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暴乱分子在街头、机场、地铁、商场等公共场合肇事的事件让很多人为之震惊而愤慨。那些人,即使用口罩、防护镜、帽子等道具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也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很多人还是在校大學生。更令人心寒的是,从一组组新闻照片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年幼的小孩子甚至被乱港份子作为工具,身上挂满反动标语,走在示威的队伍中。
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不该单方面谴责或者指责这些“无知”的年轻人和大学生,而应该从香港的教育上寻找原因。
前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就有表示:目前香港的“通识教育”已经被反对势力绑架。
香港通识教育包括个人与人际关系、香港、中国、全球化等六个部分,据悉只有课纲,没有明确的教学范围,教学内容也都是根据社会时事而设定,甚至没有教材送审制度,连参与编撰教材的部分人士都具有明显的错误思想倾向。至于教材提供的资料不仅落后、描述模糊,在多个有关中国历史与社会问题上还有着诱导性的“负面解读”。
试想,连教材都如此有误,老师们又怎么能够给孩子们传递正确的教育呢?如果再遇到个别有激进的个性老师,那么处于未成年的学生们就很容易被“带偏”。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就是在教材与教师的双面“蛊惑”中,逐步误入了错误的人生道路。久而久之,势必导致与祖国母亲离心离德的现象。
据悉,日常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在香港并没有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对于香港曾经遭受的战乱、殖民等屈辱,香港人民的抗争历史,也在被逐渐淡化,更没有对中国抗战历程的艰苦进行详细描述。
相比香港青少年儿童贫乏的“爱国教育”窘境,我们内地的孩子则大不一样。
我们会让“爱国”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本能。历史课上,我们的老师会带领孩子抚摸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年轮,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语文课上,老师会和孩子们分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雅风骨;地理课上,老师会向孩子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思想品德课上,我们的老师更是会骄傲地告诉孩子们:“有国才有家”的这一基本道理。
和香港的年轻学子们一样,我们内地的孩子们也都成长于和平年代。为了让他们切身体验我们国家现在所处的和平来之不易;为了让他们切实感悟和平与未来的发展关系;为了让祖国母亲曾经遭受的创伤不被遗忘,当下我们有很多学校,还是校长亲自上阵,带领孩子们走进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游学,也有定期举办纪念先烈,为烈士英雄扫墓等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可见,爱国教育不能空谈.还得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去深入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祖国的苦难与坚强,才能让爱国之情顺然萌发,才能在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爱国之情,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我们的家园。
《孩子》在此向社会呼吁,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亦或是社会/媒体教育,都应该让“爱国教育”成为中国每一寸土地上的共识,要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爱我们的祖国,是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