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得半生孤鸿去,一世温良影归来

2019-09-10 00:25卞明影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林风眠孤独苦味

卞明影

摘 要: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少年游学欧洲,学中西、惯古今,是20世纪中西融合革新的先驱,开创了中西兼容的水墨水粉绘画的先河,形成了独特的“风眠体”。林风眠半生孤鸿,一世温良,见证一个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他的艺术作品仿佛孤行在这一切之外,如一首孤寂的诗,一杯苦味的酒,安放着他那无处安顿的凄楚,悲凉,寂寥,甚至无尽头的诗意的灵魂。本文以林风眠艺术作品中呈现的孤苦的诗意为契入点,谈一谈其孤独苦味产生缘由与表现,其诗意是怎样的延申、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与他人作品呈现的孤独感的对比下有什么不同特点。最后以几十年后的今天再看林风眠的作品仍有触动的伤感,谈一谈自我总结和愚见。

关键词:林风眠;艺术;孤独;苦味;诗意

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一位融中西画法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气质和幽深旷凉的孤独感。作为近现代祖国翻天覆地的百年曲折命运的经历者,其悲苦孤独不难理解,然而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那个年代的其他画家们,在大家都有表现孤寂悲情的画面时,唯独林风眠的画面的孤独感与众不同。似乎那是一种淡淡的孤独、伴有瑟瑟的苦味、又有一种说不清而又道不明的似有似无的悠远诗意美感环绕包围着。伴着心灵的感伤与触动,走进林风眠,来一层一层解开是什么带给他的画独有的气质品格、孤寂的气氛格调和抒情的诗味,以及他的画又是在哪些方面体现孤独和哀苦的诗意这神秘的面纱。

林風眠于1900年出生在广东省嘉应州西阳堡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中,原名叫“阿勤”,入学读书时,老师起名叫林绍琼。但他不喜欢这个名字,自己改名“林绍群”、“林凤鸣”,到法国后改为“林蜂鸣”,最后定为林风眠。他从小的身世命运也如他改名字般一波三折。林风眠一出生就体弱,从小性格也比较内向,腼腆,在他七岁那年,最需要母亲抚爱的时候,却痛失了母亲。后来父亲结了婚有了后妈,后妈的那种陌生感使他变得沉默寡言,与小朋友也疏远了,乡下小朋友在争吵时,会伤害他和他的母亲,他宁愿守着自己的孤独世界,埋头描摹《芥子园画谱》而不与争斗。生活上没了母亲照料,发育不良身体瘦小,开始学画画学会孤独、学会和社会疏远。到了青年时期,才19岁的他独自留学法国,勤工俭学,生活清苦。在外留学期间也是一帆不顺,受到各种打击和不幸。23岁那年他邂逅了罗拉并与之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随即妻子怀孕有了爱情的结晶,这原本就马上盼到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的小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命运之神并没有垂青这个本来身世凄惨,孤苦无依的青年,妻子罗拉怀孕期间不幸染疾,命运之神残忍的夺走妻子和孩子生命。不幸总是不顾情面的接踵而至,父亲的病逝更使他受到深刻的心灵创痛,这又让才刚刚憧憬,隐约看到生命光辉曙光的他再次陷入绝望。如果说影响艺术家形成艺术风格的原因有很多钟,那么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生活常常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人生起点,也常常奠定着艺术家人生历程所呈现的作品整个基调,林风眠童年的惨痛经历与创伤记忆,母亲和家庭的不幸奠定了他艺术作品沉郁孤独的基调。那么时代曲折的艰难命运,祖国沉重灾难,则是另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

林风眠一生经历了世纪重大变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作为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曲折命运的见证人,他的人生不仅映衬一个世纪的国民命运的求生和挣扎,更是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每一段沉重的历史变迁都能给早已千疮百孔的心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林风眠的一生几乎都是孤独度过的,即便是后来的婚姻生活也是聚少离多。抗战时期带领学生不得已去了内地,妻子孩子留守上海,生离子散一别八年。由于教学理念不同,又不肯折腰屈服,辞掉央美职务,导致家庭经济不支,家人们远去巴西投奔亲戚,归来无期,又次成为孤鸿只影。晚年由于“文革”浩荡被诬陷,批判,甚至蒙冤打入地狱,在地狱受尽折磨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72年无罪释放,当他回到家中,抬头看到永远微笑着的女儿油画肖像不仅老泪纵横。在寄给远在巴西的女儿自己与其肖像的合影照片背面曾颤抖写下“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这一句话道出林风眠这一生多少惆怅无奈寂寞与孤独。时代命运的灾难致使他半生近40余年与家人离别,孤苦伶仃,这造就了他的艺术作品是孤独苦味,沉郁悲凉的。

