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春燕
摘 要:近年来,国務院不断加大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力度,落实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政策保障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对目前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系统性的探索,以期为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被“知识+技能”的全新教育理念所替代。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及行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是目前日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商务日语专业的研究学者为数不多,如何定位商务日语这个新兴专业,是笔者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商务日语主要是帮助日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商务背景下的日语,具备运用日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能够在日资企业、贸易公司等开展对日商务工作的能力;从职业能力上看,学习者应该掌握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IT等专业知识,所以,商务日语具有十分明显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根据对国内部分本科及专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无论是本科层次的日语专业还是专科层次的商务日语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按照课程性质基本分为四至五个板块,即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技能课;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基本为基础日语、日语阅读与写作、日语视听说、日语语法、日汉翻译、日本国概况、日本文学、综合商务日语等日语基础知识课程,极少开设培养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此外,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以培养语言文学、文化研究方面的人才为目标,极少部分院校虽然设置了专业方向,但绝大部分是商务方向;专科层次的部分院校除开设了商务日语方向外,虽然也开设了翻译方向,但实际设置的课程内容也基本是商务方向。
通过调研还发现,截止到2019年4月,我国本科专业设置里只有日语专业,因此,本科层次的高校,只能在日语专业里设置商务日语方向或经贸方向,但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商务方向,主要是培养掌握日语及商务基础知识、具备商务素养的日语人才。
2019年5月,我国新增了商务日语本科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成为目前为止全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设置了商务日语专业的本科试点院校。
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根据对2018至2019年度全国日语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分析可知,商务日语专业方向的学习者,主要就职行业包括:食品业、纺织业、制造业、金融业等对日贸易、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就职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性质主要以民营企业居多;同时发现,沿海地区的产业主要以食品业、金融业、纺织业居多,内陆地区主要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大连、上海、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随着对日服务外包行业的兴起,对日语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大。
以上分析结果证明,目前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单一的语言能力,对日语人才需求的行业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一些新兴产业反而成为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的“黑马”。语言+技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更加契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要求。因此,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行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操作规程、具备较强的国际贸易操作能力,较好地掌握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了解职业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具有商务和职业素质及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方面,主要应包括:综合素质修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内容。其中,专业基础能力方面,应要求学生除掌握从事商务日语专业工作所需的日语知识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学知识;还应了解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日语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项目组织的基本知识,掌握最基本的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同时,在对专业方向的实际操作及综合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应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
传统本科日语专业的毕业要求基本包括学分、学时、课程以及论文答辩几项基本内容;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专业在传统本科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的要求,增加实施1+X证书获取要求的项目,增置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此外还应增加实训环节的考评机制,提升对职业本科商务日语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及能力要求。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紧密联系社会及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前期就应对相关行业深入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同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对课程内容及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为例,专业方向设置主要根据前期调研,和企业共同研讨,制定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除设置了商务方向外,还根据学校所在威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了服务外包方向;同时根据学习者的日语水平,确定了专业方向的设置学期为大二下学期。
课程内容方面:开设了基础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与写作等日语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日语簿记、文字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此外还根据专业方向分别开设了与服务外包方向相对应的日本软件开发流程与技巧、BPO职业素养等课程,以及与商务方向相关的商务日语视听说、外贸单证实务等专业拓展课程;同时,根据行业及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开设了日本商务礼仪、旅游日语、IT日语、日本企业文化与管理等培养商务日语人才职业素养的相关课程。
五、实践教學与理论教学并重
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专业应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重理论的人才培养理念,应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课上、课中、课下实训计划,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及学生社团,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及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
六、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
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创立高效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等内容。商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在课堂上的人才培养,更应该注重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培养方式。
可以根据行业要求,制定不同的专业方向,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聘请行业专家进校授课,或由专业老师带队,学生直接到企业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切实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在充分了解工作流程、深刻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达到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及操作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校中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之后,直接在校中企完成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
结合地区资源,成立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交流、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贡献。
七、师资队伍建设
自2019年起,我国放宽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的招聘要求,目的在于探索组建一支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行一系列鼓励政策,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定期组织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内或国外职业院校或企业一线参加研修访学或跟岗学习、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此带动整个专业的整体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专业领域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外聘企业人员进校讲座或兼课,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八、充分发挥国际交流的作用
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是多元化的,传统本科院校通常与海外合作院校通过输送交换留学生、学分互换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对输送交换留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输送的人数十分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通过与海外合作院校交换课堂、跨境授课等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再难以实现。以国内职业院校制定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与海外合作院校协商落实短期留学项目需要完成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加海外短期留学项目,在实现国内国外同进度授课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可以有力地提升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水平。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更偏重于职业性和应用性,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日语与职业技能并重,即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好地掌握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较专业的职业素养。我们可以通过课上课下、国内国外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职业本科商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日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好.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珠海市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为例.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5):153-156.
[2]高雪洁.基于主题工作室的商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时代农机,2017(11):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