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风筝娃娃儿童诗”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2019-09-10 07:22张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儿童诗诗歌创作

张华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儿童诗创作力提升的困惑

2017年语文教材大变脸,拼音不再是第一课,孩子们将从简单的汉字学习过渡到拼音学习,儿童诗占比迅速提高。这使得各方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1.儿童诗团队成员形单影只

儿童诗对萌发学生天真的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有深远影响。笔者1997年曾经进行实验,并获市教育成果三等奖,但苦于单枪匹马,没有团队合力而止步。

2.儿童诗创作指导停滞不前

新教材儿童诗篇幅占42%,薛瑞萍的《亲近母语》,一年级上卷80篇,下卷80篇,由儿童诗、儿歌、古诗、晨读对韵构成。对于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大都停留在诵读层面,没有创作要求,但是也不敢谈创作,担心挤占时间,分数上吃亏。

3.儿童诗原创群体势单力薄

儿童诗发端于五四时期,七、八十年代台湾蓬勃发展,诗刊众多,作家云集,几乎没有一所小学不写儿童诗。大陆儿童诗却屈指可数,《儿童诗》期刊也难以为继。有的学校将目光投向儿童诗,认为可以创特色,但花拳绣腿,缺少理论支撑和原创性。

4.儿童诗作品发表寥寥无几

我校重视学生作文获奖发表,但每年统计很难找到儿童诗身影。

基于现状,开发适合孩子儿童诗创作力提升的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编写一部高质量的教材,有效支撑教育实验、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必然选择。

二、课程目标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提到“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Ⅲ;基本理念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审美情趣”;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到:要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要“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儿童诗是最合适孩子的文学启蒙读物,是儿童成长中不能缺失的精神母乳。开发儿童诗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1.灿烂文化得以传承:我国是诗的国度,《诗经》、唐诗宋词、《三字经》、《百家姓》、《笠翁对韵》等经典文化家喻户晓,继承祖国灿烂文化是教育的责任。

2.校园特色得以彰显:学校创特色,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儿童诗创作指导有难度、高度,是老师涉足少的原因,但它站位高,有前瞻性。笔者领衔学校儿童诗团队在低段学生中开展儿童诗创作,预计将对孩子语文学习带来深远意义。

3.童真童趣得以表达:儿童诗是浅语艺术,孩子越小,越纯洁,越有创造力。低段孩子形象思维远胜抽象思维,在他们眼里,云开雾散是一首诗,花开花落是一首诗,莺歌燕舞是一首诗,就连在草地上撒欢打滚也是一首诗。这样的语言都可以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规律。

4.创新创造得以训练:创新是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是教育义不容辞所应探究的课题。基于创作层面上的儿童诗指导,必将发现孩子独到的眼光及别具一格、別出心裁的思维,进而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三、课程的理念

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儿童诗创作指导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孩子能有收获,将格外使人欣喜。

2.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发展理论

该理论提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诗歌可以使学习变得饶有兴趣。”创作指导就是发现、发展孩子中有天赋、有潜能者,让他们在最适合诗歌语言习得的阶段得到开发。

3.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形象性、自我中心特征。儿童诗的形象性、童话般的语言、拟人化手法,就非常适合孩子。

四、课程结构

本课程共12个主题单元,分上、下篇。每学期6课,18课时,按照春夏秋冬季节安排每一个单元的选题,从孩子的认知生活出发,选取有意思、喜闻乐见的课题,让孩子充分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阅读、感受、联想、生发、拓展、写诗、互评、修改、评比、朗读,从而完成创作。

五、课程的主要特征

“风筝娃娃儿童诗”课程,是学校二年级拓展课程,每周一次,有专职老师执教。教材具有鲜明的特征:内容来源生活化,浓烈情趣唯美化,互动语言儿童化,发散思维多维化,原创诗歌独特化。

1.内容来源生活化:“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诗必须植根于生活,儿童的体验才能融进诗行。你们看,蝴蝶、小鸟、蚂蚁等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朋友在这里;风筝、蘑菇、元宵灯等孩子们最爱的玩具在这里;书桌、城堡、月亮船等也都是孩子们亲近的地方。由此,呈现、追忆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是拨动儿童诗的第一根琴弦。

2.浓烈情趣唯美化:美是课程的最大亮点。色彩缤纷,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让孩子捧着书本不肯放手,才有诗的激情与热情。“鸟儿与蜗牛比赛谁先到家,蜗牛头一缩,就到家了”“太阳偷吃了一闪一闪的小星星才那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每一个闪亮的奇思妙想,都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意境深远,极具魅力。

3.互动语言儿童化:有意思、好玩是课程互动的又一个特征。互动有助于积累,有助于百家争鸣。每一课都选取了5个卡通形象,这些形象也是小伙伴的化身,他们的想法往往让人大吃一惊,难以捉摸,甚至脑洞大开。编著的宗旨是,一定要让孩子喜爱,孩子喜欢的就是我们的着力点。课程有滋有味,灵感才会降临,诗意才会荡漾。

4.发散思维多维化:打开并拓展思路,不断地深入思考,想远一点,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这些追问是设计者必须强化的意识。孩子们想象力的不断拓展是课程的方位指向。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打开思路,跳出圈子看世界。如黄擎天的《历史》,能将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建筑集

