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杏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指的是稻、麦、黍、稷、菽这五种粮食作物。“五果”,指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枣、李子、栗子、杏、桃,泛指各种水果。“五畜”,指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牛、狗、猪、羊、鸡,即各种肉类。“五菜”,指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泛指各种蔬菜。
我们常说,讲究的菜,要“色、香、味”俱全。所谓“色、香、味”,就是五色、五香、五味。具体地说,五色、五香、五味各指什么呢?五色,古人把红、黄、蓝、白、黑作为正色,其他为间色。五香,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主要香料。唐宋文人多以“折桂”比喻登科及第者。看来,这桂花颇受欢迎。桂花气味芬芳,香气浓郁,中医认为有补脾理肺、助消化、化痰养神等良效。
除了上述五种常用调味品外,其他的调味品还有草蒲、忍冬、桂花、蔷薇、佛手、橙皮、橘皮等。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
河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商朝,烹调始祖伊尹就创立了“五味调和”的烹饪理论;北宋初,豫菜逐渐形成了色、香、味、形、器五性具佳的完整体系;今天,豫菜仍旧是国宴的烹饪基准。豫菜师傅,一锅一刀走遍天下,就可以将各种食材变幻出本真之味。
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豫菜中蕴涵“五味调和”中的“中和”思想,和河南人一样,深谙中庸,重视平和,竞争意识不强,不愿抛头露面、不爱刻意表现。如果说,“有传统、无正宗”道出了粤菜不拘一格、刻意表现之真谛,那么,作为“百菜之源、菜系之首”的豫菜,它沉淀下来的“正宗”,则是一种文化自信。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用圆桌,这反映出中国人喜爱团圆、热闹的心态。总的来说,还是“和”的哲学思想。
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选出全国十大美食街,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赫然在列。
十字街早已成为美食集聚地的代名词。水席、牛肉汤、不翻汤、小碗汤、浆面条、燕菜、刀削面、小街锅贴、涮牛肚……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洛阳特色,也承载着洛阳的文化。
除了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北京的簋(guǐ)街、西安的回民街、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重庆的八一路好吃街、广州的北京路、厦门的中山路步行街、长沙的坡子街、武汉的户部巷也一同入选。
河南是中国烹饪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走进河南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洛阳、许昌、开封、新乡、鹤壁等地,走进河南饭店、府苑、邓记、萧记、鲁班张、特味村、裕丰源、大宋餐饮、解家老家河南菜、阿五黄河大鲤鱼、小南国等知名餐饮企业,你大致能感觉到豫菜“扬长避短、兼收并蓄”的特点。胡辣汤、道口烧鸡、烩面、开封灌汤包、洛阳水席、牡丹燕菜、桶子鸡、黄河鲤鱼、信阳炖甲鱼、炒焖子……哪一样都能激活你的美食记忆。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3》,对河南胡辣汤、三门峡穿山灶,那让人瞠目结舌的制作工艺,一定让你心潮澎湃。
谈美食,其实也是在谈文化、谈中医,因为美食原本就在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食医结合”,原本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鸡汤可用于治疗虚劳,当归生姜羊肉汤可用于治疗产后血虚等等。中医药和中国饮食“药食同源”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生活。
有朋友戏言:人在社会上,两种朋友必须交,一是厨子,二是医生。此言颇有道理。
美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和生趣。讲好美食故事,也能把中国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传递出去,让中国人从美食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题记
1.“民以食为天”,这是《汉书·郦食其传》中的话。饮食被认为是天大的事,古代名医扁鹊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尚书·大传》云:“八政何以先‘食’?食者,万物之始,人之所本也。”《吕氏春秋》说:“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摄生养性也好,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好,全赖食物来维持。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食者万物之始,人之所本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云:“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人生路漫漫,要紧的是吃饱。
古人云:“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又说:“众口难调。”即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我们是地球上唯一无所不吃的动物。只要我们的牙齿还没有掉光,我们就会继续保持这个地位。” 国人的“好吃”,成就了我们丰富的饮食文化。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我国最早的食疗学专篇《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在治病方中,主治各種病证的食疗方就居半数以上,饮食药物达40余种。
从人类使用火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钻研“吃”。自从有了吃,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进入熟食的阶段,此后,熬、蒸、炙、煎、炮、羹、焯等多种烹调手法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有很多酒肆饭馆。相传姜辣羹是这些酒肆饭馆中颇受欢迎的一道鱼菜,时人排队争相抢购。对于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
中国不仅具有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而且历来就有追求美食的传统和习惯,对美食情有独钟。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
“医源于食” “药食同源”,中医饮食文化来源于民间。《黄帝内经》里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谈美食,其实也是在谈文化、谈中医,因为美食原本就在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食医结合”,原本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唐宋文人多以“折桂”比喻登科及第者。看来,这桂花颇受欢迎。桂花气味芬芳,香气浓郁,中医认为有补脾理肺、助消化、化痰养神等良效。鸡汤可用于治疗虚劳,当归生姜羊肉汤可用于治疗产后血虚等等。又比方说,在海南,有几种著名的“药食同源”的小吃,一种是鸡屎藤面食。鸡屎藤是一种植物,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鸡屎藤)味甘、酸,性平,入心、肝、脾经。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清热解毒、镇痛抗炎、活血、润肺、醒脑。”当鸡屎藤与面粉(或糯米粉)相融为“面”时,顿时气味清香。还有椰子鸡,就是用椰汁、椰肉、文昌鸡,放在火锅里面煮,汤汁鲜美,鸡肉滑嫩。椰子味甘、性寒,入胃、脾、大肠经,具有补肾养脾、益气生津、解渴消暑功效。
美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智慧。
中国文化中的美食,那是相当讲究的,食之味追求“均善五味”、食之时追求“因时而膳”、食之量注重“饮食有节”。另外,五味与五脏也应该选择相宜食物,《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栗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有一种幸福叫“家里没有病人”。其实,我们的厨房里早就预备了很多药食同源的食材,比如生姜、大蒜、洋葱、山药、红枣等,普通的感冒发烧如果症状比较轻,合理利用食材,也许几个食疗小方就可以缓解甚至治愈。
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选出全国十大美食街,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赫然在列。
十字街早已成为美食集聚地的代名词。水席、牛肉汤、不翻汤、小碗汤、浆面条、燕菜、刀削面、小街锅贴、涮牛肚……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洛阳特色,也承载着洛阳的文化。
除了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北京的簋(guǐ)街、西安的回民街、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重庆的八一路好吃街、广州的北京路、厦门的中山路步行街、长沙的坡子街、武汉的户部巷也一同入选。
河南是中国烹饪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走进河南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洛阳、许昌、开封、新乡、鹤壁等地,走进河南饭店、府苑、邓记、萧记、鲁班张、特味村、裕丰源、大宋餐饮、解家老家河南菜、阿五黄河大鲤鱼、小南国等知名餐饮企业,你大致能感觉到豫菜“扬长避短、兼收并蓄”的特点。胡辣汤、道口烧鸡、烩面、开封灌汤包、洛阳水席、牡丹燕菜、桶子鸡、黄河鲤鱼、信阳炖甲鱼、炒焖子……哪一样都能激活你的美食记忆。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3》,对河南胡辣湯、三门峡穿山灶,那让人瞠目结舌的制作工艺,一定让你心潮澎湃。
