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东
摘 要: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知识已经较为系统化,此时教师可搭建出多样化的知识模块,让学生按照操作流程形成逻辑记忆,掌握各类操作模式,并能够在基础的操作要求下翻新花样,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当前,高中的信息技术授课中,学生表现的参差不齐,为了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程互动中来,形成信息技术的运作能力,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打破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以前并不受重视,随着互联网应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习惯,高中阶段虽然学生要面对高考的压力,累积大量的文化课知识,但也逐渐地开始注重起信息技术的学习来,信息技术的教学应一改往日的机械化形式,采取较为趣味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后能够学以致用,具备积极健康的网络意识,能够在课程优化下获得进步。
一、创设“以生为本”的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技术,具备基础的技术能力,可以自由地操控电脑,联通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获得理解,应尽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掌握技术,形成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学生展开系列的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创设情境展开问题讨论,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技术的操作信心。如,教师可设定一个主题,在某个节日里要求学生们创作一个幻灯片来表达自己的节日想法,表现出我国节日的气氛,还可以进行抒情等,给予学生一些自由的创作空间,教师可发放一些模板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幻灯片制作的一些小技巧,然后学生们或者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任务,在这样的情境下,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变得较为有趣,教师应注重操作环节,引入逻辑化的构思,避免学生总是容易遗忘知识点,通过动手操作的指引,鼓励学生自我拓展与延伸,互相之间进行分享与学习。
二、设计和运用好问题引导的功能
评判一个问题或任务的好坏标准是看其所指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是否统一。教师可以将总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层次性目标,通过问题进行逐个引导,渐进渐深,可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上“表格信息加工”时,创设了一个问题串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习。针对其中的“单元格条件格式”内容,笔者准备了A、B两个表格:A 表有成百上千份数据信息,B表只有区区10个。提出的问题有:1.同学们能不能将B表中符合给定条件的信息甄别出来,同时尝试将这些信息用不同的字体或颜色标注出来?2.大家对于A表能做同样的处理吗?3.前后两次操作,大家所用的方法一样吗……学生通过问题由浅入深的层层引导,不断探索到新知,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探究式教学倡导的是诱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质疑的意识。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以上探究式教学模式时,笔者常常要求学生记录下每次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每次探究的时间和内容、参与人员、探究结果,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增强继续探究的决心和信心。如,在讲授“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时,笔者就设计了一张记录表,要求学生将时间、步骤、过程、体验、心得等都记录下来。在结课阶段,我设计了一个互评、他评环节,其中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再次回顾一下刚所亲历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增强他们继续探究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完成一个探究任务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難以做到,需要与他人协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进行“制作主题网站”的探究教学中,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制作网站。由于主题网站涉及信息的收集、栏目的策划、网页风格的设计、图片的处理、文件的上传等许多方面,单独的一个学生个体难以保证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单独的一个个体也难以掌握那么多的技能,分组协作就为完成这一复杂任务提供了可能。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也会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如,在进行“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课堂教学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间就分别所编辑的音频进行竞赛。为了使自己组的作品更加出彩,他们都积极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甚至互相刺探“虚实”,整个课堂充满着浓浓的探究氛围,使探究活动变得那么有趣,充满动力和激情。
五、凸显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对信息化资源进行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对教学系统中各个板块的信息资源内容进行精炼,并按照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对知识进行规划和组织,保证学生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化资源形成一定的信息思维,避免在学习中出现盲目性。此外,在信息化资源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先进教育理念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的融入到其中。例如,很多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信息化资源设计和应用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能够解决很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学科动画示范演示,显示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设计和应用的必要性和现代化。
结束语:
信息技术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也是一门新兴学科,课堂实践的提升缺少现成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供借鉴,在学习应用过程中还有待于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道元. 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 消费电子,2013,17(10):67-68.
[2] 王长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 民风科学教育,2013,14(3):56-57.
[3] 罗炎. 新课改条件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新要求[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18(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