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兵
《童年的水墨画》原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现在选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这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对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难度不小。这样的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受到文中的趣、体会出诗歌的美呢?我的教学分如下几个板块进行,学生在课堂上玩得很开心!
序曲:认识水墨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立即出示两幅图:一幅中国的水墨画,一幅西洋的油画。让学生猜一猜哪一幅是水墨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两幅画有什么区别。从色彩上看,水墨画只有黑、白、灰等颜色,油画则五颜六色、无比鲜亮;从构图上看,水墨画画面简洁,空白很多,油画则满满当当;从技法上看,水墨画简单几笔便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让我们觉得“很像”,油画则反复涂抹,表现出事物的外形,让我们觉得“逼真”。这个时候,大多学生喜欢的是油画,美呀!像照片呀!
不急,咱们来听一个故事,让学生懂一点水墨画。话说一位收藏家来到一古玩店,见到一幅中国画,十分惊喜,询问店家画值几何。店家开价500两银子。收藏家说:“此画给我留着,我出价2000两。我现在就回家取钱。”店家大感意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买家,不还价,反而主动加价!担心此桩生意黄了,赶紧仔细检查画作,一看不打紧,还真发现了问题:画面上少了一样东西!此画画的是一人牵一毛驴在深山里行走,人已过独木桥,但毛驴害怕,不敢过,于是人往前拽,驴往后挣,形成僵局。店家发现:在人和毛驴之间,居然没有绳子!店家暗自庆幸:这画家真是一大老粗!幸好我仔细检查了一遍,不然被买家发现可就完了!于是,拿来笔墨,在人和毛驴之间,加了一条直直的绳子!哈哈!大功告成!收藏家携银子如期而至,展卷细观,愤而告曰:“店家,我不买了!”店家急了:“为何?”收藏家说:“这已不是先前那幅画!”店家辩解:“千真万确就是那幅画!”收藏家说:“此画多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一根绳子!”“啊?”店家瘫在了椅子上。
我问学生:为什么多了一根绳子,收藏家就不买这幅画了?学生恍然大悟:这根绳子破坏了人们的想象!画家没有画出绳子,却能够让人们通过人的动作、毛驴的姿势感觉到这根绳子的存在,这才是最高明的画家!目的达到,我调侃说:“这根绳子真值钱哪!2000两银子呢!”学生大笑。接下来,总结水墨画的特点,水到渠成: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具有清新淡雅、气韵生动、意境悠远、富有想象等特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一板块:朗读课文
朗读分为三个层次: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画面和味道,读出秘密和诀窍。
第一个层次,要关注停顿和韵脚。第一首诗我朗读示范,第二首、第三首则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努力做到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出
节奏。
第二个层次,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1.默读诗歌,展开想象,在每首小诗的题目后面加一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童年。
第一个活动既是对诗歌描绘画面的想象还原,也是对每首小诗主要内容的概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入思维训练。比如,我们可以将三首小诗的题目依次改为: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采菇。学生一般想到的是溪边钓鱼、江上游泳、林中玩耍等,但是,“钓鱼”没有“垂钓”富有诗意,比如胡令能的古诗《小儿垂钓》,就不能改为《小儿钓鱼》,“垂钓”还能写出钓者的认真和投入;“戏水”比“游泳”涵盖的范围更广,且更能表现出小朋友们顽皮、可爱的样子;“玩耍”太一般,指向太模糊,“采菇”则很准确地概括出了小朋友们的活动。
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诗人笔下童年的特点。学生和诗歌亲密接触多次后,就能感受到这样的童年生活是无比快乐的、是自由自在的、是无忧无虑的、是让人向往的……是现在的孩子们享受不到的。对比自己的童年,已被各种各样的作业、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考级、比赛占满了。他们无比羡慕诗中的美好生活。当他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走进诗歌,朗读就更有味道了。
第三个层次,安排了这样一个话题:你有没有觉得哪个词语好特别或者觉得哪个句子好奇怪?也可以让学生在诗歌中找一找詩人省掉的那根“绳子”。诗中特别的词语、奇怪的句子,便是诗歌独特语言的体现,抓住这些跟我们平时表达习惯不一样的词句来理解,就能很好地破译这首诗歌。比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找“绳子”,是学生最爱干的活儿,他们觉得像捉迷藏一样好玩。第一首诗里的“绳子”便是鱼被钓上来了,第二首诗里的“绳子”是一个调皮蛋潜水逃避攻击或者发动袭击,第三首诗里的“绳子”是一个小伙伴发现了惊喜。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非常含蓄地表现出来,需要我们动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去还原,去感受童年的无限乐趣。同时,也隐约感受到了诗歌
的语言与我们平时接触的语言的
不同。
第二板块:创作课文
我将原诗中的《街头》拿出来,去掉其中三个特别有表现力的动词,请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思考:作者会用一个什么样的动词呢?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 )动,
嘴角( )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 )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学生的思维火花再次被点燃,一次次思考、一次次尝试,乐此
不疲,直到找到合适的三个动词
为止。
第三板块:改写课文
所谓改写课文,就是将每首小诗最后两行改写成一段短文。每首小诗的最后两行就是隐藏着“绳子”的地方,怎样把凝练的诗歌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散文语言,对学生又是一个挑战。这等于是要学生先将诗歌转换成画面,再将画面转化为文字。学生如果觉得困难,我们可以拿出一首小诗进行示范,比如第一首改写——
“哥,鱼咬钩啦!”
“嘘!别喊!”
浮子忽上忽下,突然沉下去了!水生使劲把钓竿一扯!钓竿猛地一抖!哈哈!鱼上钩啦!鱼儿还在水里拼命挣扎,钓竿被拉成了一张弯弓!
终于,一条半尺来长的鲫鱼被拉出了水面,掉在岸边的草地上,不服气地蹦着跳着。
“啊!哥,好大的一条鱼!我抓不住它!”
那只红蜻蜓,早飞得无影无踪啦!
第二首改写——
“看炮!——”一阵水花喷向水生。
“咦?水生人呢?怎么不见了?”
“水生!水生!”
“完了,水生不会沉到水里去了吧?”
“啊!谁在戳我的屁股?”
“哗——” 一个脑袋在双喜身边露了出来:
“嘻嘻,我在这儿呢!”
第三首改写——
“喂!快来看呀!好大的一朵蘑菇!”松树上的雨珠纷纷坠落。
“哪里哪里?”大家迅速聚拢过来。
“呶!”大家顺着燕子的手指看过去,真是一朵大蘑菇!
“燕子,小心点,别把蘑菇弄坏了!”
“知道了,你们也都小心点,别滑到了!”
不多久,大家的小箩筐就装满啦!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歌声在林间荡漾。
学生写完后,我们可以和诗歌再比较比较,发现“绳子”被我们添上了,少了想象的空间。所以,诗歌有诗歌的独特魅力。
第四板块:背诵课文
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下来。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深圳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