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九江路上有一家河南菜馆,名叫“梁园致美楼”。这家餐馆成为中原饮食的一个重要窗口。不仅吸引了生活在上海的河南人,也吸引一个有名的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他也常偕夫人许广平光顾“梁园致美楼”,喜欢这儿的酸辣汤。
北方菜系看重师承、强调正宗,粤菜界却奉“有传统、无正宗”为圭臬,坚信好吃才是王道。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河”指黄河,“三河”指河东、河内、河南,是以黄河为坐标界定的区域,中华文明皆集中发生在这一地区。具体来讲,“河东”指山西省大部,“河内”指河南省焦作市一带和洛阳市吉利区,“河南”指洛阳。
河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商朝,烹调始祖伊尹就创立了“五味调和”的烹饪理论;北宋初,豫菜逐渐形成了色、香、味、形、器五性具佳的完整体系;今天,豫菜仍旧是国宴的烹饪基准。豫菜师傅,一锅一刀走遍天下,就可以将各种食材变幻出本真之味。
豫菜中蕴涵“五味调和”中的“中和”思想,和河南人一样,深谙中庸,重视平和,竞争意识不强,不愿抛头露面、不爱刻意表现。如果说,“有传统、无正宗”道出了粤菜不拘一格、刻意表现之真谛,那么,作为“百菜之源 菜系之首”的豫菜,它沉淀下来的“正宗”,则是一种文化自信。
2. 夏季炎热的天气,身体遇到不适,很自然地就想到“清暑益气汤”。古代有两个著名的“清暑益气汤”,其中之一就是王氏在《温热经纬》中所创的清暑益气汤。王氏,就是清代温病四大医家之一的王孟英。
王氏清暑益气汤,由西洋参、竹叶、黄连、石斛、麦冬、知母、甘草、粳米、荷梗、西瓜翠衣组成,其主要功用为清热涤暑、益气养胃,适用于暑热气津两伤,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等症,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属气津不足者。
名中医红叶老师说,乌梅汤可以保护胆囊。《伤寒论》中的乌梅丸,就是很好的一个治疗胆囊病的名方。梅这个东西,它有时间节点。古人记载说:“梅花始于冬而熟于夏。”
冬天开花,夏天成熟,经历了整个春天和夏天。这果实呀,得木之全气。春天对应的是木,夏天草木又很繁茂,所以,它得到的这个木气生长的完全的气息。在五行里面,肝胆也是属于木的,所以要用乌梅汤来保护肝胆嘛。乌梅汤啊,排石不行,但是它止痛效果却特别好。乌梅汤的做法也有诀窍。传统的乌梅汤,至少要包括乌梅,要包括甘草,要包括桂花,另外还要包括洛神花。洛神花呢,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在茶叶店买到的名字叫玫瑰茄。乌梅汤要做出好的口感,还要加一些鲜柠檬汁儿,还要加一些蜂蜜,还要加山楂(炒山楂),还要放一些冰糖,而且要炖6个小时以上,才能出那种好的味道。
这是传统乌梅汤。古人是很注重酸的。古人把调味品做了一个排序,第一是盐,第二就是梅,叫作盐梅。我们老家就有一个习俗,孩子肚子疼的时候,就含一个盐梅,往往就能好。
《三国演义》中有个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原文为: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曹操行至院中,正值枝头梅子青青,想到去年望梅止渴的经历,便邀刘备共饮。
曹操与刘备两人,在青梅时节煮酒,边饮酒边谈论天下英雄。曹操的英雄标准是:夫大英雄,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有此等的能为,方可算得英雄。
刘备说:哎呀,如此看來,谁能当得起!
曹操说:嗯——目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时候,听到雷声,刘备故意惊怕,失箸落杯。吓死我也,吓死我也!忙对曹操解释:雷声大作吓一跳,险些刘备魂魄消。偶然失手把箸掉,望丞相宽宏大量休挂心梢。
青梅,多么玲珑的果,在这个故事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青梅能够缓解情绪,消除疲劳,调节血压。梅的酸甜借着酒香荡漾开来,饮一口,生津开胃,怡神旷心,是芒种时节、慵懒初夏里醒神的最佳选择。事实上,以青梅为佐酒之物是一种例行的节令性饮宴活动。苏东坡、晏殊等文人都喜爱青梅,青梅也成了风雅之士的象征。晏殊《诉衷情》词中说:“青梅煮酒鬭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三国演义》的作者把青梅“摆”上桌,是为了彰显曹操的诗人气质与刘备的儒雅风范。刀光剑影之中,有金戈铁马、大漠孤烟,也有铁汉柔情。青梅煮酒,煮的是黄酒,不是白酒。青梅煮酒醉一壶,如此良宵,且让我沉剑埋名,与青山绿水惺惺相看,也算应景了。
红叶老师提到的那个名方乌梅丸,出现在《伤寒论》第338条,张仲景是这样说的:“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从前我跟中医师父学习、抄方的时候,师父让我背一歌诀:“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乌梅丸的功效: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正如红叶老师所说的那样,乌梅丸的使用范围很广泛:可治疗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菌痢等属寒热错杂者。本方合承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加白头翁汤并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较甚者加米壳、玄胡;腹泻加炒薏米、补骨脂;便秘加白芍、火麻仁等);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胆石症等。
3. 写作就像熬粥、煮粥。
煮粥,煮好粥,不能急,一味求快,用武火,那是“煮”不出味道的。得用文火,就像人生,需要慢火“熬”。“熬”其实就是耐心加静心,就是投入情感,将饮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家都知道大蒜是个好东西,那么用大蒜煮粥可不可以?当然可以,还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各种心血管疾病呢。一个退休老人告诉我,他经常喝大蒜粥,至今体检没啥毛病,身体感觉相当好。他就是用:紫皮大蒜50克,粳米100克,将大蒜剥皮后用水煮沸1分钟后捞出,再将粳米放入煮蒜的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再将蒜放入,同煮至稠即可,每日1~2次,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民间有谚语:粳米煮粥最养人。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根据籼稻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两种。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粳米由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粳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厌,是天下第一补人之物。还有何首乌粥。用何首乌50克,粳米50克,大枣5枚,先将何首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枣同煮成粥即可,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每日1次,有降压降脂、软化血管作用。
在《白鹿原》中,新娘会做一手好面条,那会让娘家人感觉相当有面子。
在《京华烟云》中,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那么多社会动荡和家庭变故的姚木兰,却还有心思慢条斯理地花费一下午的时间,料理一道焖鸡榨菜蒸笋。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中,在解放前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上海大街上宣布戒严,警察不让行人过。只见,一个提篮买菜的老婆婆,操着一口上海话对警察抱怨:这都几点了?到做饭时间了。再怎么样,总要吃饭啊。做饭是不能马虎的。
美食当前,闻香识味。周末,去吃一次某某牌的酸菜鱼,居然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排队的人,比在银行和医院办事和看病的人都多。甚至,需要叫号服务,“某某号,轮到你吃鱼啦”。这样的火爆,自有其过人之处,但是,一家店能否成为5年以上的老店,需要的是耐心加静心,而不是“排队”“饥饿营销”式的“热”和“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那是偶尔的一次活动,非人生常态。
所有的热闹都是暂时的,人生不可能永远都热闹。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有的人捷足先登,在前1百米、1千米、1万米都跑在最前面,名列前茅,大家都叫他“第一名”。但是,在下半场,他要么是体力跟不上,要么是意志薄弱,要么是身体出了问题,要么是之前用力过猛,怎么也跟不上队伍了,无法坚持跑完全程,只好放弃。更糟糕的是,有人不甘心掉队,坚持不懈地跑,“重要的是坚持”,结果把身体累垮了,倒下了。
名医徐文兵在解读《黄帝内经》时,这样说:“点穴也有讲究,就是说即便你不用针,你手上得有那个气、有那个劲儿,我们不讲气,你得有那个劲。手上有劲的人啊,他用的不是暴力,他手上的那个劲有一种——我们叫缠丝劲,他发出的力是什么呀,是旋转的,就好像拧镙丝啊,拧镙丝的那个劲是旋转的劲,所以它穿得透,穿得深。我们现在没受过训练的人,手上就是暴力,实在暴力不行就拿指甲掐人家。”
有的人,50岁之后,“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其主要表现就是腿脚不利索,髌骨软化,症状主要出现在半蹲位时,步行上下楼梯、特别是下楼时,膝盖疼痛加剧。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个叫芈月的女人,她姐姐的儿子、当时的秦国国君秦武王(芈姝之子),因为举鼎“举”死了,奇葩死法。举鼎“举”死,就是历史上“举鼎绝髌”的典故:秦武王有力,骄横,喜欢角斗。司马迁评价他:“武王有力好戏”。他用人也专门用那些大力士。有一天,秦武王来到洛阳,看见大禹留下的九鼎,就吹牛说,自己能举起大鼎。众手下只是不停地拍马屁。秦武王尝试举鼎,结果绝髌而死,享年27岁。古人把筋骨俱斷称为“绝”。“绝髌”的意思是,膝盖被鼎砸得四分五裂。这可真是不作就不会死。有很多意外就是自己作的。
我童年时代,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就有个“秦武王”这样的人,这人也是“有力好戏”,看到村口一块大石头,他就对人炫耀,说“我能举起来,你们相信不?”那年头,农民就是种田嘛,整个冬天,个个闲得蛋疼,看个热闹,打发无聊而漫长的人生,何乐而不为?于是,就有村民故意起哄,“不相信,你举起来算你本事”。这个村民一身蛮力没处发泄,过去把石头举起来了。从此,村里人都喊他大力士。他也顺杆爬,觉得自己真的力大无比,后来就当众举磨盘、举石滚,再后来,就爆亡了。
