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真
摘 要:油用牡丹分布广、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广泛推广油用牡丹的种植,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对提高产量、提高出油率至关重要。基于此,从栽植技术、田间管理2个方面论述了油用牡丹种植技术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油用牡丹;种植技术;田间管理
油用牡丹大量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甘肃等寒冷山区,最适合生长在海拔 3 000 m左右的山脉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旱、耐寒和耐贫瘠,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油用牡丹属于我国特有品种,是集观赏与油用价值于一身的多年生木油料作物,其主要的品种有凤丹牡丹与紫斑牡丹2种。目前,油用牡丹衍生出的产品主要有食用油、化妆品、日用品以及药品等。种植油用牡丹在保证粮油以及提高种植者收入方面潜力巨大。
1 种植技术
1.1 种植地选择
油用牡丹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仍需根据其生长特征选择种植土地。以沙质土壤为宜,且盐碱度不宜过高。种植地需做好种植前的排水工作,防止在培育过程中出现积水现象,并根据土壤的情况做好土地的消毒及杀虫处理。
1.2 播种
过早播种会造成油用牡丹过早出苗,因未完成木质化而受到冻害;而过晚播种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幼苗则无法正常生长。油用牡丹的播种时间一般为8—9月,但是由于地区不同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播种差异,如山西省的播种时间一般为9月份,“十一”前完成播种;甘肃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十一”前后;四川地区8—11月均适宜播种,且发芽率与时间相关性不强。播种量控制在750 kg/hm2为宜。播种方式分条播与穴播2种,若选择穴播,则每穴以不超8颗种子为宜,并且2穴距离保持在20 cm左右;若选择条播,则每条沟深5 cm以内,条沟间距约20 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5倍,一般在3 cm以内[1]。覆土厚度为油用牡丹播种的关键技术,过浅不利于保持土壤墒情,过厚则不利于种子发芽后穿透土壤,影响出苗率。
1.3 幼苗培育
幼苗培育阶段要做好清除杂草的工作,以防与幼苗争夺水分及营养,杂草清除过程贯穿整个幼苗生长期。为保持土壤墒情,防止幼苗因冻害受损,通常在11月份地表溫度降至5 ℃左右时进行地膜覆盖。宜选择厚度小、宽度为2 m的地膜,此前做好杂质清理工作,以防破穿地膜,影响覆盖效果。
2 田间管理
2.1 松土管理
由于油用牡丹不耐水涝,且根系喜通气良好,因此要及时对封土进行开挖疏松。一般来说,春季需平整圃地,花期前开挖疏松;花期深挖,深度约5 cm;花期结束后浅挖,深度约3 cm。生长季结束后聚拢土壤,保持墒情。
2.2 施肥管理
为保证油用牡丹开花量及结籽量,需持续关注施肥量。从第2年开始施肥,施肥部位以离根部30 cm左右开沟施肥为宜。第2年起,春分前后进行第1次施肥,以
50 kg/667 m2为宜;入冬前后为第2次施肥,以40 kg/667 m2复合肥为宜;第3年结籽后,每年可施肥3次,尤其在花期前追施钙镁磷,开花后追施复合肥。
2.3 病虫害防治管理
常见的油用牡丹病害有红斑病、灰霉病、褐斑病、油用牡丹茎腐病、油用牡丹根腐病等,此类病害均属真菌类病害。防治油用牡丹真菌类病害,常见的药物及方法以土壤防治和喷施防治为主。土壤防治一般为清除土壤真菌菌粒,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用40%拌种双或40%五氯硝基苯(如国光三灭),用药量为6~8 g/m2撒入播种土拌匀;喷施防治一般为喷施70%甲基托布津、50%苯来特1 000倍液、国光必鲜(咪鲜胺)600~800倍液、80%多菌灵800倍液,每15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常见的主要虫害有根结线虫、金龟子、地老虎。针对根结线虫,其防治方法为:使用80%二溴氯丙烷或呋喃丹喷施病区,将受害植株挖起,剪掉受害根部,消毒后再栽;针对金龟子的防治方法为白天人工捕杀,夜晚用灯光诱杀,外加使用2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浇注根部,后覆土;针对地老虎的防治方法为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乳剂500~800倍液浇灌根部,或用嫩柔杂草、菜叶拌敌百虫稀释液,于傍晚撒播地面诱杀幼虫[2]。
3 结束语
虽然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其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中,但整个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产业链的完善延伸还大有文章可做。在今后的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中,应尽快根据地方特色制定油用牡丹种植、产业发展地方标准,加速油用牡丹产业标准化进程,促进油用牡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王德源.油用牡丹田间管理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12):113.
[ 2 ] 李海波,杨亚平.油用牡丹荒山种植技术及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6):150,155.
(收稿日期: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