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

2019-09-10 07:22赵启斌
收藏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傅抱石毛主席诗意

赵启斌

2019年7月2曰,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推出了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毛主席诗意画展”,作为7月份以来南京博物院展出的重要绘画展览,藉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周年。这是南京博物院继推出“兹游奇绝冠平生——傅抱石纪游写生绘画展”后以院藏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作品为内容推出的又一具有特色的专题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作品55件,《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芙蓉国里尽朝晖》《到韶山》《答友人》《浪淘沙.北戴河》以及《江山如此多娇》(草稿)等都是本次展出的亮点,将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绘画反应时代精神和新中国山河面貌的绘画风格特征集中表现出来。南京博物院藏有傅抱石相当数量的毛主席诗意画作品,对于集中展示、研究和认识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以及2。世纪的毛主席诗意画创作这一美术现象显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适逢建国7。周年、傅抱石诞辰115周年之际,南京博物院推出“江山如此多娇——毛主席诗意画展”,亦是对傅抱石创作心路历程的重新认识和回顾,藉以感受新中国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时代气息。

傅抱石不仅将古人诗意移入画面,诸如以屈原《楚辞》诗意以及唐人诗意、明清人的诗词意境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诗意画作品,而且也将毛主席诗意移入画面进行绘画创作,创作出独具特色、深富时代气息的现代中国画作品。早在195。年,傅抱石就开始以毛主席的诗词为诗意绘画题材进行创作,他也因而成为第一位以毛主席诗词作为绘画创作主题的中国画家。傅抱石说:“在195。年之间,我开始独自摸索,经营着毛主席的长篇《长征》诗和《沁园春.雪》。”(引自《傅抱石研究文集》)自《长征》《沁园春·雪》诗意画开始,傅抱石从没有停止毛主席诗意画相关绘画题材的发掘和绘画创作活动,直到1965年突然去世才结束。傅抱石在毛主席诗意画创作专题上真正实现了他的艺术夙愿:

我可是有决心,此生一定要努力画主席的诗词。明年就考虑迈向21首进军,并且一直要画到最后不能握笔时为止。(引自傅抱石《创作毛主席诗词插图的点几体会》,后面的引文出处同此。)

傅抱石建国后一直坚持毛主席诗意画的创作,先后延续了将近25年的时间,毛主席在1965年之前发表的诗词作品,傅抱石几乎都有毛主席诗意画作品的创制,有些作品甚至不止画过一幅,其创作热情和才思之敏锐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根据不完全统计,傅抱石建国后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作品全部加起来不下200余幅之多,而且不少都是极具时代特色和现代精神气息的精品之作。仅以南京博物院藏作品为例,从195。年的《长征》《沁园春.雪》开始,1958年11月-12月的《毛主席诗意图册》(13页)、《蝶恋花词意》、1959年的《江山如此多娇》(草稿)、《毛主席诗意图册》(17页)、1960年的《虎踞龙盘今胜昔》、1961年的《大雨落幽燕》、1962年-1964年的《毛主席诗意册》(8页)、《苍山如海》《芙蓉国里尽朝晖》《乾坤赤》、1965年的《神女峰》以及无款《毛主席诗意图册》(6页)等,都是傅抱石创制的毛主席诗意画的经典之作。在长期的毛主席诗意画创作过程中,傅抱石将毛主席的诗词意境不断深化,形象再现了毛主席深宏壮美的精神境界,以浪漫主义情怀勾画出了瑰丽沉毅、雄浑瑰玮的审美境界。

毛主席诗意画作为中国画尤其现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绘画题材进入中国绘画史中来,傅抱石可以看做是最为重要的开启者和集大成者。这次展览推出了傅抱石相当多的毛主席诗意画绘画专题,如《答友人》诗意、《芙蓉国里尽朝晖》《沁园春.长沙》词意、《沁园春·雪》词意、《长征》诗意、《浪淘沙.北戴河》词意、《十六字令》词意、《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如梦令·元旦》词意、《清平乐.会昌》词意、《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到韶山》诗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意、《题庐山仙人洞照》诗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意、《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意、《春风杨柳万千条》诗意、《乾坤赤》等诸多作品,琳琅满目,给人目不暇接之感。许多作品甚至不止一幅,有些达数幅之多,亦都在此展出之列,如《乾坤赤》《答友人》《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长沙》词意、《沁园春·雪》词意、《浪淘沙·北戴河》词意等,都有数幅之多。在这些展出的毛主席诗意画作品中,傅抱石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构图方式、不同侧重点将毛主席作为诗人和政治家所特有的审美意境和精神气象加以再现,形象地传达出毛主席豪迈激越的精神情怀和诗意感触。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无论在绘画立意、内容、题材、审美意象和艺术风格方面,都表现出相当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色,艺术地再现了毛主席诗词的审美境界和精神内涵,通过诗意画的特定图像内容再现出毛主席诗词深邃、优美、壮阔的精神境象。傅抱石将毛主席诗词作为绘画创作取材的对象和灵感来源进行绘画创作,提炼出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意象,创造出了以现代诗词意境作画的典范。

