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讲述
作为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胡小燕的登场不仅是庞大农民工群体的集体呼声,更是时代命运与农民工境况的交相呼应。
胡小燕的手机里保留着一条短信,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会翻出来看看。那是一名农民工发给她的“感谢信”,因为胡小燕的帮助他顺利拿到了6万元赔偿款,对方在短信里反复感谢她的全力帮助。
在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胡小燕的手机常常塞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求助电话和短信,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恶意欠薪,其次是难与工厂签署劳动合同的问题。为了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她利用春节假期去工厂调研,和工人们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2008年至2012年,在胡小燕履职的5年时间里,她一共提交了20项建议,从欠薪入罪到留守儿童教育,从医保转移到住房福利,从技能培训到工伤赔付,从子女就近入学到拓宽农民工参政议政渠道,每一项都是农民工关心且亟须解决的问题。
如今,已经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的胡小燕,仍清晰记得十多年前的那次会议。2008年,胡小燕首次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她提出了优化农民工生活和技能环境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边听一边记录,并向她询问了一些基本生活问题。当问及工资待遇时,她老老实实地回答:“现在有3000多元。”(注:2007年全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最后,温家宝告诉她说:“你提了这么多好建议,你的梦想会实现的。”
梦想照进现实或许并不难。她在2010年提出的“恶意欠薪入刑”建议已经在2011年2月正式列入《刑法修正案(八)》,罪名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對此她说:“我很欣慰,提的每一个建议现在都在逐步完善落实。”
2012年3月,胡小燕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上,虽然没有她的名字了,但是,农民工代表的数量已经从3人增加至31人。4年前,胡小燕和来自上海的朱雪芹、重庆的康厚明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们是第一批农民工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身上肩负着的是2亿多名农民工的重托。
2007年,在胡小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前一年,中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26亿人。常年游走于城乡之间的大批农民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日渐引起大众的注意。当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明确表态,“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应高于上一届”。全国人大在对“农民工是否产生人大代表”讨论后,最终将“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写进了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草案里。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农民工代表数量已经增至45人,他们正在为身后近3亿的农民工发出更响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