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地理题材”课堂活动形式初探

2019-09-10 06:55:32赵成木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品德题材活动

赵成木

[摘  要:随着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在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过程中,由于一线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多,生怕课堂上把握不住,就非常强调预设和封闭,这样使整个品德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导致学生丢失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思考,德育目标更是失效。本文结合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实践活动,把握“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提出适合地理题材的小学品德课堂活动形式,如制作旅游攻略、小型辩论会、给纪录片配解说词、游艺竞技类等活动形式,引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使枯燥无味的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也能精彩不断。

关键词:小学品德;“地理题材”;活动形式]

一、综观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不容乐观

在品德课程中,包含着许多的地理题材的内容,这些内容原本意味着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理应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然而,综观我们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发现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淹没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向往,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1.单调性——枯燥无味,纯粹讲授,无视学生主体

有些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把地理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的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方式主要还是“听讲式”、“记忆式”的,教学出现费时、费力、教学效益低下、学生没有激情等现象。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和教师无法进行愉快的交流,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性更无从体现。

2.随意性——随时随兴,抛出问题,缺乏精心設计

面对这些枯燥的地理知识,老师也没有深入挖掘期间的联系,但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说着说着,就想到了,就“请大家转过身去,四人一组,3分钟时间”,如一位老师执教《我们的地球》时,让孩子们四人讨论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分布,此时的课堂,即没有地球仪的准备,又没有其他资料的呈现,让孩子对着课本,四人讨论,殊不知在这样随意的活动下,学生对地理知识兴趣全无,此时的问题更是毫无价值。

3.分离性——环节断层,拼接课堂,导致杂乱无章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地理知识部分涉及的内容广、话题散、知识点多、散、小、没有体系,没有完整脉络和情节。如果我们教学之前,都没有深入思考,就会出现课堂环节断层,利用种种地理知识拼接整堂课,此时的学生学到的就是零散的,思维更是杂乱无章的。再加上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对“散点式”的地理知识学习就感到更加吃力。

二、呼唤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1.课程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变、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我们认为,在地理题材的品德课中只有巧设活动,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入情点,巧抓生成点,激活兴奋点,才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热爱地理、热爱生活的能力。

2.学生学习的需要

地理知识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那么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教学实效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地理知识融于趣味性的活动中,会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得到快乐,能力又得到提高,课堂更为丰满、高效、趣味盎然。

3.一线老师的需要

从目前来看,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都有着自身感觉知识储备不够,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也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使得教师难以驾驭教材。因此,在进行小学从事品德课教学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课堂上,教师往往好会“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因此,一线的老师需要学习一些适合于地理题材的教学活动形式,来驾驭课堂。

以上种种理由,让我们呼唤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

三、推荐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有章可循

活动形式一:制作旅游攻略。

从《品德与社火新课程标准》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将“过程与方法”纳入其主要目标之中。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可见爱你,品德课程中的地理知识教学,重点应在于让孩子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能力。因此,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学习做旅游前的准备,通过制作旅游攻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由于神秘的埃及离学生比较遥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孩子死记硬背记住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等,我想孩子肯定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因此这位老师就创设了一个角色情境,整堂课以帮助李小佳制作埃及旅游攻略为主线,以了解埃及知识为暗线,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又落实了相关的地理知识。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无意识注意加深了对埃及的印象,并从埃及人的风土人情中领悟到了埃及人的豁达。

活动形式二:小型辩论会。

往往地,在面对枯燥的地理知识时,我们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演讲者,一个劲儿地讲授着地理知识,而我们口口声称的“教学的主体”——学生则不得不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即便在一些所谓的双边活动中也最多只是扮演了最不起眼的配角。在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中组织辩论会活动,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把讲台让与学生,作为广大学生展示自我、学习知识的舞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体会到知识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成长的欢乐。

如教学苏教版六上《跟著唐僧去西游》一课时,课堂上以“如何看待印度教徒恒河沐浴这一习俗”为题,举行一场辩论会,把学生分为正反两组,正方:恒河沐浴利大于弊;反方:恒河沐浴弊大于利,让学生针对恒河沐浴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掌握埃及风俗习惯理解目的。由于还是小学六年级的好孩子,对于辩论阐述理由时,会有能力上的欠缺,于是老师就提供孩子们课堂辩论会的方法,以给予扶手。如下表: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辩论的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将自己的道德认识暴露出来,这正是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这正是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活动形式三:游艺竞技型。

游戏竞技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这类游戏竞技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歌谣类型

在地理知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他们喜爱的歌谣来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变得鲜活生动,地理课堂趣味盎然。

如一位老师执教《大好河山人我游》时,安排了“熟记旅游景点”这个游戏,其中的歌词是这样的:“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十大旅游好景点,牢记心头不忘记,不忘记!”

粗略一读也许你觉得没什么,要是你仔细读一读,我们就能发现在这首拍手歌中,执教老师非常巧妙地达成了“通过活动按照要求说出一些旅游景点名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目标。学生有滋有味地读着,老师也不露痕迹地激发了爱国热情。相信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在快乐而又简单的游戏中又一次获得了地理知识的掌握。这种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歌谣之中的方法,不仅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枯燥、乏味的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知识。

2.动手操作型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化静为动,穿插操作性活动,让抽象概念具体化,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此,在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会使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上《我们的地球》时,课前可以准备好地球仪,在课堂中让学生分小组借助地球仪寻找海洋上的岛屿和星罗棋布的航线,从颜色和数字中了解地理知识,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四人小组结合地球仪的观察,讨论在地球仪上发现海陆分布的特点。

3.小组竞技型

在竞争中,学生的好胜心、动机都比较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学习效率高。通过竞争使学生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同时也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看到山外有山,从而会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在竞争中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品德课堂中进行小组竞争型的游戏,也是一种激活品德课堂的好形式。

再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了一场知识竞赛——“行政知识大PK”,把巩固复习的教学内容分成五个关卡,分别创设:看图片辨政区、看车牌辨政区、欣赏音乐辨政区、争当小小天气预报员等环节,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检验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以回答、抢答等方式,为自己组争取好成绩,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巩固了相关的地理知识,一举两得。

竞技型的游戏有很多,可以模仿电视节目上中的一些做法,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而设计各种既能学到地理知识,设计一些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地理题材的小学品德课堂虽然有着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但是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到记忆深刻的地理知识。但课堂活动的把握却很重要,不仅要做到三有:即积极有序、生动有趣、切实有效,而且要注意活动的充分展开,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体现出活动的实效最重要!这不正体现出新课程中强调的体验性学习吗?让我们成为孩子们正确的引导者,在教学中,使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吧!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

[2]周爱芬.以学为本有效促进儿童品德建构——“道德学习论”在《不平静的世界》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王金娜.品德课程中地理教学所遇到的困难,2007,9.

猜你喜欢
品德题材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