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云
明天,村里最后一栋老院子——村小学,也要被夷为平地了。从此,村里所有的平房都将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崭新气派的高楼,村小学最后的标志性建筑终将不复存在。
在这儿读书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珍贵、最难忘的时光。以至于往后的许多年,无论身处何地,心依然被这儿牵绊。几次次梦回故里,仿佛自己又变回了小孩子,蹦蹦跳跳地回到这儿上学,在教师里安静地思考、认真地听讲。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还有东北角那口悬挂在枯树上的、45分钟就响一次的下课铃声,时常在我耳畔響起。有时竟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
晚饭后,我约了发小大梅子出去转转,我俩不知不觉间溜达到了学校门口。学校大门三十年来一直是老样子,面南背北,高高的木门槛被来来往往的师生踩得溜光,两扇黑色的木门上面各拴着一个锈蚀的铜环,门楼左右分别出挑上翘,红色的砖砌门楣,显得庄严肃穆,完全不似现在学校明晃晃的电动闸门,倒像是过去有钱人家的院门似的。
吱呀一声,推开大门,正北面四间教室一溜儿排开,当初干净整洁的玻璃门窗,如今黑洞洞的,曾经鲜亮的红砖红瓦,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屋顶灰蒙蒙一片;院子的东北角,曾经竖着一个铃铛,发出上下课的指令,如今树杈还在,铃铛不知何处去了;东面一排,是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早已没有了当年忙而不乱的景象;当年高高的院墙矮了不少,还有几处缺口。所有的门窗被交缠的蛛网封闭着,整个校园显得一片萧索、荒凉。
看着眼前的一切,恍惚间,“铛——铛铛”两长一短的铃声响起,我又回到了课堂,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
第一节,是祁妙章老师的写字课。祁老师是所有孩子的启蒙老师,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一年级。直到我自己做了老师,才知道启蒙老师是多么伟大,才明白开辟鸿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她在黑板上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教我们写字;用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教我们读书;她用苹果、大蒜当教具,教我们算数;她温和、亲切地关心我们,比妈妈还细心。让我这个留守儿童,在她身上能找到些许母爱,弥补了母爱的缺失。
第二节,是史老师的语文课。史老师宽严相济,是个标准的好老师,后来我在执教过程中,一直遵循她的模式。她既爱我们又很严厉。有一次,我把“师”写成了“帅”,史老师让我伸出手来,高高地举起教鞭,吓得我赶紧闭上眼睛,等待着皮开肉绽,谁知教鞭却轻轻地落在了手上。放学后,史老师有时会留下我吃饭,晚上睡觉时跟她作伴。每次照料我睡下,给我掖掖被角,然后她就坐在灯下读《红楼梦》,有时她也给我讲。我如今收藏好几个版本的《红楼梦》,读了好多遍,从而走上写作这条道路,跟史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三节,是迟老师的数学课。迟老师从前是教高中数学的,嫁到我们村里之后,就做了小学的数学老师。迟老师不愧是教学高手,她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把晦涩难懂的数学应用题,讲得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易懂,让我们提升了信心;同时她用富有童趣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她的课上,同学们各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紧紧盯着老师,支棱着两只耳朵,唯恐漏掉了一个数字,根本没有机会走神。
第四节,是音乐课。我们村小没有音乐教室,也没有专职音乐老师,都是任课老师兼职音乐老师,全学校唯一的一件乐器就是一架古老的风琴。轮到哪个班上音乐课了,哪个班的同学去老师办公室,把风琴抬到自己的教室。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我们学会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许多童声合唱曲目。而且特别神奇的是,所有我们学过的曲目都没有跑调,所有的音乐老师竟然都具备专业老师的素质!现在想来,那时候培养起来的那点音乐素养,竟然是一粒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让我后来对于音乐和戏曲的热爱生根发芽、葳蕤成长。
“铛——铛——”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被囚禁的鸟儿,飞出教室。空落落的校园里没有任何体育设施,夏天同学们排好队一起做广播体操,冬天我们围在一起跑圈,这是大课间唯一的集体运动。其他时间,男生们打宝(用废旧纸叠起来的四角的包包),有耍赖的叠成正反面一样的,翻个个儿,看起来还是一样,永远不会输;也有的弹玻璃球;女生们活动就多了,跳房子、踢毽子、顶拐。那时,我们的体育课,没有篮球排球,只是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小小校园里,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大绳的游戏,既有趣又锻炼了身体。即使如此,那时候的孩子也很少生病。即时生了什么小病小灾的,也不需要打针吃药,扛几天就好了。
我最喜欢学校的冬天。那时学校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用煤炉取暖。煤炉子放在两排桌子间的过道上、教室靠前的位置。老师会让班里年龄偏大的男生,轮流来学校生炉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玉米棒儿,用来引火,有的棒子上还有玉米粒儿,点着的时候,有香喷喷的味道。窗外屋檐上挂着亮晶晶的冰溜子,教室里火炉子烧得红通通的,暖烘烘的,特别有北方冬天的味道。每逢班里有人感冒时,老师便会在炉子上,放上一个小盆,洒上醋,“刺啦”一声,教室里满溢着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好闻。
村小是我整个童年生活的见证者,我在这儿度过了四年美好的时光,在这儿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快乐的、难忘的。小伙伴们单纯又友好,那样的日子简单而静美。在我升五年级那年,学校的师生都搬到镇上了,这儿就这么一直闲置着。
明天以后,我的村小将永远消失,这儿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无论沧海桑田,村小会永远印刻在我的心里,还是当年的那个村小,一直矗立在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