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019-09-10 14:11:14齐菊
锦绣·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信息技术

齐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和优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伴随着大量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则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协作学习的相关概念进行剖析,结合学生协作学习的重要价值,探讨整合背景下开展协作学习的实际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协作学习能力

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Qi Ju

(Yinchuan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Ningxia 750021)

Abstract:with the wid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untry,teacher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have improved and optimized their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high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ll walks of life has been affec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 certain extent.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multimedia teaching,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have gradually changed.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it is 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student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and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integration.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curriculum integration;collaborative learning ability

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信息化与多元化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系统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参与感,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有效提升学生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协作学习模式得到了更多教师的关注和肯定。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大胆的展示自我,并且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想要更好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教师首先就要明确的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1.信息技術与课程整合下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

课程整合意味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更加开放而客观地视角去审视已有的教学资源,其整合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包含了不同教学思维的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是,课程整合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的教学工作获得最大限度的受益。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将课程整合视为对教育体系内不同资源的整体协调,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相互的渗透。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意味着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技术,充分的借助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以此开展的教学设计。

1.2学生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协作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小组或团队的方式,自行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且结合自身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分析的新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和同组内的其他学生甚至其他小组的成员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在参与感提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自信心。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能为教师教学思路的进步起到巨大的帮助。而从学生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说,协作学习能力已经是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必定需求。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协作学习的重要价值

2.1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变自身认知的过程,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身抽象思维能力的显著进步。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工作可以实现的,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在旧的认知上建立新的认知,激发学生认知能力的推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实现稳定的提升。而协作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外界思维,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思维弥补自身思维存在的不足,也可以结合他人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拓展自身的思维方向。

2.2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学生不仅没有一个提升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空间,也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在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给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在讨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个性化意识。与此同时,协作学习模式下的学生都可以对共同的学习任务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样学生也能更加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以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他人的建议。这样学生就能在提升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团队合作意识的增长。

2.3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及认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让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威严让很多学生对教师抱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管理力度,但也阻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高效沟通。而协作学习让学生和教师出于同等的地位,这不仅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的协作学习教学策略

3.1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的创设时开展协作学习教学的重要前提,这也是每个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更加科学且人性化的教学氛围,不能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变得更加高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从情感角度出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完善的协作学习环境,从而方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可以对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起到显著地帮助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收集并筛选出更多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进而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意义上较为简单枯燥的知识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高涨。

3.2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合作能力

开展协作学习需要更加合理的分组方式,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方式选择。首先,教师也可以利用最简单也最容易实现的同桌式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协作学习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心。然后让同桌内部对教师的教学课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在遇到分歧时就可以与其他的小组展开交流。这种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实现知识细节的高效学习。例如在背诵一些知识点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同桌的形式来进行互相纠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自由组合或教师分配的方式,让学生组合成三人小组,利用三人小组完成对复杂问题的探讨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习。三人小组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形成相互监督的学习场景。在一名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时,必须由另外两名学生来负责证明,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学生逃避学习任务。除此之外,三个人可以更加高效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当三个人都对一个问题抱有疑惑时才能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3.3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是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情况给出的综合性考评。其作用一方面是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则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实施路径。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生自评、组内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提升评价的实质作用。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也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更加有效地将其改善,最终实现學习能力的稳定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玉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60-161.

[2]谢忠新,卫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2):56-60.

[3]杨燕华,沙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智库时代,2019(16):255+257.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