按照傅抱石个人的说法,他创作毛主席诗意画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他说:

据我个人浅薄的体会,画诗词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1.深刻体会原作者的原意,不拘于迹象,自然合拍。这是最好的画法。但最难,不多见。

2.把全文的意思,全面画来.句句扣紧,而画面与主題一致。

3.全文包含太多、太杂,不易在一幅之中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下,是容许画其中的(主要的)一句、一联,或一部分的(孤立地畫一句、一联、一部分也可以)。

他认为选取历代诗词、文学作品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不外以上三种方法。在进行毛主席诗意画创作时,傅抱石显然也遵循了这三种基本方法来进行的,所以也才能有如此丰富、深具特色的绘画作品的出现,在其中体现出傅抱石自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价值理想。傅抱石认为创作毛主席诗意画主要应体现出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气质和特色,有着诗人特定精神情操和审美气质的表达,才能深刻领会出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高度和内涵:

主席的诗词,博大渊深而又奇峰突出、变幻多姿,实在不容易着想。画者与作者的思想天地太悬殊了,怎么样,也只能是“貌似”一斑,绝对谈不到“神似”。如许多文章所作的定评,主席的诗词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典型”,我万分同意这个定评。

傅抱石在一系列毛主席诗意画中将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典型”这一特色在笔下呈现出来。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为极具时代特色和精神气息的精品之作,这与傅抱石对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的判断非常吻合。傅抱石在绘画中通过对毛主席诗意的形象再现,完成了毛主席诗意画所要表现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傅抱石又说:

主席的诗词,一般说自然都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但21首中,大部分都很谨严,同时又极生动,大气磅礴,如日中天。其中几首又是大家可公认为浪漫主义最突出的。如上面谈过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还有最近发表的《七律.送瘟神二首》、《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今三首》之二三、《念奴娇·昆仑》、《水调歌头.游泳》等。

“很谨严,同时又极生动,大气磅礴,如曰中天”“是大家可公认为浪漫主义最突出的”,他认为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阳刚大美气象是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绘画创作主题和表现内容,有着时代的精神和灵魂蕴藉其中,应该在创作中将其充分表现出来,以达到创作的目的。所以他借助郭沫若的话说:

郭老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一文中写道:“自四十年前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来,全人类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每天每天都在创造着有史以来空前未有的奇迹。从文艺活动方面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理想,对现实主义赋予了灵魂,这便成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或者这两者的适当的结合一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我认为这即是前无古人,也即是古人所万不能及的主要根据;也即是我们画不好的主要根源。

傅抱石认为建国后的时代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理想”“对现实主义赋予了灵魂”,因而艺术家要充分体验和感受新中国特定时代的特点和气氛,将这一时代的特点和精神面貌在绘画中充分表现出来。“我们今天所需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或者这两者的适当的结合一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点在毛主席诗词中有非常贴切的表現,毛主席诗意中蕴含有热爱国家和时代的象征性内容,创作毛主席诗意画时必须深刻认识到其所蕴含的现实内容和精神特质。石涛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将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毛主席诗意画创作的宗旨和目的,才能真正把握创作的精髓和灵魂。此次展出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作品如《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芙蓉国里尽朝晖》《到韶山》《江山如此多娇》等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将傅抱石具有诗性的绘画美感和中国画的现代精神气质非常集中地呈现出来,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特征和气质亦都有着集中而明确的表现。