4. 静能生慧。浮躁的人、脚步匆忙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对人生而言,学会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会让你懂得,一旦面前出现惊涛骇浪、乌云笼罩,焦虑、苦恼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恰如其分的静,能够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在机遇来临之前,你需要兼收并蓄,继承传统,创新发展,需要耐得住寂寞磨炼自己,寂寞就是一种储蓄,守得住内心的寂寞,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前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机缘到了,储蓄的寂寞变成能量,沉淀的心灵散发出芳香,你会忽然看到另一片天地。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者》里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张发财在《鲁迅的医术》[1]一文中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速成班肄业生鲁迅曾对曹聚仁说:“学理论两年后,持听诊器试听人们之胸,健者病者,其声如一,大不如书上所记之了然。”“今幸放弃,免于杀人。”……
夏丏尊回忆道:“周先生教生理卫生,曾有一次答应了学生的要求,加讲生殖系统。这事在今日学校里似乎也成问题,何况在30年以前的前清时代。他只对学生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他讲的时候,不许笑。”
1921年9月24日生病,鲁迅自我诊断“咳嗽,似中寒”——实则肺病复发;1916年7月12日,“腹泻甚,夜服撒酸铋重曹达”——撒酸铋重曹达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剂;1924年7月13日,“腹泻,服Help两次14粒”——Help是助消化药。
翻查《鲁迅日记》,发现,在鲁迅眼里,阿司匹林是“包”治百病的,其日记中常见“似患流行感冒,服阿司匹林4片” “牙痛,服阿司匹林片2粒”“午买阿司匹林片2合,服2片以治腰胁痛”等记录。日记编撰者注释其滥吃后果:“鲁迅到上海后,肺病复发,初仅服阿司匹林退烧。经福民医院诊治后始知病情严重,前后往诊5次。”
周海婴在回忆录里提及一次例外:鲁迅给萧红看过病。萧女士有痛经和月经紊乱,未遂大夫得知后,开出药方“白凤丸”。萧红吃过几次,痊愈了。然而,许广平在《追忆萧红》里说是自己先用此药,觉得有效,才告知萧红的。以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推断,鲁迅的医学水平,大概只能做到护士:“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可知从脚中取玻璃这个技术性动作由周建人完成,鲁迅只做了包扎。
5.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由来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这样解释“文明”: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汉语中“文明”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当饮食遇到文明,中国美食也逐渐上升到“知味”的哲学高度,有了境界高下之分。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人格到品味,吃,为了活着,欲得美味,必先行道义。否则,人也成了自己的异客。
“五味调和”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饮食审美理念,也是饮食文明化的一个体现。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五味进行饮食调味,并依据当时的阴阳五行文化,创造出五味调和的饮食理念。
直到今天,中国人的饮食调味还是离不开这五种味道,比如川菜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善于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实现“五味调和”。可见,“五味调和”理念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影响之深。
我们常说啊,生活就是五味杂陈,还真是。生活啊,像美食,慢慢品,你就能尝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味道。比方说,日本有一个学者终其一生研究猴子。他就通过猴子来琢磨人。猴子分很多种,他研究的是日本猴。他说现在的日本猴普遍存在一个现象,终生不离开妈妈,终生不离开它所在的那个“群”,它们害怕外面的世界,害怕外面的“群”,从不和外面的“群”交流,因为日本猴从小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
这也像极了日本这一代的年轻人。
作者说是研究猴子,其实是研究社会,通过猴子来观察人的精神世界,研究人的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个日本学者最近写了一本书,原书是用日文写的,书名叫《变成猴子携带手机的人》。
我的朋友、海南大学的云教授告诉我,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他刚看完,想把这本书翻译成漢语,分享给更多的人,相信会对泛自闭症患者带来很多启发。他说:《变成猴子携带手机的人》这本书的作者和他的老师胜铃,都是世界级的思想家。
《变成猴子携带手机的人》主要写什么呢?写日本这一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在家和妈妈在一起时一切正常,出门就怕,不和人交流,不和社会交流,不入群。也许,不是不想,是不会,不会和人家交往,久而久之,就丧失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医学术语应该叫“阿斯伯格综合征”。
日本这些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人,除了妈妈,就是手机,不再走出社会,也似乎在丧失走出社会的能力,不会跟人家交往了,整天都跟母亲在一起,习惯并依赖于母亲的呵护。家里挣的钱几乎全花在他身上。母亲为他做饭、给他洗衣,就连全家吃什么菜、菜的味道,也都是以孩子为中心。这就是这一代日本年轻人的特征,普遍性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他们一生下来,就有了手机。在极度孤独中,他们可以和手机交流。
更上一代的年轻人,现在30岁左右,他们经历过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经历过社会的乱七八糟,经历过“乱花钱”,经历过买一套好音响时的那种冲动,经历过买MP3的冲动,经历过买玩具车的冲动,现在物资极大丰富,买辆小轿车也没有任何冲动,如果用贷款的话,付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了。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那种让他们产生“购买冲动的产品”,剩下的就是投资。
接下来,作者用详尽的数字来分析说明:目前的日本家庭,父亲的地位没有了。日本男人结婚后,生了孩子,外出上班养家,每个月把工资全部交给妻子,由妻子来支配一家人的开销。妻子再给丈夫每月的零花钱。数据分析发现,现在日本家庭妻子给丈夫的零花钱,远不如给家中小孩的零花钱多。在小家庭中,和上一代日本人相比,“父亲”远不如孩子重要了。而且,“父亲”在家里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全家吃饭的口味是以父亲为核心,现在呢,则是以孩子为核心。“父亲”在家看电视,也要以孩子为中心。所以,日本这些“父亲”在家里没有位置,就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家。
日本这些“父亲”在公司怎么样呢?同样没有位置。这些“父亲”在公司已经干了10多年、20年,成了老员工,工资相当高,越来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开始跟不上,不如年轻人能干了,他们成了公司的负担。到了中年,工资高了,能力却往下走了,下面还有一群年轻人等着往上走呢。这些“父亲”们已经变成公司发展的障碍,是赶他们走还是让他们留?对公司老板来说,这是个纠结的问题。而新入公司的年轻人体力好,工作又拼命,工资却远不如他们高。
“父亲”的作用弱了,而且还在进一步弱化,母亲呵护下的孩子,缺乏过去“父亲”的严厉。“严厉”与“呵护”是个阴阳平衡,现在日本的孩子“严厉”这一块缺失,“呵护”这一块强化,孩子没有勇气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的魄力。要把他“推倒”,甚至把他“打倒”,让他自己爬起来,接受挫折教育,母亲做不到,父亲才可以。
6. 《淮南子·主术训》说孔子是“通才”,文武双全:“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意思就是说:孔子之通,在智力方面超过天文学家苌宏;在力气方面,超过秦武王手下的大力士孟贲。他甚至可以力举城门。“招”在此读qiáo,举也。可谓有力如虎。
孔子的家族的基因相当好。仲尼父叔梁纥是鲁国勇士,可以力举悬门(见《左传·襄公十年》)。《史记》里说:“孔子长九尺六寸。”按照西周时期的尺寸来计算,孔子身高当在一米九左右。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据《孔子家语》记载,当年颜老爷子之所以看中叔梁纥,大概因为两点:有勇气有力气,是个爷们,还有,出身高贵,“其先圣王之裔”,叔梁纥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叔梁纥本人就是微仲的后裔。微仲是谁呢?是商纣王的庶兄。孔子身上可能遗传有商纣王“大力士”的基因。商纣王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力士,据《帝王世纪》记载,纣王天生神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孔子也有追求口腹享受、大快朵颐的欲望,“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每遇到宴会必定郑重其事地去吃饭。“吃吃喝喝并非小事”,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吃的时候,还非常讲究,饭一定要精白、干净;肉要讲究刀功,切得精细。
孔夫子在回顾其人生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古代文人说“君子远庖厨”的意思是说:君子经常出席宴会,回家吃饭要让内人做,自己只负责吃和品,这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意思大同小异。
7. 汉字“乡”,其繁体为“飨”和“饗”,属于食部字。公卿管辖范围的行政区划,早一点叫“邑”,后来叫“鄉”。
《左传》有个“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说的是郑国人喜欢到乡校聚聊,谈论政治。郑国大夫然明对宰相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不解,说:为什么要毁乡校?这是一个了解民意的窗口。好的民意,我就推行;不好的民意,我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何要毁掉它呢?
