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英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而将教材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重要途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朋友家庭的感情以及对法治知识的了解,基于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以及他们在社会上越来越重的地位,学校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基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中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学习。
关键词:四个联系;健康生活;道德与法治
引言: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需要从小给予他们相当多的关心与呵护,而这种爱护并不是一味的溺爱与纵容。七年级学生正是由家庭向社会过度的阶段,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毕竟社会是鱼龙混杂的大环境,学生需要在提升自我处世技能的基础上看待社会上的莺莺燕燕,在保证自我不触犯道德底线与法治条律的前提下有能力进行自我保护。本文对当今社会现状进行深刻研究和分析,将“四联”,即联系教材、生活、社会、生命,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与统一,为培养学生更好的生活素养提供理论基础。
一、构建“四联”模式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做到联系教材、社会、生活以及生命,对学生进行健康生活知识的讲解。健康生活是学生六大发展核心素养之一,首先让学生明确健康生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学校教育规定七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符合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开设标准,契合学生学习道德法治知识的基本现实要求。“四联”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观念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深化学生道德法治观念
道德與法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对我国法律条文的设置有哪些禁区做一个基本的了解,以至于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遇见相关事件时自己能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讲的内容都是基于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并没有深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应该具有现实性与实践性,能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套用。初中教师将“四联”合理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授中,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有助于全面深化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制知识,提升学生知识素养以及社会生活能力[1]。
二、构建“四联”模式的具体措施——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一)联系教材,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材是教师课程讲授的重要武器,高质量的备课情况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要培养七年级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必须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比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中教材的编写主要立足于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控制,使学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讲授本章时应对学生进行情感表达与管理的引导,提升学生情感素养。
(二)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离开生活的教育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因此,教师在进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完美融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在集体中成长》、《悄悄变化的我》等章节均是以生活实际为案例进行课本编排,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并插入实际事例进行知识的了解与剖析,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到共鸣之处,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2]。
(三)联系社会,全面教学
如果说生活是菜市场,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大城市的菜市场,其中不乏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社会能让我们快速成长,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应联系社会现状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一些社会现实,有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成熟与发展,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保持健康的思想素养。
(四)联系生命,培养学生价值取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初中生讲述基本的生活常识、道德与法律知识以及健康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知识保障。生命健康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升华到生命健康的层面,是对初中生学习健康生活知识提出的基本要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一章中明确要求学生对生命进行自我思考,教师在讲授本章节时务必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重要性进行深刻思考,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三、结束语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将“四联”融合课本,对学生进行健康生活素养知识的教育。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林水火. 构建“四联”模式,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9(10).
[2]朱文余. 关注核心素养 打造魅力课堂——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教学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2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