傅抱石所特有的艺术才情、绘画灵性和精神感悟、特定的时代激情和精神气质在这次展出的毛主席诗意画中都充分表现出来,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井冈山》为傅抱石依据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意而创作的,通过极具创意的山水形象勾画出毛主席井冈山词意所呈现出来的豪迈、激越、磅礴、浪漫的审美境象和精神意绪。画面近景部分以宿墨、浓墨、焦墨进行山川物象的勾勒、塑造,峰峦、山坡几乎呈90度直插顶部,突出谷深、林密、坡陡的井冈山奇险境象,中景则高峰巨壑向远处延伸,云雾缭绕,进一步凸显出山势的险要和幽深。平直的顶部微微隐约露出堡垒、红旗等,精微的勾勒点境物象,不仅是大写意山水笔墨粗笔、写意技法细笔、工笔的有机补充,突出用笔、用墨的精微和写意性特色的对比,而且也是整个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放得开、留得住,不愧为傅抱石晚年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精品力作。中景部分“抱石皴法”用的也非常痛快淋漓,出神入化,令人叫绝,糅合披麻、荷叶、乱柴等各种笔法,加以乱笔苔点,干干湿、浓淡的变化中,呈现出过人的才情。《忆秦娥.娄山关》为傅抱石依据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而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代表性作品,将毛主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精神意象通过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意境非常自然地呈现出来。全幅突出中景部分的挥写,以其特有的抱石皴法,焦墨、浓墨、湿笔、干笔并用,大肆挥洒,淋漓尽致地确立出壁立千仞的雄伟气势,云雾缭绕,水气山岚弥漫,无数的红旗和人流掩映、出没在峰峦顶部,不断地向画外行军而去,通过人与物的大小不对称比较,营造出娄山关的奇险和幽深。远景则作无数山峦如海水一般向天边消逝,红色的浓霞一抹,漂浮在天际间,天边亦有红霞掩映,与中景的红旗之色相映和,非常形象地再现出凄美雄浑、豪放激越的诗意境象。《沁园春·雪》为傅抱石依据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而创作,应是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沁园春·雪》词意画的草稿。此幅作品右半部近景作山势突兀而起,山下松林绵延无尽向画面中心而来,青竹、梅花、泉瀑掩映其间,中景则见长城如龙一般在万千山峦中向远处升腾伸展而去,远景则是万山逶迤,白雪皑皑,天空则见红霞浮荡,毫无萧索、冷冽气息,气象壮阔,给人以精神激越之感。虽然此件作品是为小幅之作,但气象宏大,非常贴切地将毛主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豪迈激越的精神情怀再现出来。全幅雄浑壮阔,有精神意象蕴藉其中,给人以气势雄伟、精神意象绵绵无尽之感。《到韶山》是傅抱石依据毛主席《到韶山》诗意结合实地勘查写生而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作品,通过对韶山周围景致、毛主席故居景物的重现,表达出毛主席“喜看稻菽千重浪,更信人民亿万年”的豪迈、幸福的精神情感及其来韶山观看到故乡景致的喜悦心情。全幅以写意笔法,写出平畴、山川、河流、山路、村舍、林木、上工行走的人群以及参观故居的游人,物象极为丰满、多样,显现出画家惊人地驾驭山水物象的能力。林木多以大写意笔法泼染、勾勒而成,极见画家用笔的气势和雄豪的精神气象。而平畴稻田及韶山多以花青、浅绿及深绿、赭石等颜料敷染而成,高度概括出湖南南部特有的山川物象,葱郁而丰茂,清新而秀丽,不愧为一幅优美而秀雅的青绿山水画的得意之作。《芙蓉国里尽朝晖》是根据毛主席《七律.答友人》而创作的诗意画作品,非常形象地再现出此诗“芙蓉国里尽朝晖”非常优美的诗意境象。近景作林木葱郁,果木挺立江边。中景则江面平阔,江水缓缓流过,轮船、帆船、游艇渐次行驶,岸边帆船停泊。右边近岸处农人正沿江岸出工,农田掩映在丛林中,对岸则烟囱挺立,浓烟滚滚,一片工业生产的繁盛景象。远景则山峰逶迤向天边延伸去。江上及天边皆朱砂、大红渲染,映衬出万千的霞光,将“红霞万朵百重衣”“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意境象呈现出来,烘托出此幅作品的主题,将欣欣向荣的现代生活情形及诗人豪迈、浪漫、激越的精神情怀表现出来。正是在不断地现实与历史相交织、自我精神意象与毛主席诗词意象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傅抱石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意象为主旋律进行毛主席诗意画的创作,创造出了雄肆而奇险、秀丽而宏伟、激越而壮阔的毛主席诗意画的绘画境界与审美境象,将传统诗意画终于推进到了现代中国诗意画的绘画创作范畴之中来。