世界对他如此不公,祖国的灾难命运他无能为力,不能左右,他能做的却以微笑报以感恩,就是以一个温厚的老人的形象领受这些苦难。文革时期,为了生存曾亲手毁百幅作品为零,根据木心记忆记载,他最好的一批画,超过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他的画,他说像花一样香,像酒一样醉,像死一样静。没有人能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一个时代的巨匠,将半生的心血,一幅一幅地会毁灭在自己眼前,这是怎样的孤独无望和凄凉。在他知识分子隐忍的处世态度看来画毁了可以再画,人若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只要人在,一切都还可以开始。直到林风眠晚年独自定居香港,在剩下的日子里,凭借着自己的记忆,他将亲手毁掉的画作,一张张地重新画了出来。在人生的最后一站,他仍旧坚持探索艺术之道,耗尽最后 14 载光阴,完成了毕生艺术的绝唱。他一生耕笔不辍,画了一辈子的画,如他自己回忆道“我一生所追求的不单单是童年的梦想,不单单是青年时代理想的实现,,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现在我已经活到我祖父的年纪岁了,虽不敢说是向他一样的勤劳,但也从未无故放下画笔,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他只用一只画笔笑对人生沧桑变迁,我们感受到他的内心有中国知识分子隐忍的胸怀与能力,而知识分子的隐忍胸怀养育了他的艺术,仿佛孤行在一切之外,其吸收民间养料,秉持东方艺术的理想,如痴如醉地用画笔来传达自己的情结感受,寄托那无言的情思与哀伤,表达他一生的苍凉与孤寂。

如果说林风眠画面孤独寂寞基源于祖国艰难曲折求索背景下其一生悲惨命运的坎坷使然,那么说在倾诉于笔墨纸张上那种孤寂苦味诗意表现在画面的意象的选择,情感的表达以及色彩的搭配与表现技法上。走进他的画面就像在读一首略带苦味的诗,画面里安放着他无处安顿的凄楚,悲凉寂寥,甚至无尽头的诗意,诗意来源于画面里投入的感情,情感的依附源于意象的承载,情感,意象在林风眠的艺术创作中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在几十年后仍被其画面里孤独苦味诗意所感染,触动的最关键的支撑点。林风眠在其回忆录中回忆“谈到艺术便谈到感情,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感情,自也用不到什么艺术,换言之,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艺术不能成为艺术”。可见情感表达是林风眠艺术作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情感共鸣也是其作品的着力点。诗人艾略特曾说过:“表达情感的唯一的艺术方式便是为这个情感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言之,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被转变成这个情感表达的公式。于是这些诉诸于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一旦出现,那个情感便立即被呼唤出来了”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便是与这个情感找到寄托,找到与情感产生共鸣的承载物。

林风眠一生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创作了大量的仕女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纵观他的整个艺术作品,他的仕女人物形象主要源于他的母亲,对母亲的爱与思念之情一直是林风眠内心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山水氤氲,秋色沐斜阳、秋鹭迎风、荷塘飞雁、渔樵独舟、蒹葭鹤鹭等意象更是寄托了他浓浓的思念家乡故土之情,和阔别久远,有家而回不得离别惆怅孤独之感。这些意象又常常出现在他的山水风景画中,尽管不乏有轻快、明丽、辉煌的色彩和情境,但大部分画面都笼罩着一层孤独寂寞的薄雾,都透露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基调。

仕女人物画大都源于幼年母亲模糊的形象,母亲在林风眠心目中的地位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刚从法国回来,在杭州当校长时还派人到处寻找母亲的下落,得知母亲已经逝世便一直是个创痛。母亲犹如林风眠心中的一片云,始终萦绕在他的心里梦里,晚年不断地向别人说起母亲的好处,他把对母亲的思念诉诸于笔墨,那逆风疾飞的孤鹜、略带忧伤的仕女、如幻如梦的故乡都带有母亲的影子。如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仕女》(图1),一位身着艳丽的少数民族服饰女子,坐在热带植物的绿荫之下。从女子胸前佩戴的闪闪发光的少数民族饰物来看,大概是苗族或者瑶族的银饰。林风眠曾回忆母亲是山居的汉族与本地的苗瑶族混合的后代。几筆简括写意的线条将以为淳朴善良的村女表现的惟妙惟肖,充满活力带有乡村气息的纯朴美。大手笔重彩勾画出的绿荫与女子衣裙的暖色形成互补,醒目而脱俗,女子温婉而坐,其脸部用重墨色罩染,朦胧而又模糊,看不出具体五官模样。整个画面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慌张、凄凉的孤寂感。母亲离开时林风眠还只是个六七岁的孩童,母亲的形象在他心中一直是模糊的,他凭借思念和朦胧记忆作画,这也许以此来寄托自己对母亲的遥远的回忆与深切地怀念。

