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怪诞艺术的复兴

2019-09-10 07:22胡万梅
美与时代·下 2019年8期

摘  要:在丹托美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艺术多元化的阶段。传统的美被摒弃,有思想、意义、知性的艺术被冠以美的标签,美被泛化。这种泛化的美,意外地与怪诞美接轨。以丹托《美的滥用》为背景,列举降格的艺术、戏仿的艺术、诙谐的艺术,力图讨论这种被滥用的美是一种怪诞风格的怪诞美。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是一种怪诞艺术的复兴。

关键词:怪诞艺术;艺术复兴;《美的滥用》

一、泛化的美与艺术的偏离

美是什么?丹托梳理了传统意义上的美,是善,是崇高,是模仿……美成为西方美学中的一部分,美学还有其他的特征,如卑贱、恶心等。美学和艺术关系复杂,丹托认为“美学对于艺术就是鸟类学对于禽鸟”[1]导言1。艺术是美学的一小部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界定已经过时,新的艺术定义还未形成,丹托试图重新定义艺术,重新修订美学,对拥有价值的美进行论述,写下专著《美的滥用》。这本书是丹托整理其不同学术会议的演讲稿及在已经发表的某些论文基础上加以扩充或删减而来的,核心在于试图解释美是如何地以及为什么不再是艺术家的核心关注点——它也试图重新定义我们与艺术的关系,就像丹托所说,“艺术并不是审美地向我们呈示”[1]中文版序8。

(一)丹托眼中美的类型

康德认为没有必要区别自然美和艺术美。黑格尔认为要区别,因为其反映的侧重点不一样。丹托在黑格尔的基础上认为还存在第三领域的美,其比较见表1:

艺术作品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美?突破自然美、艺术美、第三领域的界限。美从另一个角度区分,艺术可以分为内在美与外在美。这里的美是一种优美,给人带来愉悦的美。以马蒂斯绘画作品——《戴帽子的女人》为例,说明艺术是要追求一种效果。虽然表面不“美”,但是这个绘画作品展现了坚强、执着等美德,深意是“美”的,思想是“美”的,这里的“美”已经泛化,通过诙谐化的处理来表达内在的意义。内在美内在于艺术品的意义,有思想,是知性的,外在美则媚于感官。杜尚的作品虽然争议很大,但是有意义、有思想,符合丹托美的艺术标准,所以是艺术品。

(二)美的泛化及滥用

当把有“意义”“思想”归入美的含义时,美已经泛化。与取悦视网膜的美相比,美进人更深的层面,直接连接着人生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去建设那种供奉在美术馆中,狭隘到惊人的某类物品(所谓艺术品)而已了[3]。这种美已经不是单纯的优美,例如彰显现代文明的杜尚的《泉》、腐朽与生机一体的《世界王子》、深沉严肃的《西班牙挽歌》、让人浮想联翩的《布鲁诺盒子》等。这些作品是有意义、有思想的,或是文明的展示,或是情感的宣泄等,但它们并不符合传统美的标准。传统的美是优美,传统美被批判、被谋杀、被背叛、被反抗。有意义、知性的作品被冠以美的标签,从没有美中看到了美。艺术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我们已经真正地进入了一个多元主义的时期。不存在一个正确的创作艺术的方式[1]15。

(三)前卫艺术与美的分离

艺术发生重大变革与挑战。丹托提出,艺术家的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出艺术作品,这是无法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艺术不断地发展,在不同阶段放大其不同的侧面,后现代艺术表现的种种风格特点,大部分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怪诞。这种反传统的前卫艺术追溯到艺术史上有自己的原型——怪诞艺术。丹托《美的滥用》呈现前卫艺术的美是一种怪诞风格的怪诞美。

二、前卫艺术与怪诞风格的结合

正如巴赫金所言:“在哲学美学此后一直到今天的发展中,怪诞风格始终未得到应有的理解与评价:在美学体系中没有给它一席地位。”[3]53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前卫艺术的正确定位。怪诞(grotesque)是历史悠久、内涵多变的概念,最初是指古罗马时期的一种怪异、新奇的装饰画,后来泛指以滑稽、丑怪和恐懼为形象特征的美学形态和艺术风格[4]。前卫艺术倡导的“美”与怪诞风格紧密结合在一起。怪诞风格有降格、戏仿、诙谐(就是贬低化和物质化)等特点。丹托衡量艺术品与普通物品的区别:艺术品是物品+X,X是一种意义,这是艺术品追求的效果,一种由降格、戏仿、诙谐处理后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解释为知性、思想,其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则是怪诞美学。

