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琴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相较于传统教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等都将实现新一轮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进步,肩负起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成长与未来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投入轰轰烈烈的背景下发挥其最大功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小学阅读教学在交互式的学习模式下更加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中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作为母语教育最重要部分的文学作品,更是学生的精神家园。阅读可以滋养心灵,它以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人文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来说,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实施建议: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和模式化、集体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思考及阅读体验,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另外,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总目标增加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阅读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教师应改变封闭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形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求异思维。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以对人的发展,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实现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转变,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知识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与互动,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文化魅力,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1.运用情景驱动策略,展开深度体验
文本的学习和运用不仅需要对字词句段篇本身的含义进行理解,还需要对文字的表达方式及应用场景进行深度认知。阅读教学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其中的“情境驱动”是指教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从文本出发,根据学生的学情,营造出符合文本特点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素材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行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中,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源等为学生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许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文本内容,学生虽能读懂,但很难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人物情感或文章中的情景。这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演示功能,呈现不合常理的、不确定的问题或事件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走进情境,去深度理解人物的情感,或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的各种可能性,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一种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积奋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情境展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因果关系和运动规律,并进行独立思考和意见发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情境中的信息资源、技术工具来探究和发现知识,通过观察、应用以及问题解决,促进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感官参与策略,激发深度认识
心理学研宄表明,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能加深大脑的印象,可以使更多信息在大脑中留下回忆的线索,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内容特点的融合,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给学生呈现一个虚拟与真实有机结合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
3.运用课堂翻转策略,提高多维能力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结构完全颠覆,并引发了师生角色、课程模式等一系列变革。学生以此掌握学习的决定权,可在课内的宝贵时间内进行问题的解决,而教师不再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具体讲授知识。翻转课堂与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混合式学习在含义上有重叠之处,但其学习方式更具灵活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引入阅读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目标单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底的现状。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在备课时把大量精力置于课中教学环节设计,以教师的“教”来产生学生的“学”。当课堂翻转后,学生的“学”更多发生在课前,他们会提前根据老师在线发布的导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保证基础内容过关,再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独立探宄学习,引发质疑,就文本相关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就某一篇课文进行精心的准备,搜集资料,分析课文,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可以借助学生平板电脑安排相对较基础的朗读检测、字词过关,也可以制作微视频,让学生提前对文本进行自主赏析。教师还可通过平板终端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诊断评估,并在课前收集学生提出的质疑,以此来调整课堂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预习不会流于形式,而是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4.结束语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观念。在即將到来的高度信息化和深度全球化的时代,众多教师试图摆脱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制度框架,转向一个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因材施教式的教育。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的美好梦想,而信息技术正是为这一梦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胜.有你相伴,精彩无限——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36):156- 156.
[2]刘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5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