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2019-09-10 23:48麦洛夺基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麦洛夺基

摘 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当他们接受过地方语言的影响后再去学习汉语,就会很难适应汉语的读音,需要老师耐心地对学生的汉字拼音进行磨合。会有些学生难以适应、难以改变语言习惯,觉得跟不上学习进度感觉异常吃力而厌学。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新途径,比如提高学习兴趣,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教学

对于汉族学生来说,语文是他们熟悉的一门学科。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汉语就会有些吃力,教学中学生常常感觉陌生无趣,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小学低段年纪,刚刚开始进行打基础的学习,如果孩子们无法克服语言障碍,老师不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习惯用母语的固定思维,就无法正常展开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为学习语文建立基础。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基础拼音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障碍就是对汉字读音的学习也就是对拼音的学习,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轻声诵读。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能认20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是以汉字的拼音作为基础的,拼读音节、轻声诵读等都需要学生对于读音的精确掌握。发挥对学生拼音教学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汉语建立一个良好的发音基础。

课堂生动有趣是让学生高效学习最强的推动力,尤其是对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他们总是对一切有趣的东西充满了想要探究的欲望。想要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增加课堂的趣味。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学习《我是中国人》这一课时,可以采用自制的五星紅旗来问学生是否认识五星红旗并且大声说出来,这就能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此外,联系生活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好方法,把所要学习的汉字在生活中找到对应,如:水、火、日、月等,不仅能更好地使学生对汉字了解,也养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对少数民族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老师要做好基础拼音的教学,注重课堂的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二、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帮助克服语言障碍

牧区教育教学事业兴旺发达,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因此,牧区教育教学中能否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本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点主攻方向,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州、县、乡专门指定专人、分工负责、健全教育教学责任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探索基础教学的措施和途径,提高牧民群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消除旧的传统观念。我们要采用广播电视、电影、专题图片展览以及文艺节目表演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牧民群众重视知识,重视教育,以增强牧民群众对本地区兴旺发达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一个长期重视、长期支持、共同关心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改进汉语文基础教学的方式方法。把汉语基础教学搞上去,又要借鉴其他牧区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探索出一条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汉语文基础教学路子,更好地给孩子们打好最坚固的汉语基础知识。只有过了语言障碍关,才能学好汉语文、才能打好坚固的汉语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学说―仿说―独立说”的程序。从两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说话的系列训练。第一,安排形式多样的说话课,如看看说说、凭借说话教材的插图、挂图等做说明性、叙述性、描写性的回话训练。指导学生在做实验和操作过程中,加强对事物制作过程的理解,然后进行口头表达。第二,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训练。如:安排上课前一分钟交流,课外一天讲一个故事或听一个故事,把所听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培养学生听说普通话的能力。只有过了语言的障碍,相互沟通才能把汉语文基础搞上去,才能把牧区孩子汉语基础较差的局面扭转过来。

三、创设良好环境氛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生的交流都是用当地的语言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学习汉语也只有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接触到汉语。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即使学习了相关的汉语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运用和实践的少而导致遗忘。所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有效的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都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导致很多学生因为对汉语不是很了解,就对它产生了畏惧心理,学生也因此降低了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也随之降低。老师要不断的克服其中的障碍,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老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更好的去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老师要有意识的强化环境中各种积极因素的影响。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一个个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接龙,改编,辩论……通过故事情节,运用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老师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凡事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去想他们所想,让学生会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老师一定不要忽略了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并且及时地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玉红.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甘肃教育,2019(04):110.

[2] 周家玉.农村留守儿童语言沟通能力障碍分析及小学语文教学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2-13.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阿木乡小学校)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