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不仅蕴含着毛主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浪漫情调和精神特征,而且也有着傅抱石自我精神特征和气质的深刻表现。傅抱石将毛主席特有的精神意象和审美境界和自我特定的绘画价值追求和文化观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他说:

主席的诗词(在主席著作中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遣词属高,就有那么一种令人景仰、令人崇拜、令人折服的魄力。不但如此,而且往往排募纵横之中又极细致飘逸,真像唐人《颂玄奘法师碑》上的两句话:“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等。假使容我胡说一通,我还觉得,主席的确又是一位写景的神手。当然,主席的写景,目的并不范围在“景”,而是通过“景”来宣传革命(借郭老语)。這例子很多。可惜我这破笔,为了追求“景”,已经是吃不消了,何况通过景来表现革命。其间距离就是如此。

傅抱石认为毛主席诗词所具有的排募纵横、细致飘逸、清华朗润、激越豪迈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象也是他本人一再追求的绘画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要在毛主席诗意画创作中充分体现出来。在此次展出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浪淘沙·北戴河》《忆秦娥·娄山关》《西江月·井冈山》《长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答友人》《水调歌头·游泳》等一系列最具有代表性的毛主席诗意画中,傅抱石将这一鲜明的精神特质和审美意象确实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精神为主一振。

傅抱石在毛主席诗意画中通过特有的绘画境象表现出浪漫而激越的精神情感和象征性含义,为毛主席诗意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和自我个性的烙印,这在木次展出的诸多作品中都有颇为深刻的体现。《虎距龙盘今胜昔》是傅抱石依据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意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借助新中国生机勃勃的工农业生产、百业兴旺的具体形象来反应今昔剧烈变化的情形,将毛主席广阔、雄迈、浪漫的精神情怀在画面中形象地再现出来。傅抱石此幅作品纯以水墨大写意的笔法完成,不追求具体山川物象的描绘,而是以大写意笔法捕形取影进行物象的提炼,高度概括出绘画客体的意象,以泼染为主,细节稍作勾勒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形成云雾缭绕、满幅云烟、水墨淋漓的画面特色,在高度抽象的大写意笔墨语汇中传达出壮阔雄伟的精神境象,亦成为傅抱石本人胸襟气度和审美意象的真实呈现。《清平乐·六盘山》是傅抱石依据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词意而创作的毛主席词意画作品,写“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诗词意境,将秋风萧瑟之下千军万马突破敌军重围在高耸入云的万山中匆匆行军的情形在笔下再现出来,给人以气势磅礴、豪迈、激越、壮阔、沉雄之感,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气象以及秋风潇洒的优美境象完整地融汇为一体。此作以特写镜头形式突出中景部分,山路回环掩映在峰峦间蹒跚小径上,山势险峻无比,大军正急匆匆行走在山谷峰峦间,红旗飞舞,千军万马在秋风萧瑟中不时闪现出英俊的身影,宛如雕刻在天地间不可磨灭的群像。近景则大笔挥洒,线条刚硬劲健,将北方山石嶙岣劲拔的地貌特色一览无余地呈现出,远景部分山峰数层不断向远方延伸,烟岚、水气、云雾飘拂在山谷峰峦间,远处天际视野高旷,给人以苍茫、幽邃、洞深之感,沉郁苍茫中不乏秀颖挺拔气息,突出了毛主席雄迈豪放、激越浪漫的诗意审美意象,亦有自己雄肆壮伟、激越豪放情怀的倾泻。《长征》则是傅抱石依据毛主席《长征》诗意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作品,描绘“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内容,形象地再现出红军行军艰难地走过大雪山后诗人无限喜悦、自豪、浪漫、慷慨的心情。傅抱石此幅诗意画充分发挥大写意山水画的性能,以粗笔湿墨勾勒出雪山的轮廓,然后湿笔浓墨进行皴擦,又作数层渲染,阴黑之中见雪山棱骨及峻拔雄浑的山姿,奇险而壮阔的雪山主峰突兀而起,一层层向天际延伸,红军战士正急速在山谷、峻岭间匆匆行军,使人似乎感受到凌冽的寒风中战上们战胜酷寒后的轻松而激动的心声。傅抱石通过诗意境象的融汇,创造出秀美、雄浑的现代雪景图像,将传统四季山水中的雪山图成功地完成了向现代绘画的转化,不愧雪景山水画、诗意画的典范之作,亦有着自我壮阔沉雄、恣肆豪迈情怀的大幅度发挥。《满江红.和郭沬若同志》是傅抱石依据毛主席《满江红.和郭沬若同志》词意而创作的词意画作品,近景左半部分作苍松披拂,在风雨中摇曳不定,岸边一巨石坚定地立在风雨中。中景、远景及右边部分则以湿墨、淡墨绘制波浪涌动、壮阔的情形,闪电、霹雳排空而来,非常形象地再现出毛主席“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的诗意境象。中景部分又以朱砂深红色作一巨大的红色星球横亘在画面最重要的部分,造成如梦如幻的精神感触,非现实中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情境,将“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迈气象形象地再现出来。从以上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的审美内涵和精神特质大致不出以上几方面的内容,既有“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主旋律的时代内容和精神内容,也不乏傅抱石自我文化价值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开拓出来的审美内容,有着傅抱石自己对社会、传统、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精神内涵蕴藉其中。傅抱石正是通过如此的艺术再创造,为毛主席诗意画注入了超越现实、时代和自我的审美内容和精神内容,为传统诗意画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提供了成功的拓展渠道和绘画新范畴,尤其浪漫的理想与真切的社会现实深度结合所带来的奇瑰、超越、象征、梦幻的诗意性审美境象,为中国画尤其诗意画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

