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伟
孙军科
1980年出生于河北晋州。高中初涉书法,一发不可收拾,几近痴迷。后因所学、所从事的专业为建筑设计专业,故而对书法的结体、线质更加敏感。习书从《麻姑仙坛记》《石鼓文》《圣教序》等楷、篆入手,并以《好大王》《礼器碑》向隶书过渡。
为了开阔眼界、提升书艺、增强个人的文化底蕴,多年来,军科常拜访于各地书法名家求教,并曾多次进修于中国书协、中国人大、河北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书法课程及汉语言文学、西方美术史、历史等体系课程,虚心学习的基础上,皆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13-2018年间,军科先后在多次书法展览中入展、获奖。入展河北省书协举办的“河北省首届篆书展”、首届“佛都墨韵——佛文化金石拓本书画艺术品展”、云南省书协举办的”首届爨体书法大赛” 、书法报社举办的“书法报首届道德经全国书法现场大展赛” 、河北省书协举办的“河北省首届农民书法展”、首届“华珍阁”杯“金刚经”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五届颜体书法展,在河北省宣传部举办的“翰墨抒怀、凝心聚力”河北省新闻界书画作品展获三等奖,在石家庄市食安办、教育局、药监局举办的“食品安全书画大赛”获成人组特等奖。
身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孙军科的书法风格无疑充满了传统文化浸染过的脉络。他的书法学习和创作,来自于自身的人格修养和丰富的学识阅历。那错落有致的线条语言,那略带回音的墨彩波澜,是属于孙军科自己的人生足迹,锵锵然迈向书以载道之境。春回大地时,小楼又东风。军科的书法法乳汉魏,筑基于两行经典碑刻。并潜心研习篆书。遥想古人,冶炼性情,入纸云烟,界破时空,渐有自己气象。启功先生说过:“风气囿人,不易转也。一乡一地一时一代,其书格必有其同处。故古人笔迹,为唐为宋为明为清,入目可辨。”不同历史时期的书家书风相近者在在皆是,然若要有所成,必然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面貌,军科虽为企业负责人,深谙此理,努力践行。
孙军科曾说:“善学者,择取自己所需要的那份营养,它需要知彼知己。知彼,是识得古人的妙处;知己,是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缺少什么而又能够吸收什么。知彼知己是一个集合点,它不靠逻辑推理,全凭直觉。直觉又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展的过程。我的目标是隶书,但我要用篆书的线质、草书的行列、楷书的结构、行书的严谨来武裝隶书。”通过独特的用笔、溯古的线质感,变化莫测的笔势和结体,再加上丰富的行间关系,孙军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字内空间分割的自由度,造型往往出乎意料。通篇字形大小变化强烈,线条粗细转换自然而又对比丰富。在行列方面,行与行之间则疏密不定,又形成了微妙的欹正关系。
从另一个向度而言,书法技法之外,绕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文史不通,笔下空空。”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有言:“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军科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文史哲全面涉猎,并创作诗词。深具书斋式的人文素养,又有四方游历后的人生胸襟,所以,他的笔墨里有内容,有形式,有岁月,有人生,有无可替代的人文追求和鲜活的书写语境。读来自有一种“老友久不见,相邀话当年。小雪临夜静,大风满空山”的诗情,可以抵御清寒,温暖身心。
正如苏东坡不仅是“书无意于佳乃佳”的知名书法家,同时还是旷世文豪、诗词里手,军科亦有多重身份。除青年书法追求者身份之外,军科还是阅历丰富、才华出众的实业家,肩荷起作为当代有爱心的创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军科的怀揣梦想与现实艰辛,在泰戈尔的话中得到了应有的安慰和诠释。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人生的月份牌在岁月里哗哗作响,一唱三叹。好几年不见暮春的雨了,遥想之际,小楼又东风,恰如灯下故人,恰如军科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