(一)降格的艺术

“怪诞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降格,即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3]24如女艺术家小野洋子以自己的身体为艺术媒介,1965年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举行《剪碎衣服》。洋子一动不动地端坐在舞台上,请观众们上台剪掉她的衣服,直到衣服全部从她身上掉落为止。到2013年洋子的行为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展览厅上演7次以上。在英文中,碎片(piece)与和平(peace)同音,表达渴望和平的心愿。哥特式后期的作品——《世界王子》,从前面看的时候是个长相标致、健壮的人,从后面看则是一个被蠕虫损害的日渐衰残的身体,身体展现的样子如同坟墓中腐烂的尸体。一个象征死亡,一个象征生机,这与怪诞人体形象的基本倾向如此相似。怪诞人体形象的基本倾向之一是要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两个身体:一个是生育和萎死的身体;另一个是受孕、成胎、待生的身体。再如美与政治的复杂关系,1993年美国惠特尼艺术双年展展出的是入场口的金属牌。金属牌上写着几个短单词或者一个长单词,连起来就颇有政治上的挑衅,如“我无法想象曾经成为白人”等,这句话被白种人作为一个通行的标志。不管是主动或被动都在客观上传达出贬低自我、反对种族仇视的目的,从而达到降格目的。

(二)戏仿的艺术

戏仿是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最重要也最模糊含混的概念[5]。关于戏仿的概念争议性很大,不管是侧重结果还是侧重过程,戏仿都脱离不了滑稽模仿。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是大家公认的经典艺术品,杜尚却堂而皇之地画了一撮小胡子,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品。嘴角张扬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被滑稽模仿上男性的八字胡,搞怪、戏谑的元素增加。被称为“波普教父”的安迪·沃霍尔通过一张玛丽莲·梦露的普通照片,将照片简化,将所有细节用鲜艳的颜色取代,甚至可以说是卡通化,把脸简化成一个面具,滑稽地模仿了真人的照片,创作出新的照片。通过这样的处理,毛泽东等名人的照片、普通人的照片摇身一变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在钢琴前没有按一个音键却录制了《4分33秒》,这个极具争议的作品,后来被BBC电视频道播放,没有演奏的钢琴音乐被记录下来,滑稽地模仿了音像作品的制作。丹托列举了他非常推崇的艺术作品《西班牙挽歌》,丹托的解读认为题目“挽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把椭圆的黑想象成披着黑色披肩的人形,黑色的垂直图案看成是被烧毁破坏的柱子,将受难的人戏仿成黑色椭圆,将被烧毁的柱子戏仿成黑色的垂直图案,联系在一起是一副受难者的样子,从而认为这幅作品的美在于其意义。

(三)诙谐的艺术

诙谐就是贬低化和物质化。安迪·沃霍尔模仿一种超市肥皂盒,使用木质胶合板制作,蜡印上商标。与超市卖的肥皂盒包装只是材料不同,超市的盒子是瓦楞纸做成。“我所吃惊的问题是沃霍尔的盒子如何可能成为艺术品,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相同的物品仅仅是实用的包装盒,没有任何艺术资格。”[1]导言3这也是大部分人困惑的问题,同样的物品为什么一件被冠以艺术品的帽子,另一件却不是?杜尚的作品都是将生活物品抬高到艺术品的高度。杜尚在1917年的作品《泉》也就是争议极大的有马特先生签名的小便器,丹托在引用图片是写着“可爱来自偶然”,神乎其神地认为这种作品达到哲学——艺术——力度[1]导言11,将艺术贬低,具体为工业产品,再由艺术家解读其中的含义。美国艺术家布鲁斯·诺曼也创作了和“泉”相关的作品《作为泉的自画像》。从照片看,他裸露着上身,从嘴里吐出水珠,以自己的身体做出喷泉的姿态。这都难以逃脱戏仿的嫌疑,具有贬低化的特点。再如丹托列举的乔治·布莱希特的作品《瓦罗什》(旅行用品箱),这个箱子里杂乱地放置着一些玩具,有跳绳、桌球等,但却被称为艺术。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箱却不是艺术,这或许在昭示现代社会的独特产物,即陪伴儿童的不再是传统的游戏,而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照丹托的说法,从没有美中看到美,这种美的内在与作品内部,如实地反映工业革命对儿童玩具的影响,而且这种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创新、一种出其不意、一种“可爱”的行为,这未尝不是诙谐的演绎。

三、结语

巴赫金明确指出:“在二十世纪,出现了复兴怪诞风格的新的、强大的热潮。”[3]54可以划分为两条路线:现代主义怪诞风格和现實主义怪诞风格。现代主义怪诞风格与浪漫主义怪诞风格相关,现实主义怪诞风格则与民间传统的文化相关[3]54。艺术家们纷纷把美和艺术分离,以反传统作为革新艺术的手段,却恰好又走上了怪诞风格的老路。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现实服务、为社会服务。美虽然不是艺术的必须品,却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社会需要美。前卫艺术不自觉地复兴怪诞艺术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又会复兴古典艺术。

参考文献:

[1]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M]. 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肖双荣.“美是什么”与“什么是美的”[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5-119.

[3]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韩振江.怪诞形象体系论——以拉伯雷《巨人传》为个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4-18.

[5]查鸣.戏仿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概念及其流变[J].山东社会科学,2012(5):50-54.

作者简介:胡万梅,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