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 林强 刘佳秋
摘 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渠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也还存在许多带完善的细节。本文中笔者将尝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理论,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中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模式阐述一些粗浅的认识。本文中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仅限于以班级课堂形式开展的课程,本文旨于探讨并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模式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健康课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渠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认识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调节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以下本人将根据心健课程指导理论,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中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模式阐述一些粗浅的认识。本文中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仅限于以班级课堂形式开展的课程,旨于探讨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模式。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以学科为取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一般来说,我国早期的中小学心健课程是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根据心理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为学科,单纯以心理学知识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心理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课程组织,从而导致知识的过分专业化、成人化,脱离了中小学生现实需要,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心理学知识,而且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类早期的中小学心健模式过于注重专业理论,而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是极不可取的。
后来将此模式逐步改进,把心理素质或心理品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建构课程的主线,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形成了新兴的以学科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改进后的模式成为心理健康实用知识普及的良好平台。
第二,以经验为取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这种课程模式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纳入课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充分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心理训练,从而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活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活动经验和心理体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第三,以问题为取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这种课程模式把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更为强调心理辅导。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如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心理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等。这种形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健功能和预防功能。心理辅导旨于助人自助,因此进而可以采取自助形式,即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组织学生自学或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自学和互助中提高心理素质。以问题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从学生面临和关心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程的重点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的三种模式每种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以学科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性、系统性强,但是趣味性、针对性弱,容易使内容过于课程化,只讲授心理学概念、原理,使课程变成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学科的教学;以经验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趣味性强,但若没有丰富经验的引导者进行指导,容易导致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容易导致“为了活动而活动”和形式化倾向。以问题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性肯定是它的一大特色,也具备相应的知识性,但这种课程模式难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严密性,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难免过于消极。教育实践也证明,任何单一的课程的模式都有失偏颇。
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开始阶段可以主要采用第一种模式,即以学科为取向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传统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可以相对自由一些,但必须强调一点,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即“言之有物”。采用以学科为取向的模式对学科进行必要的介绍,如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健康,讓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常识有个宏观但准确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把握心理健康课学习的主要方向,了解课程的安排。另外,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比较活泼好动,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弱,倘若在一开始多采用以经验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对课程目的性的一些误解,也容易在今后的教学中产生一些难以把握的纪律问题。以学科为取向的模式在知识性、系统性上见长,除了能够普及心健知识外,对帮助学生习惯心健课的学习方式以及严肃课堂纪律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于自律性更强或开放性较弱的班级或年龄段,也可以采用活动式的开场,邀请学生敞开心扉,投入到课程中。
在学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适应后,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模式——以经验为取向的模式。心理体验的获得才能让学生产生同感,并让学习到的知识达到真正的内化。按照心理学家杜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坏变好的过程。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么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有意义的自我体验应该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感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有效发挥,在活动后,重视分享和升华。
第三种模式——以问题为取向的模式,建议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后采用,否则可能出现讨论出来的结果偏离主要方向或是不够科学,因此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前提下采用这种模式,否则课堂的时效性将大打折扣。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他们每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到了中学,学生则开始出现青春期困惑、人际交往困惑、情感困惑、学习困难等问题,因此作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教师,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状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扬他们的个性、塑造完美人格。同时还要结合本学校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充实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才会感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的放矢。
以上就是本人对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模式的一些浅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并为其它学科的正常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除了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支持外,更加需要实践者的不断探索与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 伍新春 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 叶一舵 著,《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3] 王希永 田万生 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版
(作者单位:福州金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