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究

2019-09-10 07:22张思凡程龙姚佐车诗雨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就业大学生

张思凡 程龙 姚佐 车诗雨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数量逐年上升,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经济上升趋势日渐平缓,其与大学生数量增长趋势之间的脱节也致使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可以说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差的问题已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扭转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需要政府、学校、大学生还有众多因素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解决方法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一个神圣且光荣的词汇,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考上大学几乎与拥有美好的前程相挂钩。可如今,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经济增长减速以及毕业生数量的泛滥,致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1]2018年大学生毕业数量突破800万大关,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却仅仅不足毕业生的数量的七成。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自身专业水平有限、职场技能急待提高。由于当前教育体系的限制,大学生将过多时间投入在书本之中,其对职场技巧与交际本领的了解有限,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面试环节便被淘汰。加之现在大学教育相对自由宽松,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认识不够,专业技能储备不足使之在就业上失去竞争优势。今天的社会正逐步被市场经济所主导,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展现出来,然而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释放才华与价值的能力有限,使之被市场抛弃造成失业。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这些年,大学生如果不掌握些“自我推销”的能力,纵使有一身本领也绝无施展之地。

2、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千年传承下来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依然在今天依然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从前的“干部情节”到如今的“白领情节”使很多大学生对自身预估过高,对自身认识的不足使其对工作机会展现不出应有的热情,造成失业或待业。同时,社会缺乏创新意识,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在商界难以脱颖而出。尤其在物理、生物、化学等专业上尤为明显。许多用人单位喜欢使用“即战力”,排斥“潜力股”,不愿意做长期的投资。使拥有工作经验者往往比名校大学生更加受追捧与需要。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现阶段,大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加入某些单位,承担风险能力与意识都不足。使大学生对创业不感冒或者不敢尝试。但是如果如果能换个思维,或许能开辟就业的新天地。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案

1、专业知识方面的思考。现阶段,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专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就业方面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能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这深层的原因应是出自专业能力的方面,中专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学习的都是具体可操作的技能知识,而本科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则是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居多,这就导致了具备可实操能力的所谓“学历更低”的中专毕业生在就业环节赢过了高学历的本科毕业生。故提高具体可操作的专业知识,提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是提升毕业生自身在就业市场中吸引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2、提升学校教材实际应用内容比重

高校课程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基礎和兴趣的基础上,提升课程中在实际中运用可能性的比重,不应只是空谈大道理,只注重学术价值而放弃实用价值,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靠研究理论去获得一份工作。对于与实际对接的内容,应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绝不讲空洞的抽象的而与实际操作没有关系的理论知识。也要求课程方面要描述直观、生动、有趣。打破学科之间固有的体系,建立一个直观形象的教材来来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市场与需求与职业发展前景立体学习体系。课程更应做到以人为本,并与终身学习的思想相结合,已达到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能力,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使毕业生成为一个脱离了学校还能不断成长的高端型人才。一份实用的立体化的教材或许是提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可取之道。

3、教师素质与水平的提高

没有好的老师的引导就很难有优秀的学生产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就需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师保驾护航。老师的责任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应是育人。因此各高校老师的培养工作因注重老师对学生业务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提升。高素质的老师不但能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是高智商更是高情商的人,更能全方面的提升一个学生的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与方法能力。同时,有着更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教师,更有至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在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面对师资力量还不够这一难以,国家需要大力投入对优秀教师培养工作的力度,逐步提升在校任职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使其不但能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能给予学生对社会的理解与情商的提升。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高校等着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毕业生就业问题一定可以逐步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释放毕业生最大的市场潜力。高校毕业生作为当今劳动力市场一股庞大且极具潜力的生产力队伍,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5(1)

作者简介:

张思凡,大学本科,山东协和学院,医学影像技术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