图1仕女(20世纪60年代)纸本设色上海美术家协会收藏

林风眠笔下的山水无人知道是哪里,别人的山水都有标榜,是庐山是峨眉山是黄山,或是粤北群山峻岭。而林风眠的山水是不做标榜的。了解林风眠才知道他笔下的山峦、房屋居民、树木、水塘、芦苇、荷叶、荷花都有着家乡的情调和风物所在。他的家乡是他的伤心之地,悲痛记忆的创始地。晚年,他定居香港,离故乡不远了,但他仍然没有回,不是不想而是不敢,近乡情更怯别有一番心境,但他对故乡浓浓的乡情没有减退。他借用画笔描绘记忆中的家乡的一景一物,带着有家不能回的那种凄凉孤寂之浓浓思乡情感,倾诉于纸笔,爱画秋鹜苇塘,那不畏风霜凌侵丛生的芦苇,在他的故乡的河滩水机随处可见,如荷塘飞雁图(图2)画面中近景荷塘里铺满了盛开的荷花荷叶,中景是迎风飘扬的芦苇和逆风展翅而飞的一行飞雁,远景朦胧悠然的远山若有若无,水天一色相容相生。前面的荷塘浓墨重彩层层叠加和后面的水天淡墨晕染交相呼应,简练的寥寥数笔勾勒出芦苇茂密生长精神动态与振翅游翔雁南飞的神韵,整个画面一派孤旷清凉,寂静优美之感。把家乡的风景描绘的如诗如画表达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他的思乡心绪也化身为南飞的雁逆着风艰难前行,雁南飞也寄托了他无限思念家乡故土之情而又回不去那种凄凉惆怅之感。

图2荷塘飞雁 纸本 彩墨

图3秋鹜(一九六一年)纸本设色,中国美术馆藏

林风眠的画面多以重色,纯色入画,如秋鹜图(图3)飞鹜在一片苍凉的云水间掠空而去,画家以迅疾的线条勾画出逆风而行的秋鹜,技法上更为炉火纯青,笔墨也更简单凝练,色调也单纯统一,多以浓墨,留白为主,使画面呈现出一派秋气萧索的景象,正如古人论所说:“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画家在这疾飞的秋鹜,苍茫的晚景中寄托了寄托了自己的深情。林风眠在《抒情.传神及其他》一文中回忆自己创作《秋鹜》的原因:“多年前,我住在杭州西湖...饱看了西湖景色,在夕照的湖面上,南北山峰的倒影,因时间的不同,风情雨雾的变化,它的美丽对我来说是看不完的。有时在平静的湖面上一群山鸟低低飞过水面的芦苇,这些画面深入在我的脑海里,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想画它。新中国成立后我回到上海,偶然想起杜甫的一句诗‘渚清沙白鸟飞回’,但这诗的景象是我在内地旅行时看见渚清沙白的景象而联想到这诗的,因此我开始创作这类画,画起来有时像是在湖上,有时像是在平坦的江上,后来发展到各种不同的背景而表达不同的意境。”文学和绘画互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的《登高》以精炼的诗句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的萧瑟秋景,风格沉郁顿挫。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寄寓异乡的悲苦。杜甫的诗句激发了林风眠的创作灵感,他将隐现在心中的西湖景象诉诸于画面,以丰富的笔墨表现了“画中有诗”的意境。林风眠最爱西湖秋景,他将疾飞的秋鹜作为画面的点睛之笔,给人寂寥沧远之感,令人感到孤寂的诗意美。

在《独步人生》(图4)中更是深切的传达出了画家晚年孤寂内心,表现了苦味旷凉的诗意,寂寥的江畔,清风拂过江面,吹起一圈圈涟漪,一位老者沿江踱步,他抬头仰望天空,一只孤雁逆风而飞,引起老者的共鸣。他久久注视着单飞的大雁,仿佛此时孤雁已为自己的化身,感慨万分,惆怅无限。方形的画面中,画家用淡水墨横抹出一线远山,温润而朦胧,寥寥数笔勾勒出了芦苇迎风摇摆的风雅姿态,为画面奠定了惆怅的基调,和悠然空灵的诗意美感,单线勾勒出人物背景,只取人物的侧面头像,简单勾画老者五官,尤其是眼睛的刻画,仿佛能从中读出怜悯和孤寂的情感。这幅画可谓是林风眠一生的总结,凝练地概括了画家茕茕一生的奋斗经历,一生为艺术献身,用一支画笔笑傲人生独步人生。