在小篆和甲骨文中,“飨”字,本来画的是远古群居生活时代、两个相向跪坐的人围着食器吃饭。两人分享所得食物的场景,这里的两人是虚指,泛表众人。《说文》解释“飨”为“乡人饮酒也”,这是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的情景了,饮食原料已有稳定的供应体系了,也就逐渐有了无酒不成席的习惯。
《论语·述而篇》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致是说:一个人应该立志于修为世间的“大道”,对于用以谋生的技能或工作要能够跳离出来,反观自己,然后游刃有余。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解放前,南京中央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因为在一篇论文中武断地说汉代有棉花,而遭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批驳。这些信件送到了当时中央大学的校长手里,校长拿书信去见那位知名教授,那知名教授说:“这事是我的责任,跟校方无关。我辞职。”于是辞职了。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任教清华的时候,仅仅因为写散文贴补家用,就被系主任朱自清惩罚不能升职,王力也无话可说。
8.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指的是稻、麦、黍、稷、菽这五种粮食作物。“五果”,指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枣、李子、栗子、杏、桃,泛指各种水果。“五畜”,指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牛、狗、猪、羊、鸡,即各种肉类。“五菜”,指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泛指各种蔬菜。
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用圆桌,这反映出中国人喜爱团圆、热闹的心态。总的来说,还是“和”的哲学思想。
河南以面食为主,一碗羊肉烩面,再配上烙馍、炕饼或者菜馍,不仅经济实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保留了我们儿时最纯真难忘的老味道和抹不掉的味觉记忆。
时光所偷走的,永远是你眼皮底下看不见的珍贵,再美好的也经不住我们的遗忘。
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5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下七八味中药,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叫白汤。面条要宽,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9. 袁世凯钟爱家乡河南的美食,每天必吃清蒸鸭子,大约他身体内有热,想吃点偏寒性的鸭子。清蒸鸭子,这道菜也是乾隆皇帝的最爱。
袁世凯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先喝一碗人参汤,6点多再吃早饭。
据清宫流传下来的《膳底档》记载,乾隆皇帝喜欢吃鸭子,吃燕窝,早晚爱吃热汤面,喜欢喝粥。乾隆皇帝平常最喜吃豆制品和山菜,比如豆腐和豆芽菜。他常吃的主食有47种,副食热锅类47种,热菜类59种,汤类7种。
人身上缺什么,就想吃什么。劳动之后,出一身大汗,自然想喝水。《伤寒论》中有个名方五苓散(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桂枝),就是一个治“水患”的好方子,其功用就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张仲景在《伤寒论》第71条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2条说:“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第73条说:“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386条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
有人说,我的脾气不好,湿气重,中医叫“脾伤湿盛”,那该怎么办呢?张仲景说了,“五苓散主之”,用五苓散,就是猪苓20克、泽泻3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桂枝15克,就可以了。张仲景说“主之”,那就是说吃了就能好。张仲景为什么给它起名叫五苓散?其他四味——泽泻、猪苓、白术、桂枝,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苓”,就是《诗经》里面所写的“卷耳”,古代同“零”,零落的意思。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吃了泽泻、猪苓、白术、桂枝,这春夏秋冬四季,你的气都顺了,都和自然界的24节气一致了,再加上一个平性的茯苓来充当一个“和事佬”,这不就是“五苓”了么?也就是说,有了这五样,你身上的阳可以通了,你身体内的水道也顺畅了。这个茯苓,可不光是一个“和事佬”,它本身能渗湿,也能安心神。中医讲心主神智嘛,我们古人解剖学不发达啊,也没有想着在这方面去发达,所以,古人就用拍西瓜外壳的方式来“猜想”西瓜是不是熟了,这个准确率当然比不上把西瓜“解剖”,看看是不是真的熟。但是,“解剖”之后,出现另一个问题,你破坏了西瓜的整体气息,再合成原来的样子,比较困难。所以说,中医观察人体内部的肝呀、肺呀、胆呀、胃呀、脾呀,他不去解剖,就来个“思外揣内”,就用整体思维在那里猜想,不用肉眼去确认具体的精密形质,而是用精呀、气呀、灵呀、魂呀、魄呀、神呀等等这些非常抽象的词汇,用这些气化的缥缈语言,而不是用科学的精密的解剖学语言,来解释人的整体生理功能。诸如,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之类。
张仲景的这个五苓散是个“四时神药”。无论是治疗肾炎及肾透析失衡综合征、肾积水、脑积水及颅内高压、慢性充血型心力衰竭、心源性黄疸、结核性胸水、肝硬化腹水、尿潴留、尿失禁、腹泻、呕吐,还是美尼尔综合征、精神性尿频、胃肠型感冒、汗症等,只要属上述证机者,用之都有效。而且,五苓散合麻黄连翘赤豆汤加减,可以治疗肾病综合征;加黄芪、桑白皮可以治疗化疗性肾衰;加味可以治疗泌尿系结石、美尼尔综合征;加商陆、党参、赤芍可以治疗结核性胸水;加黄芪、党参、薏似仁等可以治疗绝经期水肿;加陈皮、半夏等并随证加减,可以治疗哮喘症;加丹参、车前子、白茅根等,可以治疗肝硬化腹水等。
10. 1900年,慈禧、光绪逃亡西安。虽说是逃亡,吃还是不能马虎的,要“色、香、味”俱全。所谓“色、香、味”,就是五色、五香、五味。具体地说,五色、五香、五味各指什么呢?五色,古人把红、黄、蓝、白、黑作为正色,其他为间色。五香,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主要香料。除了上述五种常用调味品外,其他的调味品还有草蒲、忍冬、桂花、蔷薇、佛手、橙皮、橘皮等。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
陕菜名厨李芹溪被召入行宫奉驾。李芹溪是陕西蓝田人,陕西蓝田也是中国出名厨最多的地方。李芹溪13岁学厨,16岁可以独立操办宴席。
李芹溪做了他的拿手菜清汤燕菜、酿枣肉、煨鱿鱼丝、炸香椿鱼、金钱酿发菜、汤三元、温拌腰丝等。慈禧对李芹溪的厨艺大为赞赏,亲书“富贵平安”4个字赐给他。这个名厨对慈禧的赐字,没有感觉是什么了不得的荣誉,他的反清思想也没有因为慈禧的赞赏而改变。辛亥革命中,他率领一支厨师队伍参加了西安起义。革命成功后,李芹溪在西安开设了曲江春酒楼,高朋满座。该酒楼1950年停业,1984年重新开业。
11. 中国人的节日离不开一个“吃”字。尤其是在春节时,各式各样的吃食让人大快朵颐。老人们常说,幸福,就是一家人共度三餐四季,在餐具的叮叮当当中共享天伦之乐。
孔子讲吃饭,总结了一个“十不食”原则。一个总的原则是“食不言、寝不语”。接下来,孔子说:“鱼馁而肉败不食。”鱼和肉腐烂变质了,不吃。“色恶不食。” 食物的颜色不好,不吃。“臭恶不食。”食物的气味不好,不吃。“不时不食。”不到吃饭的时间,不吃。“沽酒、市脯不食。”菜市场买的酒和熟肉,不喝不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要做得精致,色香味俱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要吃得太饱。
刚刚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身体的自由,灵魂的自由,嵇康洋洋洒洒千余字讲的就是这个。他的疏懶、他的张狂无非是不想为外物所牵绊,他要发表的是一篇自由宣言。
嵇康是个很会炒作的人。时人钟会慕名前去瞻仰,嵇康只是抡着锤子打铁,看上去对这个崇拜者毫不在意。但就在钟会无趣而归时,他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冷冷的话语掩饰不住一个被瞻仰者的自得;即将被杀时,他犹能在刑场上轻抚一曲《广陵散》,看上去无所谓极了,但你看他的诗一首一首全在讲死亡,他平时还炼丹服药,以求长生不老。嵇康是个非常擅长“作秀”的人,这里的作秀倒并非贬义,而是说尽管嵇康在现实中也有庸常的一面,但当他要表达一个理想状态时,马上就会变得奇异精彩、充满创造性与感染力,嵇康玩的是行为艺术。
12. “东坡肉”现在成了名菜。殊不知,当初,穷困潦倒的苏轼开始做“东坡肉”的时候,实在是苦中作乐。
元丰年间(1078-1085),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在黄州闲居了4年2个月,自号“东坡居士”。
1080年1月1日,苏轼带着21岁的长子苏迈离开京城,来到黄州。他的家人则全部交给弟弟子由代管。当时子由做的不过是个小小的监酒,大概类似今天国营酒店的总经理。任职的地点就在九江以南好几百里的高安。子由自己要带着自己一家人(3个儿子、7个女儿和2个女婿),还要将哥哥东坡的太太、朝云及2个儿子送到哥哥身边,总算找到了家人,一家团聚了。他甚至不知道钱花完之后怎么办,只能精打细算。