5.原创诗歌独特化:这是本课程引以自豪的地方,主编要求99%原创,从选题、文字、例文、敲黑板、图片都严格筛选。儿童诗作者选自己的(最好已发表)的作品,选篇是从85个儿童诗指导课例实践过程中精选出来的,按照四季序列,循环轮转。“敲黑板”是亮点,讲授诗歌特点难,但是我们不回避,积极渗透、熏陶。例如,加进了“蒙太奇”,尝试着看孩子是否可以理解。

六、课程实施路径

诗是一种发现、一种感觉、一种抒情、一种心声,是灵光一现的思维成果,美学上具有模糊性、朦胧感,从而更有韵味。它是诗人由外界景物人事触发的心理活动,是感官图像在诗人大脑瞬间转换而产生的,像閃电一样,这就是灵感。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灵感。主要通过以下几条路径:

(一)创作路径

创作是儿童诗指导课的生命,“儿童诗就是发现”,不断地激励、唤醒、鼓舞,让灵感降临。因此,课题组成员将指导原则定位为“四求四不求”。“求”不是要求,而是追求,就是建立在“分析、评价、创造”(布卢姆语)基础上的深度思维,求新、求异、求广、求远,不求深、不求长、不求华丽、不求人,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1.诗画结合

尝试利用“童诗童画”,让低段学生在诗情画意之中育情感、增智能、练思维、学本领,达到“手口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教育佳境。与美术老师协作,让学生用线条最简单的美术元素来表现,融人不同材料来进行诗画表现。

2.通感运用

将看不见的事物写成能看得见的东西,为没有形状的概念呈现出可爱的形状,将听不见的声、音扩音后写出它的声响,将单调没有颜色的东西渲染成富有色彩,让孩子的思维飞过蓝天。

3.导图发散

利用思维导图对主题词进行发散整理,发挥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支点,并撬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让联想到的事物进行对话,编写有趣的诗句。

其他还有:高阶命题、词语生发、一字开花、移花接木;无形画有形、无声化有声、给诗歌涂颜色;安装顺风耳、飞毛腿、隐身衣;观看显微镜、望远镜、万花筒。千方百计激发想象,自由写作。

(二)修改路径

创作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不断地打磨、推翻、再打磨,从而步入新创、原创、自创、独创的殿堂。

1.作品流动——“让诗歌走亲访友”

流动才鲜活,流动能激励。诗作在班级、同学、家长间行走,就会收获更多,发现优点与不足。每次写诗后进课堂,学生都会追着问:我写得怎么样?受到表扬后,孩子们激动不已,满是自豪与自信。每月还将诗的原稿、修改稿印发大家,让孩子仔细对比修改的地方,并询问这样修改是否合理。“让诗歌走亲访友”,反复修改,既培养严谨的文风,又能听到更多意见建议,让作者亲历“好诗是改出来的”过程。

2.平行理论——“让诗歌走上螺旋上升的楼梯”

学校有十多个平行班,这是优势,可以不断反思、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比照,丰富作品,一山更比一山高,滋长信心,进而达到“激励、唤醒、鼓舞”的目的。教师启发孩子的本领越来越强。孩子写诗的进步越来越快。

3.修改提炼——“让诗歌长眼睛”

诗歌的价值就在于画龙点睛式的一笔——诗眼。孩子能写许多诗句,但是往往比较平实,老师要善于发现诗作的个性化特质,重视孩子独特感受的挖掘,捕捉孩子趣味盎然的元素,来外化诗的艺术,用神来之笔点化。

(三)分享路径

1.多种媒介积极传递

制作PPT在班级、校园荧屏巡展,印发讲义给孩子诵读,课堂成长奖励小诗一首,亲子阅读,校园诗人广播台,发表作品影印件,家访喜报,举行《落叶之歌》《我的名字我的歌》群投票,“欢迎采诗的小客人”。

2.多条渠道积极通联

为拓展通联,与各级少儿报刊74家、诗歌副刊42家建立投稿联系,与65位儿童诗社、诗教老师开通QQ通道,与42位报刊编辑老师建立微信联络渠道。及时获取儿童诗资讯,使儿童诗作品得到有效指导和及时发表。

七、课程实施意见

(一)一定要独立原创

原创是儿童诗的长剑,原创才能有“能量”,要好好想一想,想得多些,想得远些,想得深些。在原创、自创、新创、真创、独创上指向引领,这一步难,但是所有指向、设计、理念都要朝这个目标奋进。

(二)一定要有儿童情趣

“孩子对儿童诗天生有着亲近感,比成人离‘诗意’更近一点”嘲,让孩子感到有意思,有味道,有吸引力,孩子才会睁大眼睛,去朗读、去实践、去尝试。你的课要新鲜,要好玩,要有点出其不意,让孩子心怦怦直跳,不能老板板、老套套。以孩子眼光来看世界,看事物,降低高度难度,课程内容选取孩子自己的作品,不以成人意识取材。

(三)一定要开放灵感

“诗是灵光一现的思维成果。”余姚市钟建红(全国叶圣陶教育散文一等奖获得者)对我说:儿童诗开头让他随意写,不要指导,只有写到中间可以适当指导,否则不能让他自己的思路延伸。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这样才有灵感,有大胆表达。

(四)一定要优化比对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任何事物要精益求精。一定要比对,一直这样做,最起码把一个班里最好的选出来,再在一个年级里选最好的,乃至把整个学校最好的选出来。学生之间要优化,指导的老师间也要多一双眼睛看看,通过修改将诗提高一个层次。

猜你喜欢
儿童诗诗歌创作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Jazz
教案《创作儿童诗》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诗歌过年
创作失败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