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克忍 崔健
摘 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练习此项目的人数约达数百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高校大学生对此涉猎也寥寥无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柔力球运动开设的目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旨在增强高校大学生的体质,间接帮助缓解大学生的身心疲劳,对开设柔力球课程的可行性探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柔力球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54-01
柔力球又叫作太极白龙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晋中的白榕教授发明,这项运动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此项运动可以说是中西结合的产物——由中国的传统武术和太极拳柔韧性的特点与西方的网球和网球拍这种实物结合为一体。柔力球运动的出现,它的打法展现出来中国传统体育的魅力和当代竞技体育的特色,它是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的功能的创新性的一项传统运动。随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高校课程的日益丰富,大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有很多的运动内容供学生选择,但是当前高校设立的选修课中,大多数课程的设立供学生们选择的课程太少,致使学生们对上选项课的积极性不高。开展柔力球项目课程有利于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与此同时又能刺激大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已经是未来高校开展新课程的必然趋势。
1高校开展柔力球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1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变差体质逐渐下降,而柔力球项目就打破了年龄的界限,是一项老少皆宜的项目,高校开设柔力球选项课,可以使大学生变得更加强壮、匀称的体形,太极一样圆滑柔和,使大学生拥有更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的创新冲动,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1.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学练,使自身的心理、生理和运动状态等方面有更好的自我了解和改进。让学生能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进而使学生的体质状况得到改良。柔力球虽然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但是它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内在地起到净化一个人的思想的功能,使学生心理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让大学生感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从内心上接受体育,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从本质上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心态,让他们从寝室走出来,走进操场进行锻炼,真正做到“走出来,走进去”。
1.3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发展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体育锻炼把这种积极的精神态度带到日常学习中,身体得到锻炼,学习也会更上一层楼。学习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和身体去支撑,通过课程的学习把身体锻炼好,有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积极的态度,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2柔力球在高校开展的基本现状
2.1安徽省高校开设柔力球课程的情况剖析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柔力球课程在安徽省的部分高校是有开设的,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没有开展起来,这可能跟普及推广宣传没有到位以及没有更成熟的一整套教学体系有关。柔力球的内容有套路和基础动作,竞技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几乎没有,从所了解到的情况中得知,滁州学院开设柔力球课程约有十年之久,安徽师范大学开设柔力球课程也有不少年了,现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套路为主,例如像A类的《飞龙一套》《飞龙二套》《花季雨季》、太极柔力球16式这些简单的套路组合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都是简单的套路,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基本技术和简单套路的学练,培养学生认真对待事物的态度,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2.2高校开展柔力球课程理论研究现状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李小斌、白榕等编写的第一篇有关柔力球内容的文章,至今相关的文章共150篇左右,大部分罗列到的理论研究有几个方面:①关于渊源发展史的研究、②关于文化内涵的研究、③关于功能的研究、④关于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研究、⑤关于高校教学的研究。其中直接涉及推广内容的理论研究却寥寥无几。张宏伟老师对柔力球项目的教学实践,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柔力球运动中获利,并且以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为前提进行了对柔力球走进大学课程的可行性剖析。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柔力球运动练习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这样就间接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情得到很好的放松,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从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考虑,有开设柔力球课程的必要性。
3.1.2柔力球运动拥有好多体育项目的优点,它的接球方式是缓冲接球,在目前我所见到过的球类当中第一次碰到,先是缓冲接球然后再蓄力将球绕弧形的方向抛出,此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和当代竞技运动的特征,它是一种具有健身、娱乐、休闲功能的创造性运动,并且遵循高等学校体育课的标准。
3.2建議
3.2.1加强对柔力球的宣传力度,从网络、媒体、电视等媒介进行宣传,将这项运动的好处带给大家,鼓励大学生经常进行练习,并且教师也要参与到其中起到积极带头作用。
3.2.2希望相关省市等职能部门单位能够更加重视和支持此项运动的开展和推广,多举办一些大型的赛事和活动,提高柔力球运动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陈丹.高校柔力球运动的推广历程与发展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体育学院,2014.
[2]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55-856.
[3]李恩荆.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选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401-406.
[4]宋盛庆.柔力球在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5):16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