但是,一家人要吃饭,光靠“节流”怎么行?必须“开源”,想办法种地吃饭。次年,也就是1081年,他终于得到一块地。《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然而,这块地荒废已久,当年又赶上大旱,尽管开垦地费了很大劲,力气快用完了,但收获很小。只好作诗,以此忘记劳动之苦累。就是因为有了这块地,他起了名字叫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他说:“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被贬黄州,如果没有好友马正卿的资助,苏东坡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当时的肥猪肉最是廉价,东坡有诗为证:“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肥猪肉价格低廉,久之,也油腻呀。但又买不起其他的肉,只好琢磨怎么去掉油腥。他最初是仿照前人,把酒混入肉汤里,后来直接将猪肉烧烤,再混酒以小火慢煨,做成了所谓的“东坡肉”,去掉了油腥味,他得意地写了一首《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掩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真是幽默,有时候开玩笑不分场合,弄得对方很尴尬。举一例:北宋史学家刘攽,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累拜中书舍人。晚年得了风疾,须眉脱落,鼻梁塌陷。某日,苏东坡与朋友同去拜访。席间,苏东坡看了看刘攽,以古人诗联相戏调笑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众人大笑,惟有刘攽笑不出。
后来,苏东坡还发明了火腿,在《格物粗谈·饮食》中记载道:“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
13. 据宋人笔记说,有人在汴梁买了一位小妾,自言是蔡京府里做包子的,令其做包子,却言不会,在蔡府只负责镂葱丝。
蔡太师真是讲究,吃包子都要雕刻葱丝。从茹毛饮血到煎炒烹炸,再到蔡太师的“镂葱丝”,这饮食文化已经讲究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追求舌尖上的享受到了过分的程度,也是悲剧。
蔡京吃一顿包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围着他转。当时,如蔡京这样官员之胃口,实际上是支撑着中国饮食业的发展,不知道有多少人,靠琢磨他们的舌头来发财。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是《红楼梦》第一回的“好了歌”的全部内容。《好了歌》是由那个神秘贯穿于全书的、通全篇之大关节的跛足道人,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上念唱出来的。因此,这首在曹雪芹诗作中看似最无文采雕琢的俚曲、最粗浅直白的民谣,反而是最重要的歌篇,因为它出自仙口。
世人都说这些东西好,这些东西却在屡屡与辛苦一世的人们做着决绝地了断!无情又迅捷,转瞬成空!所以“好了” “好了”, 不肯“了”,终究不能“好”。死亡是一种由外力进行的了断。要想“好”、必要“了”,这歌便叫做《好了歌》。这也是曹雪芹的愤世嫉俗之作,是其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之言,寓意深邃,深入浅出,发人深思,是《红楼梦》的精华所在,体现了曹雪芹的哲学思想。最闹的是,有的人临去时还觉得余愿未了、还要含恨而终。红尘痴人,痴到了最后,也未看淡。
有人说,《好了歌》借跛足道人之口,宣扬佛教“万事到头都成空,及早抽身了尘缘”的虚无主义思想。而与之相和的《好了歌注》则是借甄士隐之言,隐射出小说情节,表现出作者的现实主义思想及对自由真理的向往。这么说,像在写论文,不像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话。
也有人说,《好了歌》虽然不乏有看破红尘悲观厌世的消极色彩,但其批判的矛头直指人性的软肋——权欲、物欲、色欲、情欲。它警示人们,要甘居淡泊,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金钱所困,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亲情所累。对功名利禄,不可走火入魔,刻意追求。如权欲熏心,利令智昏,骄奢淫逸,徇私枉法,到头来必然害国、害家、害人、害己,变成“荒冢一堆”、粪土一滩、众叛亲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种说法太“正确”,却缺少一些生趣。
还有一些商人,将《好了歌》娱乐化、庸俗化,借此来宣传自己的产品:“都说某某某茶好,独特水土长青了。都说某某某茶好,《本草纲目》记载了。都说某某某茶好,高雅享乐幸福了”。这也太胡闹了。真正喜欢《红楼梦》的朋友,看了这样的广告,反而不会买他们的产品了。就问你一句:赚钱赚到何时休?赚到多少算尽头?你未就人一生中赚钱上限的金额达成一致,对吧。上不封顶,越多越好,好了还想再好,对吧。喜的时候又想喜上加喜、喜事成双,冒进不留余地,對吧。
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在《红楼梦》第一回就出现了。宝贝女儿元宵节走失、家宅失火、借住在岳丈家的甄士隐,有一日落魄散步到街前,忽然看到一个跛足道人疏狂而至,嘴里念着一首大白话似的、却蕴含机锋的歌谣,这就是《好了歌》,箴言不贵虚,贵在诚心实意。无论是天赐良机,还是金玉良言,能否懂得,都是一种缘分。
《红楼梦》第一回,先写了一个功成名就、乐善好施,可以说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象征的甄士隐。甄家的故事被看做是贾府的缩影,甄家虽家世远不及贾府,但是在当地也算一名门望族,属于衣食无忧荣华富贵之家。英莲被拐走之后甄家便遭遇火灾,从此一蹶不振,他那么大一个家业,说垮就垮,最爱的宝贝女儿英莲也被人贩子拐走了,于是,“看破红尘”。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听了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仿佛被“当头棒喝”,顿然“悟彻”。书中写“士隐本是有宿慧的”。宿慧,是好几世修来的智慧,是高于旁人的领悟力,是不闭塞不僵化的接纳心。甄士隐经历了家破人亡之后,不得不面对荣华富贵与世态炎凉带来的拷问,不得不思考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一世沧桑以及生命的真谛。当跛足道人唱着歌谣经过的时候,甄士隐觉悟了,明白“了”就是“好”、“好”就是“了”,明白归去不晚、回头是岸,明白红尘计较都是无谓沉浮,心灵安顿才是灵魂归来。知“了”、知“止”、知放下,便是彻悟。他彻悟了:《好了歌》是在劝解世人放下执着。从此,无牵再无挂,无忧亦无惧。于是,甄士隐用诗词的形式,给这首歌作了一个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乱哄哄的红尘之中唱出了一曲《好了歌》,主张看破这世界的虚无,放下一切,这是《红楼梦》哲学基调。《红楼梦》之精神并不在第四回,而在第一回,并不在“护官符”,而在《好了歌》。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认为《红楼梦》之精神就是一种解脱之道。所谓解脱,用我们现在的美学语言讲便是拯救,或曰终极关怀,它的精髓就是自由,就是合目的与合规律之统一。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法,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这类似《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超现实的社会观念和人生态度,以及“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的思维方式。
这篇注解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多舛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
注解了《好了歌》,而后甄士隐悟空一切,放下一切,最终出家,道一声“走罢”,便与那疯道飘飘而去。这就是《好了歌》注解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一样,同属愤世嫉俗的产物。它对于当今社会名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看来人想悟道,宿慧、磨难这两样缺一则难成,就像司马迁所写的那样:“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皆大磨难也。
《好了歌》和甄士隐的注解,二者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功名对应笏,金银对应金满箱、银满箱,娇妻对应脂正浓、粉正香,儿孙对应训有方、择高粱。二者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无从解脱”的恶世界,也是一个荒诞的世界,知“了”、知“止”、知放下,便是彻悟。不知“了”、不知止、不明了义,就永远舍本逐末地荒唐下去。这也是整部《红楼梦》(除了大观园)呈现给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好”都将“了”,能够看到“好”就是“了”,便是一种看破,而看破之后能够及时地止,那么便是放下了,便是彻悟了。
《好了歌》是悲剧之歌,体现了曹雪芹的哲学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赚钱再赚钱,买车又买房,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老子认为:“知足者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老子说,知足与富有高度相关。一些穷人可能很富有,他们安贫乐道,孜孜于自己的追求。这里,“富”有两层涵义:一层是狭义的,特指金钱、物质财富,所谓金玉满堂;另一层是广义的,这样的“富”,还包括,健康、快乐、和睦、幸福、满足感与成就感、天赋与才干、经验与见识、聪明与智慧等等。这种“富”表现为精神的富有、心灵的充盈和生命的快乐。
《好了歌》整个讲什么?讲“止观”。也就是归宿。贾宝玉“始于痴,止于悟”。曹雪芹的悲观心态影射到贾宝玉身上,到最后贾宝玉领悟到“繁华过后一场空”的心境,而遁入空门了。
何谓止观?鸠摩罗什《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如是释曰:“止名定,观名慧……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又止能断贪,观除无明。修止则修心,修心则贪受断。修观则修慧,修慧则无明断。又离贪,故心得解脱。离无明,故慧得解脱。得二解脱,更无余事。”鸠摩罗什《注维摩诘经》卷二《方便品》释“止观”曰:“始观时,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慧名观也。”
