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让孩子和家长犯难
日前,因为老师布置了需要带乌龟泥鳅等上学的作业,于是,杨先生的儿子就去村子不远处的小河边寻找。孩子不小心掉到水里,爸爸闻讯赶来,跳入河中救儿子,结果孩子救上来了,但杨爸爸却不幸身亡。
这个寒假,郑先生家的几次晚饭很有“仪式感”:每次开饭前郑先生就会准备好摄像机,然后儿子认真地从锅里盛饭,边盛饭边说:“奶奶,我帮您盛饭。”郑先生一边指导一边录下全过程。
这并不是郑先生家吃饭时的正常状态,他们全家都在配合着帮儿子完成寒假作业。郑先生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今年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拍文明事”“讲文明事”“写文明事”。要求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身边的文明行为,并且最终用小报的形式呈现。
“这项作业的初衷是好的。”郑先生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文明行为都是悄然无声中进行的,不是刻意而為。这样当成作业一布置,就好像文明行为是可以摆样子似的,太形式化了。郑先生的儿子比较内向,平时也经常给奶奶盛饭,但是面对镜头,还要边盛饭边特意跟奶奶说话,总是做不出来,只好一遍遍演练。“这么一弄,孩子只觉得好玩,当成游戏了,作业的初衷反而被淡化了。”郑先生说。为孩子的作业而烦恼的绝不仅是郑先生一位。
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家长与孩子成长之间的矛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中,“辅导孩子写作业”几乎成了家长吐槽的最大“槽点”,甚至有家长被气成了“心梗”。
题目在创新,答案却僵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作业上表现为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多作业题都会以实验、项目、小报等形式完成,即使是书面作业,也更倾向于把题目融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中。
所以,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成了很多家长下班之后的“必修课”。不过,真正让家长们“崩溃”的还不是辅导本身,而是在被不断创新的作业形式一遍遍“洗脑”之后,他们骤然发现那个名为“标准答案”的“紧箍咒”仍然在大行其道。
陆文的儿子陆路正在南方某城市读小学三年级。陆文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回忆到,一天儿子拿回来一份满是“红叉子”的语文作业,作业中有一小段描写石榴花的文字:嫩绿的叶子、火红的石榴花,最后一句把石榴花比喻成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题目主要围绕这个比喻句展开,让孩子回答“写出了石榴花的什么特征?”陆路在答题区填上了“形状”。陆路的这个答案被划上一个红叉子,老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写出了石榴花的美丽与活泼。“为什么把石榴花比喻成小喇叭只能回答‘描写出了石榴花的美丽与活泼’而不能是别的。我儿子的答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也有他的道理,也不至于是错的呀!”陆文说。
“现在很多学校是想创新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是作业有了创新的出发点后却遭遇了老师的标准化思维。
题目已经创新了,答案似乎是僵化的,或奔跑在通往创新的路上。为什么?“其实学校也希望出一些开放性的、没有标准化的题目,但是考试怎么办?”熊丙奇说,现在的基础教育的改革,无论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还是作业的改革,都面临着“不管怎么改,最终都面临标准化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和家长的矛盾、老师和学生的矛盾就产生了。(为保护未成年人,文中未成年人及家长均为化名)
(摘自《中国青年报》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