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梦霞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存在重视智力发展、忽略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我班幼儿月龄差异明显,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进餐都是大人喂食,有的甚至是追着喂、哄着吃,在进餐习惯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托班的集体生活后,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老师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进餐表现,深入了解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有效策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进餐习惯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个学期以来对我班幼儿进餐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发现幼儿在进餐习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有的吃饭会出现干呕的现象,把嘴巴里的食物吐出来后就不会干呕了;有不少幼儿吃饭特别慢,喜欢含着饭不动嘴巴;有的在老师的提醒下能用勺子将饭菜吃进嘴巴,但是不咀嚼或者没有正确地咀嚼;有的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才将饭菜下咽。又或者存在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的情况,对于浓油赤酱的菜表现出较浓的进餐兴趣,看到一些清炒的菜就进餐情绪较消极,特别是对蔬菜不感兴趣,看到蔬菜就嘴巴紧闭,好像很痛苦的样子。还有的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会与旁边的小朋友聊天,还有的会离开位置玩一会儿再跑回来吃两口。
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分析:
1.错过关键期:在婴儿时期,辅食添加不及时。
2.食物过于精细:家长看到孩子在进餐过程中有干呕的情况,或者担心消化吸收不好,给孩子提供的食物以软、松、烂为主,块状食物剁成糊状,蔬菜、水果榨成汁。
3.包办代替:以家长喂食为主。在喂食过程中,家长没有进行咀嚼动作的示范,也没有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咀嚼方法。
4.家长过分溺爱:为了完成喂养任务,以看电视、玩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趁其不备喂一口,使得孩子在进餐时缺乏专注力,影响进餐的速度。也在无形中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进餐观念,认为吃饭就是任务,也把这种习惯带到了幼儿园。
5.选择食物上存在误区:家长在孩子进餐时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唯恐孩子营养摄入不够,经常给孩子吃鱼、肉、虾等,认为这些食物营养好,但却忽视了青菜、豆腐等食物。长此以往,孩子的饮食偏好固定,不吃蔬菜。还有的家长依着孩子的口味做菜,孩子喜欢吃浓油赤酱的菜就干脆一直提供这类饭菜,久而久之就导致孩子对清淡口味的饭菜不感兴趣,食不下咽。
二、针对进餐现状,“对症下药”,找到对应的策略
(一)创设愉快的进餐环境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要求》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愉快的进餐气氛。”人的精神愉快,支配消化腺分泌的神经兴奋占优势,消化液分泌增多,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因此,在午餐前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与同伴融洽相处、与老师积极互动的进餐环境,使得孩子从被动进餐变成主动进餐。
在餐前活动中,通过与幼儿谈话的形式,老师以亲切的口吻向他们介绍饭菜营养知识。通过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说一说饭菜名称,让幼儿知道吃了饭可以使身体长得棒棒的。还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介绍一些比较新颖的饭菜。比如,幼儿对某些蔬菜比较排斥,就利用动画片里的角色和情节去鼓励幼儿尝一尝,比如青菜,教师可以询问“谁愿意吃一点喜羊羊的午餐”,来激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二)用绘本增长饮食知识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阅读绘本,便在小书屋投放了很多关于食物知识和良好用餐习惯的绘本。比如,《食物旅行记》让孩子了解食物进入身体的路径和消化的过程;《小蚂蚁的本领》让孩子知道不依赖大人,自己吃饭本领大。
(三)发挥同伴的作用
根据托班幼儿爱模仿、爱表扬的年龄特点,把主动积极进餐的孩子和吃饭慢的孩子分坐在一桌,以同伴间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教育幼儿。通过努力模仿进餐积极的孩子吃饭的样子,激发吃饭慢的孩子的吃饭动机,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建立奖励机制
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幼儿对进餐的兴趣。通过贴纸奖励的方法,奖励每一桌进餐第一名的幼儿,或者是奖励每天能自己动手吃饭的幼儿,或者是进步较大的幼儿,从而调动幼儿进餐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改正不良的进餐习惯。
(五)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在进餐活动中,老师要留心观察每一个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的孩子可能在家不吃某一种食物,那么老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看到孩子对不爱吃的食物吃了一小口就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他再多吃一口。以循序渐进的努力,逐渐改变幼儿挑食的习惯。对于咀嚼能力較差的孩子,老师示范上下牙咬合、喉部吞咽的动作,帮助他们学习咀嚼。通过不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喜欢上吃饭,变得愿意主动进餐。
三、家园互动齐协力,改善不良进餐习惯
在幼儿园里,老师能够用多种策略调整孩子的进餐习惯,可是一回到家中,家长又是包办代替,孩子刚刚建立的行为习惯又瞬间瓦解。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孩子的不知所措,不利于良好进餐习惯的稳定形成。因此,老师要和家长协力合作,形成家园良性互动共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转变观念齐教育
通过召开家长会、每天的接送环节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餐情况。在家园栏里定期更新育儿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喂养的知识,引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喂养。
(二)放手让幼儿拥有更多动手的机会
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教师可引导家长鼓励孩子在家多动手,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及时表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三)幼儿园食谱搬回家
针对选择食物和做菜方式不恰当的家长,可引导他们把幼儿园的菜谱抄回家。在家为孩子做一次或者介绍幼儿园的菜,并说“明天幼儿园也有这个菜,比妈妈做得还要好吃呢”,以此激发孩子对幼儿园饭菜的兴趣。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正从被动进餐向主动进餐逐步改变。以后,我还要对这一问题加以更深入的思考,比如:对那些极端挑食的幼儿如何进行个别引导等。幼儿的进餐习惯需要常抓不懈。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以便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