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华
摘 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提高当地国有企业融资能力以及加强融资监管成为广西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尽管当地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广西国有企业融资依然面临一些困境,本文分析了广西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并对国有企业融资及监管方面提出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环境;融资监管;现状
一、广西国有企业经济地位及融资现状
国有企业为广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广西全区国资委系统223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32,424.77亿元,同比增长11.21%;實现营业收入7,442.85亿元,同比增长14.55%;利润总额297.80亿元,同比增长31.13%;应交税费295.24亿元,同比增长15.15%,充分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一)广西融资环境分析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尤其是经济环境的日益宽松,使得更多的国有企业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
1、经济环境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和西南地区出海出边大通道,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四维支撑、四沿联动”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的转变。
2、政策与法律环境
广西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适用自身实际情况的法规,完善了自身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广西政府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本地投资和外部投资。
3、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效率和融资方式。2019年1月,人民银行等13部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提出广西将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广西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之一,在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贯彻落实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方针政策,实现金融结构趋于多样化。
(二)广西国有企业融资概况
1、广西国有企业股权融资
企业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包括首发(IPO)、增发、配股等。2015年至2018年期间广西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分别为337.68亿元、174.34亿元、10.97亿元和108.72亿元,这与当时国内经济市场行情相关。四年期间,广西仅5家企业首发上市,其中2015年3家企业首发上市。期间共发生29次增发方式的股权融资。
2、广西国有企业债权融资
广西国有企业近四年来采用债券方式融资,涉及的融资方式包括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同业存单(银行)、一般中期票据、ABS等。从融资规模来看,近年来广西国有企业采用债券融资的规模在逐渐增长,2015年广西国有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为982.44亿元,2018年已达到2,186.28亿元。2015年广西国有企业共发行140只债券,2018年广西国有企业共发行680只债券。
二、央企及其他地区国有企业融资情况
(一)中央企业经营状况
2018年前三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有17家企业收入增幅超过20%,43家企业收入增幅超过10%;实现利润8,877.9亿元,同比增长23%,有37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58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累计上交税费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47家企业上交税费增速超过10%。
(二)中央企业融资状况
1、股权融资分析
未来几年将迎来央企上市的又一轮高潮,同时,随着国务院国资委明确2020年前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再降2个百分点,央企降杠杆攻坚战已全面打响。央企降杠杆将多举措管控债务风险,推进债转股和扩大股权融资成为工作重心。综合来看,股权融资将成为未来几年央企融资的重要方式。
(1)IPO融资
IPO融资是央企整体上市的主流方式之一。近5年央企IPO募资情况存在大幅波动,2015年达到高峰201.7亿元。在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上市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几年央企及旗下企业的IPO募资总额将大幅度增加。行业是影响央企IPO融资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央企上市的重要参考因素。整体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资本市场服务以及保险业是央企上市最受欢迎的三大行业。
(2)增发
近5年央企通过增发方式融资总额同样存在大幅波动情况,这一方面受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影响,另一方面也由市场行情决定。据统计,资本市场服务,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央企上市公司增发最为普遍的前三大行业。
2、债券融资分析
近5年,央企平均各类债券总发行规模为59,065.21亿元,这表明债券融资已经成为央企直接融资的重要构成,其中政策银行债、超短期融资债券以及一般中期票据是最受欢迎的3类债券品种,合计占据近年各类债券发行规模的75%以上。
(三)地方国有企业融资状况
1、债券融资分析
广西国有企业最近5年债券融资总额增长率位居全国第20位,处于中下游水平。这表明广西国有企业债券融资具备一定的后发潜力。债券融资可以吸引全国其他省域内的资金乃至国际资本,为当地的国有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助力省域经济发展。
2、股权融资分析
(1)IPO融资
近5年各地国有企业IPO募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募集资金最高的是上海(募集资金总额321.00亿元),募集资金最低的是海南(仅有23.02亿元)。各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来看,资本市场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以及新闻和出版业是最受欢迎的三大行业。
(2)增发
各地方国有企业增发融资额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北京地方国企增发融资额最高,为1,556.94亿元;贵州地方国企增发融资额最低,仅为12.84亿元。这同样反映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资本市场服务是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增发最为普遍的前三大行业。
三、广西国有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虽然广西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存在差距。主要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西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当前,广西国有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额和内部融资额都较少。由于广西当地国有企业业绩水平普遍不突出,且未能有效整合,而IPO审核门槛较高,截至2019年9月30日,广西地区当地上市公司共有38家,其中国有上市公司仅有16家,导致当地国有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此外广西集中汽车、机械、铝业、化工、糖业、冶金及有色金属产业、消费品轻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工业企业,其经营效益普遍偏低,导致企业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不足,从而无法有效进行内部融资。
(二)广西国有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广西国有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表现在传统工业企业中,传统工业企业通常不同地面临着资金、行业发展、经营等方面的压力和困难,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而这些企业很难进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类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渠道单一。单一的债权融资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国有企业受到存贷利息差政策下较高的贷款利息率的影响,广西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被加大。
四、广西国有企业融资及监管方面建议
广西在降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道路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探索多方面有效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广西国有企业可积极转变思维,从拓宽融资渠道入手,对存量资产进行有效的盘活,同时,引进新型灵活的融资手段,增强融资担保能力。尝试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通过股权融资可以有效的扩充企业自有资金,进一步提升企业后续再融资的能力,满足未来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的需要。
同时,广西国有企业应合理优化长、中、短期融资在自身融资业务中的配比,在保证企业资金链充足的前提下,努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还应该注意融资和投资同步结合,控制资金使用节奏,避免融资和投资强度不匹配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稳定对传统产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产业杠杆率
广西相关政府部门可在围绕广西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基础上,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广泛开展银团贷款及吸引区外资金等方式增加信贷规模。同时,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广西汽车、机械、铝业、化工、糖业、冶金及有色金属产业、消费品轻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对冶金、有色金属等严格控制行业中技术水平领先、比较优势明显、国家及广西允许布局建设生产的企业,积极予以信贷支持。
(三)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科技金融
通过积极建立广西国有企业“绿色清单”,广西地区可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引导资金等要素资源向节能、减排、降耗、再利用等环保产业以及战略新兴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聚集。同时建议广西搭建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银行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发掘潜力客户、加强信贷风险防控提供信息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市场主体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
1、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广西应推动发展前景好、行业领军的优质国有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并优先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成长中小型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资源,实现通过增发、配股以及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再融资。
2、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广西地区可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债券品种,支持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完善债券融资扶持补贴办法,将新型债券融资纳入扶持补贴范围,切实降低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债券融资积极性。
3、推动股权投资基金發展
广西相关政府部门可制定包括税收减免、行政审批、补贴奖励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在内的股权及创业风险投资扶持办法。促进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发展。加快已有引导基金运作步伐,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及退出机制,扶持广西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广西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宏观审慎风险预警及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各类风险调控预警机制。加强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非银行支付机构、地方非金融机构及交叉性金融工具等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持续重点监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分析框架,建立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非现场监管一体化格局,建立大额和可疑交易资金检测系统,对可疑资金的转移进行跟踪监测。
五、结语
广西经济中传统产业仍占据极高比例,普遍面临着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的成本较高、未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等问题。广西在降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道路上,应探索多方面有效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稳定对传统产业的信贷投放,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养多层次资本市场等。
针对融资风险的监管,一方面,广西当地监管层要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从方式、内容、时间及进程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风控,协调债券市场行业间监管,并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