浮生若梦。但是,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看破红尘、淡泊人生,彻底断绝功名利禄和家庭亲情的杂念呢?《红楼梦》中的止观哲学并没有使《红楼梦》带上禅宗式的情緒孤寂,反而是闹哄哄地开场,闹哄哄地发生,主张放下一切的曹雪芹反而带着大家到闹哄哄的世界里走了一遭。面对这样一个恶的、荒诞的世界,曹雪芹虽然心中向往禅宗式的情绪孤寂,但是他心中有留恋,有对这个世界放不下的情,企图以一块来自青埂(情根)峰下的石头来为这个世界补“情”。“情”在《红楼梦》中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大观园之中,但是,由于大观园的清净无法与外在的泥淖世界相对抗,大观园中的女儿们一个个地被毁灭,宝玉(曹雪芹)的情也最终毁灭。补“情”失败,在一片人世的荒乱之中,在止观哲学的影响下,《红楼梦》最终还是走向了禅宗式的情绪孤寂。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一些价值投资者的座右铭是:永不退休。犹太拉比丹尼尔·拉平说:希伯来语中没有“退休”这个词。一些极其执着的价值投资者,甚至把自己的退休日期定在自己离世之后的若干年。不由想起《圣经》中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同时,也想起了明代朱载育的一首散曲《十不足》:“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娇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没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此散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欲不除,似蛾扑火,焚身乃止;贪不了,如猩吃酒,鞭血方休。
生命不息,赚钱不止。这是不“止”了。既不看破也不放下。奸相蔡京最后是怎么死的?竟然“饿极而死”。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显然不穷。不穷而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他“食饮之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他到长沙后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死后因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
自己的“好”,是要靠自身提前的了悟,赢在死亡之前。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没有对于“失去”的担心,没有对于“拥有”的负累,可能反而可以自由自在,轻松无忧。所以,有时候,富有是一道枷锁,而穷尽是一种通透。这就是“止观”哲学的含义。
曹雪芹是懂得“止观”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是一种“知止”。“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也是“知止”。林黛玉最后焚掉诗稿,就是彻底放下,彻底“止”,这是诗的圆寂。所谓“激流勇退”,也是一种知止。“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有些事不可为,心灵的道德边界不可跨越,也是“知止”。大乘经典上就说:“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 修炼一生就求一个圆满的止,即大圆融,大慈悲,大智慧的终结。
但是,曹雪芹自己对这个世界又很矛盾,又有着太多的留恋,并且希望为这个荒诞无情的世界补情。由《好了歌》开端唱出的止观哲学,虽然起初看来充满了禅宗的解脱一切的清虚孤寂感,但由于曹雪芹“情”的介入,止观哲学的使用在整部《红楼梦》看来充满了人间之情而非禅宗的清虚孤寂,但最后,又因为“补情”的失败,而在止观哲学的影响之下,《红楼梦》走向了禅宗式的清虚孤寂。
儒家经典《大学》一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的止,“知止”,是观与行,最后要归宿到至善,进入道德境界。古文观止,这个“止”,也是这个意思。佛教讲的“止观”,是离一切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弃一切法一切缘。
观是入门,止才是空门。止是定,观是慧。观即看破。止即放下。把一切妄念、幻相、偏执、分别都放下,就是止。贾宝玉在《芙蓉女儿诔》的结尾,发出大感叹,“来兮止兮”。悟到空,彻底看破、彻底放下,就是大止了。
观不是只用眼睛看,而是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全部根性去感。观世界,也观自在。《心经》开篇就讲“观自在”。
什么是好光景?袁枚诗云:“胸中没有未了事,便是人间好光景。”这话跟跛足道人的“若要好,须是了”有一点相似。天下事何不可了,遇不了事,即以不了了之,斯真了义。老子说:“夫唯不争”与“莫能与之争”。
14.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人墨客沉醉于鲈鱼的美味,并为此一本正经地写诗,比如“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苏轼《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陈尧佐《吴江》)、“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白居易《偶吟》)、“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陆游《秋晚杂兴》)、“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又比如“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湖上客来金橘熟,桥头人卖玉鲈肥”(吴宽《吴江晚眺》)等等。
有个典故叫“莼鲈之思”,意思是思念家乡。这个典故来自《晋书·张翰传》,其中记载吴郡张翰在洛阳做官。这个张翰是个“吃货”,尤其爱吃莼菜鲈鱼。秋季的鲈鱼最为美味,可惜那个时候的物流不发达,他在洛阳吃不到家乡的莼菜鲈鱼,他的味觉抗议了,他对自己说:人生岂能没有鲈鱼?因为做个官,被困在这离家千里之外,连鲈鱼都吃不到,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越想越委屈,最后干脆辞官回家,吃家乡的莼菜鲈鱼去了。
15. 在河北某网红小店吃饭,看菜单,居然有道菜叫“谋杀亲夫”,仔细看,才知道是“凉拌黄瓜”,12元一份。这名字太胡闹了,恶搞没有底线。再看另一盘菜,叫“相亲相爱”,细看不过是“水煮毛豆”而已。
还是沈阳人幽默,一盘菠菜炒黑木耳,偏偏取名“波黑战争”;一盘猪口条拌猪耳朵,起名叫“悄悄話”。
这菜名固然幽默,但要把菜名翻译成英文,“悄悄话”还可以接受,“波黑战争”则令人紧张了。
再比如,贵州有道名小吃叫“丝娃娃”,是一层类似春卷皮的薄皮在里面包着各类素菜,看起来很像被包裹着的婴儿。但翻译成英文,有些译者将它译为“Silk Baby”。人家听到这个名字,自然便感觉阴森、恐怖。
有一道四川菜,叫夫妻肺片。其实就是凉拌肺片,后来因为一对夫妇的凉拌肺片做得风味独特,有人戏称为“夫妻肺片”。“夫妻肺片”这一小吃就这样传开了。但要把菜名翻译成英文,有人翻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 丈夫和妻子的肺切),这样的翻译,人家听了,不当成恐怖片才怪。
16.《内经》曰:“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人生活在自然阴阳天地之间,自然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大冬天,你不可能就穿一件单衣;炎热的夏季,你不能穿件大棉袄吧。“寒加衣服、饿进食”,这就是顺应自然。
《黄帝内经》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与四季存在着一种通应关系,即五脏分别有各自所主的时食,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因此,要“随着时令来吃饭”。“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的食物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春季最易影响的是肝的功能。肝在人体之中,通过主持气机的疏汇而影响情绪,调节血液,开窍于目。相应的,肝在色、叶对应上是:色主青,味为酸。
《说文解字》曰:“春,蠢也,动也。” 春,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开始活跃起来,不仅植物开始发芽吐绿,动物也蠢蠢欲动,昆虫、青蛙、刺猬等从冬眠中慢慢苏醒。春天气温上升、日照增加,就是阳气的“生”,有了春季的阳气之“生”,才有夏秋冬季的长、收、藏的籴化,也就有了生命活动的生长、发育、成熟与结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为阳气主升季节,在人体为肝气主令,因而在饮食上应多食青绿色蔬菜,以助肝的升发疏泄,注意少食酸味食品,防止肝气过旺,适当增加甘(甜)味食品,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克脾。同时,还要审“体”用膳,不同体质,对饮食的需求也要有所区别。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来看,人群中有偏于阴虚的、有偏于阳虚的、有偏于痰湿的,饮食五味必须因人制宜。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自然的“虚邪贼风”,要回避,不要硬扛,人的内心的“虚邪贼风”,同样要回避,恬淡虚无、不妄想、不攀比,只有这样,才能“阴平阳秘”,才能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良好生理状态。因季节不同、气候不同,中医对流感有伤寒、热病、温病、湿温、风温、春温、冬温等不同的诊断。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流感也好其他疾病也好,它的发生与病毒有关,更与“正气”虚相关,因此,治未病,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护好“正气”。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一旦阴阳失调,则气血运行紊乱、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身体就生病了。所以,要动静平衡,要“形劳而不倦”。饮食也要平衡,不挑食、不偏食,什么都吃点,但重点在于“适量”。一个总体原则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去什么”“需什么,添什么”。