图4独步人生,20世纪80年代纸本设色

古今中外,表现孤独寂寞感情的画家各具风格特色,唯独林风眠的孤寂与众不同,那不仅是寂寥孤独的情感化身,更是一种略带忧伤苦味的诗意美感集中体现。林风眠艺术作品里的沉静与孤寂,即便那些热烈浓艳的秋色或和煦明媚的春光,也带有此种特色。当然,林风眠的画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寥寂寞。换言之,它只是一种诗意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给自足的寂寞。

八大山人的画也充满孤独,但那是孤独而愤,演为清狂。如《秋柳鸿雁图》(图5)画面描写了萧瑟的秋季里柳树枝杆光秃肆意随风支展,柳树下卧在荷塘边石头上的一只鸿雁做欲要想饮水之势,淡淡水墨,寥寥几笔,凝炼阔笔大写意勾勒出了柳枝,鸿雁,水塘石头,水草等意象,造型简单奇特主题鲜明,画面构图空旷,大面积留白显得狂妄空洞,整个画面呈现一幅荒凉寂寥秋色肃杀之感。鸿雁“白眼向人”之状,抒发画家愤世嫉俗之情。此画是画家自我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表示出了他对清王朝的不满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图5清 八大山人《秋柳鸿雁图》

图6挪威 蒙克 《呐喊》 1893年

蒙克的作品也是孤独的,然而蒙克骚动变形的画面没有宁静自足,只有受伤灵魂的恐惧和痉挛。如 1893年创作的《呐喊》(如图6)这幅画被蒙克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限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变形和扭曲尖叫的面孔给人以一种动荡不安不祥的预感。了解蒙克创作背景,其自己叙述了这幅画的创作由来“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病又累,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声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其画的草图上曾写道“只能是疯子刻画的”,方知道蒙克画面的孤独是心理内心的孤独,是病态的不健康的生理现象的孤独。《呐喊 》是精神焦虑以图式显现出来的最杰出的代表作。

然而林风眠作品中的寂寞孤独感是独自欣赏世界的自给自足的,是诗意的、美的。其孤独寂寞来自祖国艰难求索,其一生悲惨命运的坎坷,这诗意来自艺术家对自然对象(亦即移情对象)的亲切和谐关系,也来自对个人情绪的一种审美观照。面临人生的苦难,不幸与艰辛,和家人有40余年的异地离别,大半生以孤独自居,却从没对生活有任何抱怨,仍以微笑报以生活。对于绘画一直耕笔不辍,他的作品透露着他的内心生活,就是一种很深的孤独感,以“孤寂而美”概括这种孤独感,画面也许是不经意间的一种自然的流露,但很美,林风眠的艺术是一种略带苦味的诗意的孤寂美。

几十年后,我们再读林风眠,不仅仅是被其画面孤独苦味的诗意所感动,更多的是钦佩,怀念,眷恋,感叹,何乎苦难的人生,何乎孤独寂寞的灵魂方才创作出如此感天动地伟大的艺术作品。林风眠艺术一方面调和生活上的冲突,一方面传达人类的情绪,他半世孤鸿,寒枝不栖,却如君子,一世温良。少年一身孤勇,老年一身如霜,看过山长水阔的繁华,也见过时过境迁的落寞。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上更替了一生、岁月在时间的年轮上辗转了一生、林风眠在轻薄的纸上消磨了一生,只要一支画笔,他便能清澈如溪。如做了首寂寥苦味的诗,唱了首催人泪下的歌。

参考文献:

[1] 郑晓慧,侯琳琦著,《林风眠绘画鉴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 朱朴编选,《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3] 郑重著,《画未了:林风眠传》,北京: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16年版,

[4] 钟孺乾:《绘画迹象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5] 汤永宽,邱小龙译《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6] 《林风眠谈艺录》,2013年版

[7] 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人生[J].科技·藝术·时尚,2008,4

[8] 徐楠楠.林风眠绘画艺术特色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08):163-164

[9] 屠征.谈林风眠作品的艺术风格 [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4):7-10.

[10] 林爱芳.林风眠早期家庭生活对其艺术人生的影响[J]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

[11] 《对表现主义画家蒙克名作<呐喊>的解读》杨舒婷,美术文献 2014年03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林风眠孤独苦味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林风眠《静物·瓶花》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
赵无极救恩师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理解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