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忠林
摘 要:本文立足教学实际,围绕“国培计划2015”送教下乡阶段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者作为“同课异构”的授课者和观课者,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吸收借鉴“同课”中的精华,并运用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极大地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有效性;反思
引言:
“国培送教下乡”期间,我参与和观摩的《认识浮力》这节“同课异构”课体会颇多,收获不少。在多层面和多方位的交流中碰撞、升华中促进自己反思课堂教学,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课”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帮助。希望能与同行分享。
一、“同课异构”能全方位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同课异构”能促进课堂引入的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课堂教学的引入,虽然在一节课中只有短暂的几分钟,却是一节好课的开始。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吸收借鉴“同课”中的课堂引入的精华,为我所用。调整自己的物理课堂引入,能极大地提高课堂引入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片段1:浮力的引入
放映图片,让学生了解与浮力有关的生活现象
(1)盏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到夜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孔明灯为何能够升入到空中呢?
学生甲:孔明灯受到向上的力
(2)浮在死海中的人、浮在水面上的游轮竖直方向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乙:重力和水的压力
(3)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飞艇为什么能飞到空中
教师板书知识点
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我们把它叫作浮力。
示范课片段1:示范课浮力的引入
抽一学生上台表演:学生用力将篮球压入装有半桶水的大水桶中,然后说出感受(学生们兴奋,浮力的感受深刻)
老师演示实验1:将一苹果放在桌面上
老师提问:苹果为什么会静止?它受哪些力?(目的:复习力和力的平衡等基础知识,学生踊跃回答)
学生甲:苹果受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老师演示实验2:将一苹果放入水中,发现苹果会浮在水面
老师提问:思考为什么?(吸引学生,把学生的思维从刚才的兴奋中拉回来)
学生乙:受重力和水对物体向上的力
教师小结:以上现象说明浸在水中、空气中的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教师举例引入新课:在平常,我们见过船、鸭子能浮在水面,会游泳的人也可以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放在水面上就会沉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这些现象相关的知识。
2.“同课异构”活动,能帮助教师改进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课堂重难点知识讲解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教学片段2:活动体验感受浮力
学生分组实验一:用手把乒乓球按入水中
提问:乒乓球放在水底松手后它将怎样运动?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后回答
学生分组实验二:把物块从水中托出
教师提问:用手把沉在水底的铁块托出,和在空气中托住感觉一样吗?
学生答:不一样。在水中托铁块比在空气中托铁块更轻松
实验三:用线把木块拉入水中
教师提问:用线把木块拉入水中,你有何感觉?观察线的方向?在水底松手后它将怎样运动?为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合作完成实验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以上三个实验
老师引导学生小结以上现象可知:(学生作答后抽学生回答)
(1)物块在水中都受到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就是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_____的(选填:“向上”、“竖直向上”或“任意”)
(3)浮力的施力物是______,受力物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同课异构”感悟
这堂示范课给我的启发很深,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教态、实验演示技巧。提问的技巧等,通过”同课异构”,让我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也在接下来的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同课异构”,用类比加迁移的方法改进自己的课堂设计,实施得效果很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强了,也更能体会“同课异构”的内涵,体会到“同课异构”活动后自觉的反思和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很有帮助。
结束语:
我认为平时除了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也要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有准备地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借鉴他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博取众长,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避免单一化。
总之,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自己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同课异构”确实可以引导自己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参考文献:
[1]范蔚《课堂教学的功能定位及其有效性判定》
[2]徐洪健《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探讨与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