有个学者朋友说,“中医不是科学”“中医是技术”。有的专科诊所,比方在山西某个地方,有个不孕不育的专科诊所,远近闻名,病号很多。那个诊所的医生确实有他的一套治疗手法,他已经把这类的病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类,哪一类人来了,针对性地用那种治疗方案。他已经非常熟了,就是说,他那个方子,可以不用太多地考虑阴阳五行这一套哲学。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但是,他百年之后,也跟着把这个手艺、把这个技术给带走了。而西方大科学家,比如说爱因斯坦,他百年之后,他的那些理论不会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他的成果不会随着他的死亡而受到任何影响。因为有他的论文在呢。即使他活着,也不会有太多的新东西了。他那一套理论已经建立了。那中医不一样,一个名中医的去世,随着带走的还有他的手艺。
他说,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上,现在科学已经发展到连基因都可以编辑了,就是说,能把人体构成给弄清楚了。
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认同,中医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中国哲学体系。如果中医只是个单纯的技术,像木工、厨师、泥瓦匠,其实不需要那么庞大的一个哲学体系。
中医用食性理论和方法来认识食物的精气神。食性理论是一种整体性全局化认识,就是用格局的方式认识食物的精气神。四气,寒热温凉格局。五味,酸辛甘苦咸格局。升降浮沉,动态趋向格局。归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演化次第。有毒无毒,上述四个格局形成的某个食物的食性的整体格局,以及这个格局与人体精气神的格局的相适应性。
五味调和,酸、苦、甘、辛、咸的辅佐,配伍得宜,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若五味过偏,不注意五味调和,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黄帝内经》中指出:“多食咸,则脉凝位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内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黄帝内经》曰:“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言外之意,就是再好的东西也有个节制,好酒不错吧,但你喝多了肯定不好受。酒本狂药,过量饮用疾病丛生。阳虚的人喝了阳更虚,阴虚的人喝了阴更虚。长期饮酒者,常常呈现湿热内盛的体质。
《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要把人体的阳气养好。实际上,对我们人体来说,十之七八的病都与我们人体的阳气不足、寒邪内盛有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我们人体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如果阳气失常,我们就会得病甚至死亡。因此,养护好我们人体的阳气,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除了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之外,还要多吃些甘甜的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黍米、燕麦、红枣,蔬菜中的冬葵、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皆为甘味。
17.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贫贱行乐之法”:“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我以妻子为累,尚有鳏寡孤独之民,求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为劳,尚有身系狱廷,荒芜田地,求安耕凿之生而不可得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段话,录之如下:无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无论各人各种际遇再如何起落,生命与自然始终也不过是一只透明箱子。
我看清楚的是:世上所有墓穴都是空的。
里頭根本从来什么都没有过。成功,失败,爱慕,憎恨,这些都能当作陪葬品吗?
不是人人都能看到这个箱子外面去——但,能看出它是个透明箱子,那也就够了。
日本有个作家,名叫宫泽贤治,非常令人钦佩,今天他已经成为了日本的“国民作家”。
宫泽贤治,一介独孤求道者,日本昭和时代早期的诗人、童话作家、农业指导家、教育家、作词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与社会活动家。宫泽贤治在生前默默无闻,童话《渡过雪原》是其生前唯一获得稿酬的作品,发表于杂志《爱国妇人》。童话集《花样翻新的饭店》和诗集《春与修罗》均系他28岁时自费出版。摆在书店无人问津。1924年,他用自己存下的一点钱,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要求特别多的餐厅》,无人赞许,更谈不上反响。
宫泽贤治自幼体弱多病,却心怀悲天悯人之情,一生都极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位富商之子终其一生,不安于宿命。从盛冈高等农林学校毕业后,赴农村任教,与农民共渡“苦汤、粗莱、淡饭”的生活,成了一位托尔斯泰式的投入乡村的乌托邦实验者。任教4年即辞去公职,垦荒种地,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他对自己的生活力求简单——“一日食玄米半升,以及味噌和少许蔬菜”“对所有事情,不过分思虑”“居住在原野松荫下,小小的茅草屋”。
1933年9月,宫泽贤治因过度劳累和营养失调感染急性肺炎,不治身亡,享年仅37岁。临死时,宫泽贤治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法华经》交给了父亲,拜托父亲能够印刷一千本《法华经》,以赠送给自己的亲友。
时间的长河总会为世人去芜存菁,逝世不久,他生前未发表之作品、尚未完成之未定稿,才被“文坛”所重视,成为日本人人推崇的作家,现已译成14种文字,他的残篇只字,也被视若珍宝。他的《银河铁道之夜》《一个规矩繁多的饭店》《渡过雪原》等引起世人瞩目。其中,《风又三郎》和《银河铁道之夜》已被拍摄成电影,以他作品主人公命名的食品、商品数不胜数。
18. 葱辣嘴,蒜辣心,这就是老百姓总结的食物的选择性作用。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中医认为:味道不同,作用也不同。中医讲“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能泄、能燥、能坚阴。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19. “上士养心”,如果食物和人心心相印,这就叫“和食德饮”。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胃寒的人可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那是小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顺从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适应一年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比如,正月十五吃汤圆或元宵,中和节饮屠苏酒,惊蛰吃虾,寒食节冷食,端午吃粽子,小暑吃鳝鱼,暑伏吃羊,重阳吃糕饮菊花酒。哥吃的不是食物,而是文化,是食物的精气神,吃的目的乃是要有利于自己生命的“和”与“德”。
这个时代,商家在推销商品的同时,也在制造各种焦虑。这个节、那个节的,商家会想出各种花招,让你掏钱,仿佛你不消费,你就是不讲人情世故一样。人情在一通消费之后,更加浓烈了吗?未必。
在餐饮圈,我感觉“精神病病人的饮食”问题,明明有商机呀,可咋就没人开这样的饭馆呢?瞧你这话问的,书呆子啊。哪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士愿意被大家知道啊,这叫隐私,对吧。
我的老师马延超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听他讲啊,拒食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现象。有迫害妄想症的患者通常会认为饭菜里有毒,有人要毒死他,因此,拒绝进食;有罪恶妄想症的患者,通常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低人一等,不配吃好的食物,因此拒绝进食或者只吃别人吃剩下的饭菜;还有的患者因为忧郁不欢、消极自杀、否认有病,不安心住院,为达到其目的故意不肯进食等等。精神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若患者饮食情况差,就不能耐受药物作用,使治疗难以维持。因此,饮食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之一,协助患者正常有序地进食,是保证治疗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在他最近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当中,海口市这边的多位患者,基本上都是去国外留学的中学生,突然有一天,母亲发现,这孩子变了。完全变了一个人,性格和从前不一样了,原来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有个患者他自己患上了这个病,自己还不知道呢。
