉干净,石的点染若不经心,虚实相生而法度自在其中。将兰的含香体洁,婀娜花姿,高洁素雅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悠然自得中别有一番遐思之意。
近代绘画大家陈衡恪著《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提出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邓爱平深以为然,并孜孜耕耘于这四点,以艺修身、修心。纵观他的画,既有气势恢弘的精神写照,也有空灵独秀之气节描绘。而且细观其作会发现,邓爱平的笔下多“乱”笔,这种“乱”绝非“胸无成竹”之乱,而是热情澎湃之际的创新之笔,“美”虽讲秩序,但对秩序的破坏——“乱”却也可以成为一种美。他摆脱了传统观念的羁绊,以一种貌似紊乱的形式赋予梅兰等意象以特殊的情致。
邓爱平在承继家学梅兰绝枝的同时,其创作的飞鸿、家禽、鱼虫、蔬果作品也气韵生动,屡获得业界同仁的赞赏。父辈及师承给了他艺术创作的高起点、高平台,但他说,勤勉才是他从前辈身上领悟到的最大财富,孜孜汲取多方面的艺术滋养,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中国画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