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研究

2019-09-10 20:55何晓光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8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理论教学课程教学

何晓光

摘 要:随着竞争的加剧,物流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为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培养物流人才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然而,市场上物流人才的供需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物流专业技能方面并未能达到企业的需求。本文结合《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在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企业需求从教学内容重构、考核方式改革和教学资源的丰富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企业需求;课程教学;理论教学

一、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的物流服务市场,初期物流企业以国营公有制为主,大多数私营是个体经营者,行业分散严重。进入新世纪以来,物流行业开始出现大体量民营企业,集中度上升。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行业呈现跳跃式的增长,订单的碎片化、多样化,平台体量日渐扩张,使得物流市场的竞争形势愈发激烈。物流竞争环境的变化,对物流企业来说需要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理念,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形成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对客户有更强对吸引力。

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规划设计层,需要具备体系完整的物流知识和规划能力;经营管理层,熟悉行业发展和物流运营的管理流程;运营管理操作层,掌握物流操作的规范和流程。以上三个层次人才的需求成金字塔形,作为塔底的运营管理操作人员的需求较大。我国高职物流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是面向物流各相关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实际物流操作能力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操作人员契合度最高。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并不能完全匹配企业的需求,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分析发现这种不匹配更多的体现在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对企业真实业务流程的茫然。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缺乏企业业务流程的认知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

目前《仓储管理与实务》的教学多采用理论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知识的掌握存在短期效应。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是本科阶段学科体系的压缩版,没有按企业岗位需求组织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按要求开足实训课程,注重理论讲解,忽略实践教学环节。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建成的实训场地大多是模拟实训室。模拟实训教学只能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无法让学生从深层次感受领会仓储作业的各个流程环节内涵和岗位要求,无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考核主体与内容单一

《仓储管理与实务》的教学考核普遍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主要通过课程学习与单元测试来体现,期末考核通过卷面考核实现。总体上来说,现有的考核方式内容相对单一,重点关注理论知识掌握,考核书面化色彩较浓,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的能力掌握,考核结果偏离度较大。同时,考核的主体是老师,未能让学生也参与考核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实现多元考核。

3.课程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课程教学的参考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能够与企业实际结合不多,内容的学科性质更浓,高职学生理论理解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企业的经营案例和业务操作案例引入教学。资源的短缺,造成课程教学整体拓展性不足,学生的仓储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结合企业实际重构教学内容

参照《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等文件和企业的实际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对仓储业务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转换设计。以仓储业务流程为主线,基于职业认知规律,来整合与序化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强化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真正载体。

通过对仓储业务与管理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仓储管理发展新趋势,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的价值观等融入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紧扣课程目标,着眼社会发展对仓储管理的要求,课程可确定9个学习项目,分别是:走进仓储、仓储设施设备、仓储选址与规划布局、入库作业管理、在库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仓储经营与商务管理、仓储库存管理、仓储成本与绩效管理。以仓储业务流程为主线,仓储业务与管理岗位的需求为基础,提倡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有机统一。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同时为保证教学的效果,应强化真实场景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建设,为将企业真实的业务操作引入课堂奠定基础。

2.形成过程性考核与多元考核相互支撑的考核体系

针对重构的9个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实际,构建仓储设备配置、仓库选址、仓储规划与布局、入库商品信息录入、验收组盘、上架操作、商品在库盘点、整箱商品出库、拆零商品出库、打包机使用等实践教学模块。将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点进行。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增加同学间小组考核和相互评价,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具体设计如下:

考核阶段 项目 每一项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 仓储设备配置、仓库选址、仓储规划与布局、入库商品信息录入、验收组盘、上架操作、商品在库盘点、整箱商品出库、拆零商品出库、打包机使用等 1.学习表现,如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交流讨论表现、为课程学习提供相互学习材料,10%。以教师考核为主。

2.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团队意识,20%,以学生小组互评考核为主。

3.严格按规范流程操作、不违规作业,文明作业,20%,以学生小组互评考核为主。

4.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40%,以教师考核为主。

5.反思、总结,撰写实训报告10%,以教师考核为主。

期终考核 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卷面考核,试题联系实际,多元性与开放性答案。

3.借助企业,充实课程教学资源

通过研究分析,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除了从构建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外,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课程的企业教学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参与物流企业真实的仓储业务流程,切实感受、体会真实流程,将真实的案例与体验带到仓储管理教学课堂。二是通过与在物流企业实习学生进行沟通,收集更多范围的仓储操作以及管理的案例,将案例资料充实到课程教学中。三是邀请物流企业的业务主管或者技术人员进行讲座,参与仓储实训课程教学,同样也能为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带来更为充实的教学资源。

四、结束语

面对物流规模每年超过17%的增长速度,仓储管理人才的企业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能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仓储管理人才需求的契合度更高,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融入仓储岗位需求,为企业实现增值,必须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对仓储管理与实务等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只有立足物流企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等多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蕊,张文法.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仓储管理实务》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6),172-173

[2]黄丽霞.基于企业需求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科大众科学教育,2018(4),138-139

[2]魏文波,赵长东.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開发研究[J].齐鑫物流教育,2012(3),156-157

第三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ZCZ74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理论教学课程教学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迈向企业造型需求的机械外观设计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