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教育者正确传递积极的力量策略探析

2019-09-10 07:22林荔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行为习惯

林荔

摘 要:作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者,应该有效地把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发动学生的父母、学生的同伴一起来传递积极的力量,如此,我们就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积极、自信、充滿正能量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未来的希望。

关键词:积极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

一、要把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

踏入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一个班的学生,有很多都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疲于为生活奔波的家长一天下来很少会主动抽出时间来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现代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由于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或者隔代教育,造成家庭中的“小霸王”也越来越多。如果教师不及时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的话,那么他们在日后的性格养成、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那么,教师如何把鼓励的力量传递给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他们呢?

当学生做错事时,教师应该用温和的态度和学生说明是非道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这样做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应明示。当强硬的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他、称赞他,特别是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表扬他,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传递正能量——将鼓励的力量传给学生,相信学生会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摆脱“小霸王”的行为模式,走上正轨。

二、要把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的家庭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发达的通信工具,如电脑的校讯通、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教师适时地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如何找出教育好学生的最佳方法。总的来说,要家长明确以下几点:孩子平时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要改正哪些坏习惯。当孩子重复他们的坏习惯时,教师引导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不应该一味地打骂孩子。虽然打骂孩子有时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可取。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不是想着如何在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挖空心思去逃避“父母的打骂”,找借口辩解自己的错误行为,致使陷入恶性循环,孩子的坏习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当孩子重复坏习惯时,教师应该引导家长用正面的言辞告诉孩子怎么做。首先,家长应改变自己的思想。家长应采用积极的方式和积极、正面的言语去解决孩子的各种“闯祸”问题。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是在故意制造问题,那么,家长就会用各种消极的方式对此做出反应,如“打”“骂”“罚”……反之,如果家长认为“孩子遇到麻烦了,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时,家长就会更深入地去剖析孩子“闯祸”的事情的本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孩子内心在想什么。这样,就会促使家长主动、冷静去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家长才会“对症下药”,找到正确的积极的“处方”去医治孩子的各种“疑难杂症”。那么在诊断了事件的本质后,家长应当如何积极地去解决事情呢?具体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教师要引导家长尽量避免使用消极的话语。譬如:父母对一个正在马路边上玩球的小孩说:“不准在马路边上玩!”孩子也许会听你的劝告,但是内心却是沮丧的。如果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对孩子说:“在马路上玩很危险,你觉得去游乐区玩怎么样?”这样,孩子会接受父母的建议。父母以一种和善的、积极的态度把这件事如果继续做下去的不良后果告知孩子了。此外,消极的语言还会造成一种更糟糕的后果。如:父母对孩子说“别玩扶梯的扶手”“别在这面墙上乱涂乱画”……结果,这个孩子去玩扶梯的扶手了,那个孩子去墙上乱涂乱画了……这其实涉及一个心理学的范畴。笔者记得一位心理学教师说过:“人类的大脑很容易受到建议的影响。”当时这位心理学教师还跟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他叫我们闭上眼睛,然后对我们说:“不要想紫色的猫、不要想五条腿的大象……”然后,他叫我们睁开眼睛,问我们:“你们刚才脑海里想的图画是什么?”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紫色的猫、五条腿的大象……”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又譬如:很多孩子会在做作业和玩的时间安排上很混乱。父母有如下两种对话方式:1. 如果你没写完作业,你就不能玩;2. 当然你可以玩——只要你完成了你的作业。这两种方式,孩子会更喜欢接受哪一种呢?答案不言而喻。

三、要把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的同伴

伙伴、同学和朋友都属于学生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将这三种积极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力量。

如何做到把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同伴呢?这是所有力量传递中难度最大的,却是最高效的。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一种集体意识:相对于地球这个大集体来说,我们要树立地球人集体意识;相对于国家这个大集体来说,我们要树立祖国集体意识;相对于学校这个集体来说,我们要树立学校集体意识;相对于班级这个小集体来说,我们要树立班级集体意识;相对于学习小组这个小集体来说,我们要树立小组集体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一个单纯的独立的个体,而是某一集体的一名成员。在每一个集体里都有其独有的权利和义务。

在同伴做错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采取“批评”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积极”的方式。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这种批评行为的最终愿望——想要帮助他们的同伴。可是这种批评行为的本身却不值得提倡。因为批评和抱怨会使人感觉更糟糕,而不是更好。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无完人”“人非圣贤”的道理。当有学生犯错的时候,帮助学生把行为和其本人分开。如学习小组里的某位学生犯错了,其他组员要对这位组员说“令我们沮丧的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行为!”让犯错的学生找到自己犯错的根源,从而改正错误,把错误的行为变成正确的行为。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一犯错就否定自己,慢慢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教师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使用消极的词汇,让学生改用积极的表达方式。如,将“你每次都欠交作业,害得我们小组扣分”替换成“你愿意为我们的小组加分吗?那就认真完成作业吧”;将“你真笨,这题都不会做”替换成“你要认真想想,这题如果你真想不出来,我来教你吧”;将“别吵”替换成“安静,可以吗?我正在思考问题”……

只要学生每天都能持之以恒地践行“积极”的原则,正如亨利·福特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认为你做得到,你就做得到;如果你认为你做不到,你就做不到”。

作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者,应该有效地把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发动学生的家长、学生的同伴一起来传递积极的力量,如此,我们就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积极、自信、充满正能量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魏悌香.点灯的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马文·马歇尔.不奖不打管孩子[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究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