总认为有人要害他,原来是患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认知、行为和情感。通常情况下,患有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人压根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们无法识别症状。而且,即使出现严重错误,他们也可能不知道这种疾病。可以说,最可怕的疾病是你不知道的那些疾病。有一种影响你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的“阴影”挥之不去,这个“阴影”基本上会把你变成一个不同的人(或许它可能是你个性的一部分),这就是精神分裂症,它或许是终生无法治愈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混乱的思想和言语、难以集中注意力、异常行为,即便是在不适合的情况下或者没必要的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会表现得非常活跃。像画家梵高,就属于典型的精神分裂症。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还没出现可以治好精神分裂症的好办法,但是进行适当的治疗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的。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焦虑指数高,很多人的睡眠时间也在不断地缩短,睡眠质量逐渐下降。很多人都有或曾經有失眠的经历,但失眠并非失眠症。
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可能有过失眠的体验,但并不一定都达到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我们日常说的失眠是入睡困难、夜间觉醒后难以再入睡或比预期的时间醒得更早,是对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满足并且会影响白天生活工作的一种体验。有个朋友说:她有天晚上失眠,一直想找机会跟人聊聊,哪怕是浅聊。失眠那一夜,她在想啊,她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也许,人生底色蛮悲凉的人不止她一个,区别在于——有些人,通过自我疗愈,自我救赎,拯救了自己,同时也给身边人特别多的力量;但有些人却是放不过自己,同时拉着身边人往下坠,让身边的人耗光能量,自己痛苦,也让身边人陪着痛苦。她前几天也失眠过一次,因为看到“奇葩说”讨论死亡的话题、人类的终极话题。她说,还是蛮有触动的。如果我们把遇到的人都当成是最后一次见面,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了。初心的时期是最好的时期。
这是想多了吧?睡觉前你看什么“奇葩说”呀。
失眠可以是单次,也可能是频繁而持续出现。如每周出现多于3次,持续超过1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其他心理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称为失眠症,又称非器质性失眠症、原发性失眠症或失眠障碍。
长时间的失眠容易诱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对于既往有心理精神障碍的患者,失眠极易导致病情再发或加重。对于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失眠可能导致躯体疾病的恢复延迟甚至恶化。失眠症患者的焦虑虽然不致让人身体虚弱,但也会令人不快,内心失于平静。
我的老师马延超说,许多来找他就诊的失眠患者,往往都患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中医治疗的话,可以在辨证之后,考虑使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来治疗失眠症。十味温胆汤出自《证治准绳》,由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炙甘草、熟地、党参、酸枣仁、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心虚胆怯、心悸不眠、短气恶心、四肢浮肿等症。
焦虑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1. 急性焦虑。其主要的症状有:在惊恐中发作或者是在夜里睡觉做梦发生而有濒死感。2. 异常举动。焦虑不仅仅只影响到患者身心,还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举动,因为焦虑症状让病人不舒服,他们常常采取一些无意识举动来消除焦虑。病人还常常把一切外在压力,都当作风险状况,摆出随时备战的姿态,使得自己整天惴惴不安,一副大祸临头的趋势,即使是一点点小烦躁,也会手足无措,失去正常状态。3. 身体不适。早期很多患者一般伴有多种躯体不适,心悸气短、胸闷心慌、心跳加速、全身疲惫,工作学习能力大大降低,即使是简单的工作也变得难以应付,进而加重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伴有失眠、早醒、多梦等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4.反常人格、严重激动。患者一般会性情内向、敏感,缺乏弹性,他们多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而往往达不到期望值而觉得有罪恶感,贬低自己,并且容易情绪异常激动,坐卧不安、心情忐忑、经常性地惊慌失措,喜欢踱来踱去,注意力涣散。
焦虑症常见的分为4种:第1种是无端恐惧症,即强烈的恐惧感会突然来袭,伴随出现呼吸急促和胸口痛的症状,一天发作好几次。第2种是广泛性焦虑症,也就是说在第一种焦虑症未发作的时间里,一直都惴惴不安,觉得自己要大难临头。第3种是特定对象恐惧症,开始对一系列事情感到恐惧:牙医、高速路上开车、吃药、接触污垢、使用一管新牙膏,甚至是用舌头舔信封的封口。第4种是广场恐怖症,世界越变越小,因为禁区越来越多:电影院、体育馆、排队。
有一个常用的中成药,叫做人参归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等组方而成,说明书记载能够“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也有不少医生用归脾汤来缓解焦虑、治疗焦虑症。归脾汤对应的中成药,正是人参归脾丸。
中医认为:“心静则神藏,心不得静,则神躁扰不宁也。”也就是说,焦虑症,与中医中的“心”功能缺失有关。具体是什么缺失呢?中医又认为:“心脾血气本虚,或为怔忡,或为惊恐。”也就是说,心脾功能失调所致的气血虚,是出现焦虑的主要原因。所以,中医治疗焦虑症,重点就是解决心脾功能失调所致的气血虚,而人参归脾丸,恰恰就是健脾养心、益气养血的代表性中成药。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但抑郁症就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疾病了。抑郁症的表现有:头痛、食欲减退、情绪抑郁、胸闷,心慌、睡眠问题、焦虑或坐立不安、负罪感,无用感和无安全感、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疲乏或浑身无力、自杀念头等等。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为什么现在到专业的医院去治疗,医生都要患者服药呢?医生的说法是:“长久以来,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都存在很大的误区。在许多人看来,患上抑郁症就是因为患者本人的意志不坚强、心眼太小。其实不然,抑郁症确实是一种病,跟意志坚强不坚强没有关系,跟心眼大小也没有关系,要给患者以关爱,给他以理解。从产生抑郁症的生物學基础来看,有两种神经递质对情绪影响很大,一种叫5-羟色胺,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就是它们造成病人情绪的低落,抑郁症发作时就会出现这两种神经介质功能的紊乱。因此,吃药正是为了从生物学上修正这种紊乱,此时配合心理治疗以及患者本身智慧、意志的调动,自然就会很快好转。凡是久治不愈或总复发的病人,一定是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强迫症是现代都市人比较熟悉的心理名词,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我患上了强迫症”, 出门前要再三确定门有没有锁,总是不停地看手机有没有短信,脑中时常幻想一些可怕的情节。
这是不是强迫症呢?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对他人发了脾气,于是,将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和行为简单地理解为强迫症。现代都市人有越来越多的“强迫症”,比如电脑强迫症、手机强迫症、“密码强迫症”。对我们一些普通人来说,某些强迫行为,比如洗手次数偏多、经常检查门锁、煤气等,不能轻易就将自己诊断为强迫症。如果症状明显并且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那就必须看心理医生了。
事实上,强迫症是这样一种心理疾患:强迫症的症状首先表现为强迫观念。月明先生的解释是:“患者对做过的事反复回忆,将过去的经历,急欲回忆起来,虽然知道没有实际意义,但无法克服,这是强迫回忆。患者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无误,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如出门后怀疑屋门未锁好、信寄后怀疑未贴邮票等等,去核查自己做过的事,这是强迫疑虑。”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张发财.鲁迅的医术[J].新周刊(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