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雷
摘要:高考是我国学生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教育活动的一个分界线,更是我国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合作伙伴”。在当今教育部门和政府机构对高考的主宰和把控下,地方高中都在极力追求高考政绩和高考的升学率。长期发展,使得人们对当今的高考观念已经发生了扭曲和错误的理解。笔者作为一名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认为高考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手段,而当今社会应该把高考还给教育,让其回归本质。
关键词:高考;教育;政府;社会
在今天,高考已不再如当年,是一名学生出人头地,脱胎换骨的“选拔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其中有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对考生、对家长甚至是对社会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高考包含复杂的社会性质
当前高考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其影响深远复杂。从社会方面讲,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也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更是弘扬文化的一个办法。从经济方面讲,高考在当今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性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资源体现方式,而且在此影响下,社会也逐渐向高考靠拢,慢慢形成了一种“高考文化”。
例如:我国的江苏地区是著名的“高考大省”。其历年来考试题难度高、考生多、重点学校多等,都成为本省以及外省考生的重点“照顾对象”。一般在一个考生距离高考前一到两年,家长便开始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功课补习、材料辅导等强化教学方式。此类“高考经济”,属于正常范围之内,虽不提倡,但是并没有危害到任何人的利益,所以属于正常的社会性质。但是,有正常的,必定就有不正常的。就如:前些年在全国各地屡次报道出有“代考”或者“幽灵枪手、高考枪手”的情况,甚至有些高考考生为了个人利益,隐瞒学校和教育部门,实施“高考移民”,以至于后期出现了高考移民移到国外的现象。由此可见,高考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高考,在不知不觉中,高考变成了一种市场经济,变成了一种资本的苗头。而在文化表达方面,高考一面倡导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一面有本着“学而优则仕”的策略进行发展与延伸,所以很多考生以及考生家长,在面对高考之后的目的时,往往只能说到“上个好大学、以后找工作,或者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有更高的涵养,为了让受教育者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多做贡献,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升官发财。
二、高考纠缠了认知逻辑难题
本质上来讲,高考与小考、中考没有区别,只是一个升学的过渡。但是,当今社会以及在当今的高考教育中,常常看到“多考一分,干掉一个操场的考生”这些标语。这些标语的出现,代表着当今社会人群已经把高考作为衡量一名学生是否成功的标准,而且有意于将高考作为一个跳板,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例如:部分带毕业班的教师,在进行“高考动员大会”的时候也说:“高考是帮你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抢个好地位、买个好房子、开个好车子、娶个好媳妇的前提。”此说法虽是为了激励学生,又出自人之常情,但是笔者认为此做法不可深想,亦不能接受。这会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别功利化的学习环境,而且会激发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三观扭曲。所以,笔者建议,在高考的宣导和教育方面,教师作为直接进行教育的人员,要对学生负责,不要把学生内心对高考的正常认知改变为不正常的“逻辑难题”认知,这样无法实现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三、应当让高考更具选拔能力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环境中,有过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提倡大学完全自主招生,而在绝大部分时间所进行的都是全国统一招生的标准。所以,如今发展成为我国的高考一直是按照统一招生的方式来进行的。
例如:我国当今高考模式与古代科举制有相似之处,而且还从不同程度上继承了科举制的优点,如命题的统一、答案的統一等。特别是这种“由上到下”的人才选拔方法,以及“知识改变命运”的精神主导论,给当今的考生和考生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之开始认真思考高考的真正意义何在,而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当前的种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极力推行生活教育,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等,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主张经过国家教育机构的修改和完善,并且经过我国多年的高考现实表现和反应之后,此类思想和理论在当前的考高教学体系中,得以准确的应用与设计。实现了高考的进步意义与更加具有选拔能力的作用。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当今的高考中,教育工作者要本着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全力推动当今的高考风气纯洁干净,真正做到让高考更具备选拔能力与教育能力,让高考制度在此基础上完成更大的进步与飞跃。
总之,笔者作为一名任职于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以上是对当今我国高考的几点思考与看法。究其根本,一种文明而先进的高考制度建立,不仅可以帮助考生提高自身对高考的认识水平,还能促进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婉婉. 全社会都应理性看待高考[N]. 安徽日报,2019-06-11(005).
[2]曲文勇,吴楠.高考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J].知与行,2019(01):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