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妙容
从事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学语文课本为主;当时是有效果的,学生考试分数都很高。可近两年语文检测的改革,要想再获取高分就很难了,我常常感叹就像大海捞针,教的内容与考的内容相差甚远。学好语文虽然有很多方法,但目前我认为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了,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才是取得语文高分的法宝。
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总结“读书”不仅能使你的语文知识丰富,而且会使你的眼界开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使你的品格更加高尚。尹建莉在书中这样说过:“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匙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阅读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多阅读是理解文章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成绩最有效的途径。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我想出了“四段进阶法”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兴趣
由兴趣开始阅读。先让学生看简单易懂的文章,看完以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内容和有趣的地方,多鼓励,多表扬。其次,在课堂上除了课本知识外,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还大量的讲读很多课外知识,绘声绘色的讲读故事,激情飞扬的讲解歌词诗赋,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在这个阶段的阅读,往往阅读的都是一些比较浅的小故事,我觉得与看电影、听音乐没有太大的差别,更多的是打发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尝试经典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有一定阅历时,你会开始向往经典。可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形成阅读障碍,比较迷茫,不知该从哪些书读起。家长们也往往会病急乱投医,在网上搜索一通,给孩子买许多经典书籍。不久后,会发现:父母买书如流水,孩子看书如抽丝。这时,我就会进行阅读指导,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如学了《草船借箭》,我推荐孩子阅读《三国演义》;学了《卧薪尝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就推荐读《上下五千年》;学了《地球上的两顶“白帽子”》,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学了《李时珍夜宿古诗》,可指导学生看《中国古代勤学故事》丛书等,协调好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师、父母把经典作品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听。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在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变成感兴趣且对自身有益的见识。慢慢地,孩子不断被这些知识熏陶,我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们会主动地捧起经典,开始尝试阅读。阅读经典,更像修炼内功,在短暂的当下,可能无法显现神威,可是在不久的将来,孩子终将体验到,经典为他带来的益处。
交流互动
一个阅读达人曾经说过:“阅读本身没有价值,你的思想与书本产生出火花后,得到的新的思想,才是阅读的价值所在。”而这种价值是要靠交流来实现的。
很多人会认为,交流一定是要跟其他的人,其实不然。我有一个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我会自己跟书本产生碰撞,一旦遇到我喜欢的句子、段落,我会即刻写下当时的感想,哪怕只有一两个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孩子手头上必备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内容积极健康。我安排了以下具体的几点操作方法:准备摘抄本,每天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名言警句、广告语、谚语俗语等;每天读一篇美文,反复诵读,直到会背诵;一周选一篇文章写读后感,对自己的思想火花进行记录;一学期选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做两份思维导图。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种各促读活动。如开展复述故事、表演精彩故事、朗诵比赛、猜谜语、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让阅读渗透在孩子的生活细节中,让学生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反馈提升
经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一方面可以将思想传达给别人,获得有效的反馈,另一方面可以与他人进行实质上的交流。交流能促进脑神经于感官信息,运动中枢神经活跃,能积极地改善和增强脑功能,让孩子摆脱平庸。阅读交流多了以后,孩子们就会善于表达,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借鉴和思考,也学会了接纳、欣赏、评论、互助,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现代医學研究也指出,好的书籍、文章、诗歌,宛如心理疏导的医生,高尚情操的导师。同时,通过品读和交流,全方位理解文章,能使孩子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与思想,感受那充满人性充满魅力的语言美,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
阅读是教育科学划时代的创新,是教学新的里程碑,有助于帮助孩子提高语文成绩,更对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阅读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就我们读书和学习,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为了成为自己。那些装进脑子的东西,终有一天会化作你的铠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领孩子到浩瀚的书海,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六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