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德群 彭乃勇 易凡
摘要:配电线路是电力装备系统的重要构成,其在保证用户用电安全性、推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温度是影响配电线路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加强线路运行温度的检测,保证相关调整方案拟定的针对性、实施的有效性。现如今,传统测温仪器在应用过程暴露出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配电线路设备测温装置。
关键词:配电线路;设备测温装置;方案构成;设计与研究
电能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导线的热容量对配电的最高标准形成直接影响。故而,为保证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加强温度测量具有很大现实意义,而测温装置在设备温度测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弥补传统测温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测温装置[1]。实践证明,该种新型测温装置能实时、全面、及时、精确的检测出配电线路中是否存在故障,进而推行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保证配电线路运行的安稳性、高效性。
1传统配电线路的测温装置概述
以往,配电线路采用的传统测温装置主要由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蓄电池及电路断口控制器与相应的网络信息模块等构成。以导线为媒介远距离传导电力资源,进而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电能,保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优良的运行状态中。为测量导线设施的温度,采用了接触式测温技术,该技术建设了电流互感器与配电线路两者的交接关系,通过供应电能的形式测量导线在现实运转过程中的现实温度,以环境温度、导线自体温度与线火温
度等较为常见[2].传统输配线装置尽管能较好的实现对线路温度的实时监测,但相关设备外壳采用不锈钢制作,故而在采集测温数据过程中,设备自体外壳若被腐蚀,就会导致加电场对相关信号形成较大干扰,进而影响测温数据的精确度。
2新型配电线路设备测温装置
2.1总体方案
①传感器模块:选择无线无源,传输无需通过传输线;无需单独使用供电电源;②天线:选用增益探测天线,具有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能够抗干扰接受信号、收发信号效果好等特征;③处理模块:选择单片机,其特征以集成电路芯片,小封装,占用空间小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模块化等为主。
2.2选择无线无源技术传感器
因为测量环境易发生高温且处于电场环境中,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特征发现其不符合要求。而声表面波传感器,将温度和频率之间建设了对应关系,内部无任何的电子晶体管,适用于强电场作用下的工作环境中,测温范围较广,(-20°C~+150°C)
2.3选择单片机类型
应遵照内存范围≥8kB、时钟频率高的原则。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种:方案①——51:内存为128B-1kB,最高时钟频率为12MHZ,经整体分析后,发现其内存不满足设计,时钟频率相对较低;方案②——STM32:内存为8k-512K,最高时钟频率为72MHZ,内存与时钟频率均符合要求。
2.4选择STM32单片机具体型号
STM32单片机的性能有引脚、内存、封装结构等,整体分析后拟定选用规格为:引脚数64个、内存容量256KB、封装结构为LQFP的STM32单片机。经资料比对,决定选择型号为STM32F103RCT的单片机[3]。
2.5设定最佳方案
经系统分析及评估后,最后设定了实现目标的最终方案,见图2:
3优化配电线路设备测温装置实施效果的措施
3.1制作SAW声表面波传感器
在实验室内,检测SAW声表面波传感器测温范畴,具体将传感器置于温度调节器上,调节温度,测试传感器的正常频次,传感器测温正常率=(正常测温次数/测温总次数)×100%。从-20-150°C每隔15°C进行数次测量,发现当温度在-20℃~145℃区间取值时,传感器测温正常率均为100%,温度为160℃、175℃、190℃时,对应的传感器测温正常率依次为83%、80%、85%。对数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45℃~160℃之間测温不稳定性,继而拟定对145℃~160℃每隔1℃进行数次检测,发现温度在145℃~152℃区间内,传感器测温正常率均为100%,153℃、154℃、155℃……160℃感器测温正常率依次为86%、80%、92%、83%、82%、76%、84%、87%。综合分析后,发现152°C后温度测试开始不稳定,但是目标为-20℃~150℃测温正常,由此可以得出测温范畴是-20℃~150℃。
3.2增益探测天线制作
增益探测天线外观及参数见图4.
在强电场密闭柜体内进行天线信号的接收测试,每次试验次数100次,分为10组,发现1、2、3……10组对应的接收次数依次为100次、99次、100次、100次、98次、100次、100次、100次、100次、100次,对应的成功率依次为100%、99%、100%、100%、98%、100%、100%、100%、100%、100%。综合分析后,发现信号接收成功率达到99.7%,这提示该阶段目标实现[4]。
3.3单片机处理模块制作
在实验室内进行距离连接测试,利用(成功连接次数/总测试次数)×100%呈现出来,当检测距离为0.5m、1.0m、1.5m、2.0m……7.0m时,对应的连接成功率依次为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5%、97%。对以上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后,发现在0~5m数据传输能够达到100%。
3.4整机组装调试
在实验室中完成设备设施组装工作以后,对整机测温时间进行检测,共计获得100组数据,并采用测温直图进行分析(见图5)
对直方图进行分析,发现图形对称分布,中间有一顶峰,左右两边逐渐降低,近似对称,是正常形直方图。
结合测温时间区间分布情况,经计算发现[5]:
公差中心:
测温时间平均值:
由此可见,测温时间的公差中心与平均值基本吻合。
标准偏差:
过程能力:由此可见,过程能力1.67>≥1.33,等级I级,过程能力充分,可以判定新设备测温时间9.498min处于稳定状态,根据多组测试结果,新型测温装置测温所需时间小于目标值10min。
3.5应用效果
在设备日常巡检中,配电线路设备测温装置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测温仪器之一,每次检修作业中,主要通过检测温度的形式去判断设备运行状况与技术状态,降低设备事故发生的风险,保证配电线路运输的安全性,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经济增长使社会用电量持续增加,用电量与用电负荷同步增加,配电线路是传送电能的主要媒介,其所处运行环境日益复杂化,若出现故障,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形成不良影响,影响用户用电过程。将新型测温装置应用于配电线路设备温度监测领域中,能迅速、精确的检测出线路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措施,借此方式去保证配电线路运行的安稳性。
参考文献:
[1]侯元文,张青峰,朱明嘉,等.一起10kV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9(05):43-44.
[2]洪政.热成像仪在配电设备缺陷诊断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101-103.
[3]荣建国.提高煤矿输配电电能质量措施研究与实践[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25-26.
[4]梁波,张信新,崔红淼.春季输配电线路防外破管理[J].大众用电,2019,34(04):9.
[5]罗磊.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研究[J].科技风,2018(3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