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9-09-10 05:25刘丽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刘丽

摘 要: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效率、高质量,一切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在高效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让高效永驻课堂,让收获充盈学生的心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能力得以提高,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思维和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拓展學生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选择合适的学习时机,创造良好的情境-群体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不是万能的,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境。因此,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教师的指导重点是分析和选择机会,适时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创设多种情境,增加教学兴趣,避免不当使用方法,导致学生厌学、害怕学习的心理成长。与传统的知识解释方法相比,该方法更直观、简化、直观。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加深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价值,帮助自己在各个方面得到提高。2)合理构建小组,科学设定内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前提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教师要坚持“强弱结合、组间同质”的原则,让小组内部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小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激发小学生们努力展现自己,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小组内部各个成员都要对应具体的职责,各司其职,有序合作,定期对组内成员的职责进行轮换,确保每个人都能拥有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观察、了解和研究,及时粉丝和反思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地拟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和内容设定。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们可以以每个小组的组长作为建筑工程师,然后每个小组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搭建工程建筑,比赛哪个小组搭建的建筑样式最多,最稳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踊跃地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

3 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热爱动手操作,那么教师就应该创造一定的实践条件,能够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以后可以付诸于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对学生上课学习的知识巩固的过程,也是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的过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知识产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很好地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达到对所学数学知识长期记忆的效果。教师通过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维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数字的卡片,同时也动手制作加号、减号以及等号的图片。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其中一个组拿任意的卡片组成题目,另一组来回答,回答对了积一分,回答错误不积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数字的加减法运算。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对知识也能有更好的记忆。

4 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来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崛起,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小学生天性爱动,又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作为老师可以利用网课、微信等方法来教学,增加小学数学教育的生动趣味性,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时,可以充分利用微课、PPT等方式教学,此种方式便于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轮廓,上面也有对本章节重难点知识的概括总结,既形象又生动,非常适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其次作为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必要时增加课堂实践的环节。如在教学几分之几这一章节内容时,我指导学生拿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折叠它的1/4,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脚、手、眼的同时运用,这样既可以开发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升课堂氛围,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5 教师应创设一个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

教师上课的时候多用些情景教学,课堂开始时情境的导入要多与生活实例相接近,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将生活实例与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分数内容时,可以用西瓜举例子:有6个人一起吃1个西瓜,该怎么切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吃到同样多的西瓜,然后由学生来回答出要将西瓜分成大小一致的六小块,每一块就是整体的六分之一,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分数的概念。同时,课堂的气氛也十分重要。沉闷的课堂易使学生失去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观性较强,思想、行为易于情绪化。因此,我们应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此外,还可以设立一些课外活动,如创设数学学习兴趣小组、建立数学角、制作数学手抄报,等等。

6 注重教学方法模式的运用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大胆创新,从不同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展延伸,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由于学生个性、学习基础,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辅导时要因材施教,选取适合个体的教学方法,力争是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收获。

7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小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感到十分枯燥,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让数学课堂气氛能够活跃起来,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文秀.试论基于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86-87.

[2] 谭家树.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110.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