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巧”字悟文化

2019-09-10 08:55胡靓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说明文魅力内涵

胡靓

【教案背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说“屏”》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说明文。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训练他们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了解基本的说明文文体特点;二是围绕“巧”字,通过品“屏”的“巧”和写法上的“巧”,感受屏的文化魅力,从而体会作者对传统工艺文化的钟爱之情,激发民族文化自豪感。为了将传统文化的熏陶贯穿进入课堂教学,为此,设计了如下的教学。

【教学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说屏》

【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正如教参所言:“本文是一篇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因此,我们很难说它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所有知识的介绍都是在作者叙述中娓娓道来的,每一个内容之间的过渡自然,没有刻意的安排,有的只是行云流水的自然贴切。这样的叙述无意间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距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者所呈现给我们的美感世界,心底油然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将其发扬光大的决心,这也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作为教学内容来看,不能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教学中除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还要挖掘文本人文性的东西,即品味“屏”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然而屏的现状是,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体会屏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掌握屏风的主要功能和美感所在,体会作者情感。

3.通过资料补充,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自豪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屏风中功能与美感上的“巧”

教学难点:理解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解题《说“屏”》

1.引入课题,出示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晏殊《浣溪沙》“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晏几道《临江仙》“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诗歌富有文化内涵,而文化往往能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情趣。诗词中的“画屏”“小屏”“锦屏”都在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不过,它能牵动我们幽微的情思,也许,屏风有一天会重新大放异彩。今天我们就从《说“屏”》中去了解屏,感受屏的魅力。

2.读课题《说“屏”》,说怎么理解呢?引号有何作用?

明确:说:说明,解说,谈论等;屏字加引号表示强调。

二、走近屏,了解屏知识。

问题设置: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作用、种类、设置;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等。

三、品味“巧”,体会屏的文化魅力。

1.仔细阅读第2、3、4段,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屏的“巧”,请具体阐释?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这样一些句子:

(1)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2)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小结:现在我们觉得屏还仅仅是一件器具吗?对,它不仅具有美感,还饱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所说:它具有文化休憩作用。

2.思考作者写法上“巧”在哪里?

过渡: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屏的文化魅力,作者写法上也可谓下足了功夫,也可称得上“巧”。提示:作者是怎样引出屏的?在语言形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1)从情感的角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以情绪感染读者,使读者更能入情入境地体会屏的魅力。(2)大量引用文言佳句,营造出文化气息,增添了屏的文化意蕴。

小结:作者从情感的角度,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了屏,还在“巧”中领略了屏的文化魅力。

四、走近作者,弄清写作缘由

问题设置:我们不禁要问,作者是什么身份?写给谁看的呢?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屏”呢?

明确:从“研究”这个词可以猜出作者是建筑专家(补充作者资料)。建筑师、家具师们。对今人使用不得体感到遗憾,于是提出期望,希望今人超越前人,推陈出新。

小结:这是一位多么富有高度责任感的建筑专家啊!他让我们惊叹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本单元只是让我们捡到了海边上的几个美丽的贝壳,与天相接的地方是汪洋大海,我们需要继续前行,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

五、寻找丢失的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像这样的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他们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器物文化,如中国的茶具、扇子、雨伞、陶瓷、编织工艺品等。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请同学们任选一种工艺品,写一段说明,200字左右。

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展现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激发他们对民族的热爱,是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探索。整个八年级语文教学现代文单元中,还有这样一些篇目: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端午的鸭蛋》、《俗世奇人》等,正等待着我们对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部分进行深层次地研究、探讨、实践,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应有的重视,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學反思】

从教学设计来看,侧重点在品“巧”字悟文化上,此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突出的;从学生来看,学生阅读面和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这个教学方案的的设计对于层次较低学生学起来会有难度,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是有所欠缺。由此堂课,不得不让我自省,首先应当广泛阅读,为学生做好榜样,随时分享阅读体验,激发起学生阅读兴趣;其次,鼓励学生多阅读,并创造机会交流阅读,共同提高,提升修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说明文魅力内涵
说明文阅读专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木木相册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