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文
摘 要:微课,是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學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逐渐离我们越来越近。微课作为数字时代的一新型课程表现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以及交互性强等特点,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层次融合,实现优质教育环境的创建,从而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学生参与微课录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总感觉到数学这门学科学起来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的培养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做到以学养趣、以趣促学。由此老师要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此微课。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这一课,我首先把我校每周一全校师生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注目着国旗冉冉升起的场面,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然后我提出两个问题:①我们学校的旗杆有多高?②如何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这时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相互猜测着这两个问题。接着我把提前准备的三个学习兴趣小组用不同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的视频依次播放给学生。第一兴趣小组中6位同学,他们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原理测旗杆的高度。一位学生手持小镜子,两名学生拿着卷尺,一名学生负责记录数据,最后两名学生负责录像。第二兴趣小组的6名学生,他们利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来测量旗杆的高度。第三兴趣小组利用标杆测量旗杆的高度。因为本节课的微课视频都是本班学生参与录制,所以每位学生都很认真的观看视频,并把每种测旗杆的原理及相应数据记录下来,仔细计算旗杆的高度。由此学生参与微课录制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 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微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体系的习惯与能力。
初中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对每一个章节的学习我们都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不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他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就容易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学会归纳总结能够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并从中找到、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效果。比如:我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点四边形》这一节制作成微课,分别从设置了几个问题证明并归纳如下:①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④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⑤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⑦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⑧对角线即相等又垂直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通过微课的演示,学生对于中点四边形的概念及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只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性质,居然与矩形、菱形的对角线特性没有发生混淆,效果出人意料。
二、微课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1.微课改变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无非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做出讲解,学生再通过大量习题练习掌握知识点,这种应试教学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利用微课教学,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这种教学中,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微课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数学中很多知识点的逻辑性比较复杂,在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教师往往要经过多次讲解和大量习题练习才能掌握,效率低下不说,学生掌握得也不够扎实。利用微课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将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对于一些特别难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进行自主探究,从而真正掌握知识点,并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微课教学,学生不仅能充分掌握重点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微课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备课。
以往教师的备课太过于形式化,很多备课都是以以往的经验作为标准,以至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备案经久不换。而微课教学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之前将本课程需要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并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这种备课形式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就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也能通过微课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将重难点知识展示出来,课堂的组织是否合理,自己组织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从而让教师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科技的发展引领教学方式不断更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它短小精悍、设计巧妙,将它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获得自信心。同时微课能够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业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