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竞
【摘 要】目前关于武者小路实笃新村主义与人道主义文学长期缺乏具体的探讨研究,本文以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运动是一种理想人道主义文学实践运动为主线,从武者小路实笃新村主义主张和人道主义文学的诞生、发展、局限性、直至没落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村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武者小路实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人道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
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是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他在学习院期间就受到克鲁泡特金和托尔斯泰的启蒙,他在1910年创办《白桦》杂志。除此之外武者小路实笃是一个政治嗅觉十分灵敏的社会实践者,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改造社会潮流下,初在文坛声名鹊起的武者小路实笃开始思索社会现实生活的改变,探索“乌托邦”式人的幸福生活。1918年武者小路实笃创立《新村》志刊并发表诸多介绍新村主义的论著,论著中大肆宣扬“人的生活”即实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劳动互助、友爱幸福的理想社会。新村主义理论必然会推向实践的检验台,于是武者小路实笃在九州、爱知建立两个“新村”,实行新村会员制,广泛的招纳新村会员。武者小路实笃迫切期望能通过以“新村”的模式达到改良浊世的目的,开万世太平。
二、人道主义文学的内涵
武者小路实笃笔下“人的生活”是与“非人的生活”相对立的。“人的生活”是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物质的方面是安全生活所必需的,精神方面是个性自由的发展。“新村”中的人们在尽了劳动的义务之后,去读书学习写诗、谈论小说、戏剧,从而使自己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发展。在“新村”运动中,,武者小路实笃也迎来了文学创作的巅峰,写出了《在桃园》、《友情》的旷世名篇,培养了许多文坛后起之秀。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是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理论核心,他提出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利己”基础上的人道主义。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中说:“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 探讨个人应当怎样生活的运动......为了人类的成长,首先需要个人的成长……使我们进行创作的是人类的意志,因此,我们是抱着使自己血和精神渗入和传遍全人类的愿望而执笔的”。这些都是武者小路实笃受到托尔斯泰等东欧作家影响而发的,他看来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并不矛盾,个人的运动在某个时间空间里也是属于人道主义的范畴。武者小路实笃不朽名篇《友情》充斥着个人色彩的人道主义也是不难理解的。武者小路实笃的人道主义通过批判旧文学,扫除十九世纪末自然主义颓靡阴霾,创立了日本文学史上空前绝后人道主义文学,引领了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的“风骚”。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社会改良运动在根本上与其人道主义文学是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往往是相似的,在1920年的中国,新村运动同样波及到文化、艺术以及人的内在各个层面。与武者小路实笃同一时期并受他影响的周作人也掀起旧中国五四运动“人的文学”之风,周作人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先驱为旧中国彷徨无措的作家和新青年指引了明灯,不仅如此周作人将“新村主义”引进中国对当时动荡不安局面引发了新兴知识青年改造社会的思考与实践。
在武者小路实笃等白桦派作家的视野里新村主义运动不仅是一场乌托邦的社会改良运动,也是一场“人的文学”的“文艺复兴”。以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探究,把这场改良运动定义成理想主义文学实践运动也是符合社会改良运动的本质追求。
不论是武者小路实笃还是周作人都主张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文学,他们都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这正是人道主义文学主要创作方法。武者小路实笃认为文学是传播全人类共同的媒介,认为文学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观体验,这样文学就与全世界人类相联系。武者小路实笃还认为作家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分享给所有人,这样的创作才是人道主义文学。周作人也认为:“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时,便可以大胆地说出来。”武者小路实笃和周作人这种人道主义文学在密切关注人的主观体验的文学创作手法与西方浪漫主义印象派文艺批评不谋而合。
三、人道主义文学的局限性
武者小路实笃和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在他们主张的“人的生活”关于人的生活方式、“新村”与现实关系等各个方面都缺乏客观性。武者小路实笃与周作人的新村主义对新村竞争发展的相对理念都有论述。武者小路实笃“新村主义”思想上更接近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与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的思想。克鲁泡特金认为一切生物进化的因素是“互助”但他不否认竞争的存在,认为竞争存在与不同的群体之间,而群体之内应该是互助和谐的。群体之间互助性的强弱决定了生存与否。最终自然界将消除竞争只剩下共存。“互助论”虽然强调异类之间存在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取决于互助性的强弱。周作人在《新村的理想与实际》中说:新村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的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安全的生活,精神方面是自由的发展。“安全的生活”指人類相互帮助的生活。他还认为以前的生存竞争既有不同群体异类竞争又有群体同类竞争,但是在“新村”阵营里不该有争斗应该互助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不论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承认竞争的最终目的为了共存还是周作人的新村主义忽视竞争的客观存在,他们在新村主义实践中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界竞争发展准则,缺乏客观性。
武者小路实笃和周作人都是通过购买土地进行圈地建立“新村”,招纳会员进行维持“新村”的日常生活,虽然表面上解决了人们的衣食住的问题,但是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改良成本来源是他们自己的薪水。人们在“新村”里生活的其乐融融,可是一旦离开了“新村”依然会受到外界大环境的影响刺激,新村的教义也抛到脑后了。在五四运动后新村主义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周作人倡导的新村主义只重视道德改革,忽视社会现实,所以周作人的理想人道主义急流勇退不可避免。作为文学家武者小路实笃实践的“新村”只能偏安日本社会的一隅,无法扩大到整个日本整个阶层,终将成为历史的缩影。
伴随着“二战”中日本的战败武者小路实笃人道主义社会改良思想也淡出历史的舞台,而他的新村生活被彻底的个人化,人道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机制也逐渐消亡。
参考文献:
[1]周作人.人的文学 [A],艺术与生活[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6.
[2]武者小路实笃.短诗24首[A].渡边贯二编.武者小路实笃.新しき村の誕生と成長[M].日本:新村,1999.4.
[3]周作人.新村的精神[A].新青年1920.(7-2).
[4]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
[5]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