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芳
在现行小学语文课标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倡学科综合。美术作为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与语文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赋予了美术更深的文化内涵,促使美术文化的传播,而美术则为语文提供了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空间,两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那么在教学上,教师应该如何进行综合性教学,才能使这两门学科各取所长、相得益彰?下面进行一些探究。
一、找准两门学科的融合基点
学科综合应该要有被学生接受的融合点,找准融合点,学科的综合才会不牵强,才会生动而有效。学科综合,一方面要保持学科个体独特的学科特性,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学科中一些要素的交叉和融汇。
中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质朴生动。文字产生的最初都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以线画组成,可以说是一种图画式文字,我们称之为“象形字”。中国语言文字无论从造字到刻字还是到写字,都带有抽象画的特点,它与美术渊源极深,文字与美术本是同祖同宗、同步产生,只不过后来由于学科的发展而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了。除了文字的发展外,还可以从语文的实质看:语文的平仄、押韵,朗朗上口之美;文字的端庄、秀丽,富于变化之美;词汇的丰富多彩,意蕴无穷之美;文章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之美,都顺应了人们对语文审美的需要,也是人们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语文还是美术,在实施教学中都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自身学科的特点去影响人、教育人,以學生的发展为评价标准的。因而,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宗旨、教学本质有相似性。
语文教学以文字为主的多方向性教学特点和美术中的直观形象化教学,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已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创新做法。语文和美术虽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教学内容上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加强知识的应用和操作,注意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实施综合化教学。
二、语文与美术综合教学的策略
语文与美术的综合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来达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健全人格的养成,不是靠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和体验得来的。美术教学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自己观察,自己画,自己欣赏,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而语文教学则讲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易依赖老师,缺乏自我探究意识。如果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文与美术学科综合教学,就正好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而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一)引导观察,激发创作欲望
观察是一切创作的源头。小学生正处于粗心贪玩、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却又兴趣不持久的年龄阶段,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语文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在观察中激发说话欲望、作画欲望,达到以看促画、以画促写的目的。
1.观察生活,体味细节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立足课内、面向课外,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并多作思考。例如在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时,很多学生想到了常见的猫、狗、蜻蜓、蝴蝶等等。我首先让他们在课堂上用简笔画把它们画出来,发现学生尽管想象力很丰富,但问题还真不少,有的学生还画得有点模样;有的学生连动物的样子也画不出来,这节课我没点评,而是作了一些提示,让他们回去观察了再画,再拿回来对比。结果是明显的。进而,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后面这幅要好很多?你是怎样观察的?观察到了哪些细节?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经验。过后,我才叫他们写成作文。如此,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以及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2.看图说话,活泼形象
看图说话,即根据图画、照片提供的题材及其意境进行叙述、说明、抒情以及议论的一种作文说话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时,首先要教会他们“看”,看清画面所展示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把画面看活。其次是“想”,对画面提供的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和画面出现的文字进行联想,如同置身于其中。然后用讲故事的形式“说画”。这样,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生动性和感染力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最后到作文环节时,学生的一番“说画”已经是将图画的内容情节在脑海里起了草稿,自然条理分明,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小学生思维比较单纯,看的图片以简单为好,方便学生看清画面,了解其中的关系,多一点联想的空间。图片的来源可以是照片、图画,也可以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简笔画。
当然,不管进行哪项观察训练,在引导学生有序细致进行观察的同时,我们都要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观察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使学生绘画、说话、写作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画促说,以说促写。
(二)创设情景,诱发启迪思维
朱绍禹先生说:“语文学科就是思维学科。”思维是智力活动的中心,思维能力是人的整个智力结构的中枢,催促和滋润着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思维发展了,人的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可以说思维发展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奠基石,它必将服务于后继的学习。因此,我们都应努力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不要让他们的思维成为教师思维的复制品。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美术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
1.情景活动,活跃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教育实践也证明,青少年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形象。因此,我们应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启迪活跃学生思维。实践结果表明,让学生运用多种感观逐一感受和体验,能使学生求知的情绪随着体验逐渐递增,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刺激,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设计课题,培养想象
想象力丰富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诱导学生练写想象作文、练画想象画是开发想象力的重要训练途径。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能诱发学生想象的课题,如“我希望……”“我祝愿……”“假如我……”,也可以给出一些有利于学生产生幻想和联想的不完整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特点适当地布置一些课文配图、图文并茂的日记周记、画画作文、办墙报或手抄小报等课后练习,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组织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欣赏作品,提高文化素质
“鉴赏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层次,也是语文学科美育的必由之路。艺术美比自然美和社会美更加典型,因此也更加集中、深刻。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美鉴赏能力的重要凭借。这些作品是作家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集中外化。引导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美,使其自觉地接受艺术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一切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不但要会画、会刻,还要会作诗写字。文学作品中如“白描”“烘托”等手法,其实就是从美术中借鉴而来的。古今往来,许多文化名人都是集文学家和美术家于一体的,如北宋的苏轼、唐代的王维和当代的贾平凹等,他们正是由于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有那么多如诗如画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好语文基础文化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好如何鉴赏文学、美术作品中各种形式的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朱自清说:“欣赏是感情的操练,可增加感情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鉴赏能力强,从课文中学到的东西就多,语文能力提高得就快。可以说,鉴赏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不乏如诗如画的文学作品,如《四季的脚步》《秋天》《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鉴赏语文作品时,要把鉴赏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释词、辨句中评价作品语言的优劣,鉴赏某些语言的精妙;在朗读教学中玩味作品语言的优美,必要时还可以训练学生把课文的内容动手画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美术教材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令人难忘的作品。几乎每学期都有一至二个美术欣赏内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评价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开阔眼界,感知美术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美,训练学生评价与欣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让学生在鉴赏中运用逻辑思维、文字组织等能力进行口头表述,或者写成一篇文章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此外,在艺术中也有将现实中的丑经过典型化而成为艺术美的,如戏剧中的丑角、盆景中奇形怪状的树木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指导,防止学生将所有的丑都当作典型美。
(四)体验成功,延续无限兴趣
成功的体验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是学生创造的源泉。爱迪生说:如果成功是一座房子,那么自信心就是这房子的地基。肯定学生的成绩无疑是给学生打了一支强心针,增强了学生的进步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可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的肯定,能够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励他们追求更大的进步。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声音响亮、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值得表扬;在作业中,字体写得漂亮工整、正确率高、配画恰当有见地,值得表扬;作文里有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句子很精妙,也值得表扬。表扬的形式可以是语言表扬、物品奖励,也可以是成果展示、积分奖励等。在评价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相互评价,相互欣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使学生在综合性教学中经常得到鼓励,不断延续学习兴趣。
实施学科綜合,是教坛的一大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而有效的教学途径。语文与美术综合教学以开放、趣味、生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手脑协调能力等,正好与我国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多方位发展作为教育的评价标准这一准则相符合。因此,教师可积极地实施语文与美术学科教学综合化,在语言文字与美术之间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使其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