如上所述,傅抱石创作了相当数量具有经典意义的毛主席诗意画作品,成为毛主席诗意画创作数量最多、艺术影响力、传播力最广的画家。引现代人诗词入画进行诗意画创作,使毛主席诗意画成为现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毛主席诗意画创作引向高峰,傅抱石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有着浪漫、奇幻、壮阔、激越审美意象的发挥,有着我国建国以来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息和风貌的表现。傅抱石为毛主席诗意画创作主题和绘画题材开辟出了新的创作空间和审美范畴。傅抱石创作的毛主席诗意画成为20世纪后半期中国诗意画中最为重要的绘画创作主题之一,这一绘画创作不仅在突出现实政治内容、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我国传统诗意画向现代诗意画转型过程中,亦为中国画提供了新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性内涵,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文化新母本而存在下来,在20世纪下半期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下确实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毛主席诗词是我国历史上以《诗经》《楚辞》《洛神赋》《桃花源记》《赤壁赋》以及唐宋人诗词等文学艺术作品为母本进行绘画创作所依据的又一重要的绘画母本,为现代中国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容,拓展出了有别于传统诗意画、文人画的新范畴,将传统中国诗意画推进到现代绘画领域中来。从这一方面看,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创作又呈现出非常重要的图像学意义和绘画新文本的意义。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创作引发出毛主席诗意画经典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带动了我国传统诗意画的剧烈转型,这也是傅抱石创作毛主席诗意画的一个重要突破。傅抱石在毛主席诗意画中所呈现出来的音乐性、节奏性、现代美感意识、现代情感空间、梦幻意识以及精神性、思想性的内容确实为我国传统诗意画输入了现代绘画的思想观念和现代绘画理念,他的这一绘画实践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文本意义。傅抱石充分利用它所掌握的精湛的传统文化知识、传统绘画技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悉和感受进行毛主席诗意画的创作,充分发挥出中国画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实服务的绘画功能,为中国画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和现代内容,这对于改变中国画在现代所处的不利处境和地位,亦做出了有力的拨转。在西方绘画观念和绘画技法强烈;中击中国画、民族虚无主义泛滥的时代,傅抱石的这一绘画创作实践同他其他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一起共同起到了维护中国画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大幅度带动“新金陵画派”的崛起,成为2。世纪后期中国画发展的划时代变化的里程碑之一,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画绘画创作实践,从这一方面来看,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不愧为一代宗师巨匠,引领了时代的风潮。

(责任编辑:牧凤)

猜你喜欢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美人如画
傅抱石“养”画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傅抱石“养”画
傅抱石的“恐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