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情感的一些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很多要求。要想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积极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情感转化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情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情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求
情感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表达了人们心理的需求、愿望和态度等。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包括灌输与接受两个部分,教育对象在接受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上,以其自身内容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其中,情感作为一种非理性因素是影响教育接受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1、推动激发作用
“人的行为和认识的需要的内在动因最终要以情绪的形式来表现。情绪是主客体发生关系时主体方面最积极的反应,或者说是不加选择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反应。”【1】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能够唤起人的动机,激发人的意志,推动道德发展的方向。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其行为不仅受思想认识的支配,也受感情的驱使,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更离不开情感的推动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导向一致时,就会产生二者的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鸣,同时,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有较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较高的道德认识,就会将教育内容深深根植于他的精神世界,并产生主动向教育目标所要求的道德行为规范靠拢的愿望。
2、评价调节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评价性知识,只有在被受教育者接受以后,进入到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引起相应的情感共鸣,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和所追求的行为目标,才有可能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得到满足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教育,即使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相冲突,也能客观地进行比较评价,调节已有的知识结构,这时,接受主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将矛盾与冲突协调到最低程度。并且,一个人的“行为决断”是一个复杂心理过程,有着众多的情感因素在其中,因此,情感还影响着人们对行为选择的评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与培育教育对象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努力发挥其对教育对象行为选择的评价作用。
二、情感的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会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根据情感的特性,努力排除情感障碍,有效发挥情感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有效性。
1、情境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境育情。
情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具体环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情境對激发人的情感具有特定意义,可以说,情感是随情境的产生而产生,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来说,当具体环境及其属性与人的需要一致时,就会产生喜悦、愉快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当具体环境及其属性与人的需要不一致时,就会引起失望、愤怒、厌恶等情感体验。良好的情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愉快的情感体验。先进、完备的教育设施,轻松、活泼的教育氛围,形象、真实的情境再现等都能够使受教育者情绪高涨、感同身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培育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时,要注意善于根据客观情境来判断他们的情感状态,并且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情境条件来以境育情,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当然由于个体需要具有差异性,同样的情境有可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受教育者合理的、现实的需要来创设适当的情境条件,以能达到以境育情的目的。
2、两极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需育情。
情感的两极性是指人们的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这两种对立的性质。如快乐和悲哀、热爱和憎恨、兴奋和烦闷等。一般说来,凡是外部事物满足主体需要就会使人产生肯定的积极情感;反之则会使人产生否定的消极情感。当然,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一般意义上讲,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削弱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不能盲目地以境育情,还应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地关注、关心、关爱自己的受教育者,强化其积极的情感需求,抑制其消极的情感体验,并善于创造条件,使消极情感向积极情感转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所信服、所接受。
3、感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情育情。
情感的感染性是以情动情,当教育者在传授教育内容时所表达的感情真挚、形象生动、内容新颖,并且与受教育者有着类似的感情境遇时,才能对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产生感染效应,从而产生思想共鸣。同时,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关心、信任和期望,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教育对象,激发出教育对象的内在情感,才能使教育对象在情感上容易接受、认同教育内容,并且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高尚纯真的情操,形成自觉探求真理的无限激情。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教育对象才会提高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把情感迁移到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所指导的领域,所提出的要求和期待上,从而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起到以情育情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推动激发、调节评价的重要作用,情感的情境性、两极性和感染性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时机,激发和保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情感,抑制和转化其消极性的情感,以境育情、以需育情、以情育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情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