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9:11:04王玉
名城绘 2019年9期
关键词:应用

王玉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学的快速发展,生态环保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海绵城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逐渐被应用。运用海绵城市技术,能够摆脱传统不顾自然规律的盲目设计的初级阶段,尊重自然和规律,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1海绵城市理论的概念

海绵城市,也就是说具备海绵特点的城市,如果發生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环境变化,那么海绵城市就会发挥其“弹性”特征,进而防止灾害的加重。此外,还可以收集和净化雨水。当建成海绵城市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处理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利用下面几个方式。第一,更好的保护原生态系统。通过保护自然湖泊、树林、草地等来帮助城市集聚水源,要保護水文的正常循环。第二,修复生态环境。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来建设城市会给海绵体带来巨大的打击,但是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对这些受损海绵体进行修复的工作。第三,打造新的海绵体。通过结合新型开发技术以及先进设备可以实现打造新的海绵体的目标,可以严格把控城市开发建设的强度,这样有利于缩小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尽可能减少由于城市开发而对水文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2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

实践研究证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环境的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活品质。首先,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让市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宜居”。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浮尘、扬尘、雾霾等不良天气状况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其次,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安全”。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完善,城市防洪、防涝、防旱的能力不断增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遭受旱涝灾害的风险。随着城市海绵体的完善,地面塌陷的问题也会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此外,海绵城市下水污染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控制。第三,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让广大市民的生活变得“更节能”。在海绵城市下,社区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协调、合理,随着局部小气候的改善,空调的使用频次也会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节能减排”。第四,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让城市变得“更生态”。

3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策略

3.1园林建筑物规划中的应用

对于城市中的水资源,海绵城市可以对其进行“弹性”处理。基于这一点,设计人员可以在风景园林建筑物规划设计中有效渗透海绵城市理论,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雨水收集系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借助屋顶花园设计的方式实现雨水径流量的减少,还可以直接实现截留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设计可以给人们提供非常舒适的休闲场所;②借助在建筑物内部构建暗渠的方式,让雨水流经植被种植槽或者完成暗渠到滤水槽再到蓄水池这样一个流经过程。总而言之,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园林建筑物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达到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给人们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3.2园林水景规划中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水景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体系可以增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但是需要消耗较多的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规划设计人员在园林水景规划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充分考虑到自然界和水体的结合与渗透,并且根据水景周围实际情况,将水体和山体、植物等有效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实现水体开放性储蓄。与此同时,在风景园林水景规划中,还要做好低洼地的规划设计工作,以此达到净化水资源、渗透水资源、储蓄水资源、吸收水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在风景园林水景景观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在城市景观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实现对城市水资源有效调节的目的。

3.3湿地和人工湖规划中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中,湿地和人工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雨水处理和雨水收集方面,湿地和人工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湿地设计和人工湖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人际情况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降水情况合理设计人工湖的水位。与此同时,还要实施监督人工湖的水位变化,防止湖中水位超过标准要求而让湖内植被的生长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湿地的时候,可以借助城市雨水进行植物种植。这样既能净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景观多样性。

3.4园林道路规划中的应用

园林道路在风景园林体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纽带的作用,将园林内各个元素有效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成的系统。在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提升雨水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规划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园林道路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①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好绿化带这一载体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在传统的规划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海绵城市理论,导致雨水无法存储,植物养护人员还要单独对植物进行浇水。而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就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将绿化带设计成“下凹式绿地”,这样就可以在降雨的时候将雨水导入到绿化带中,既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后期的浇灌次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保证雨水的渗透性;②道路线形的设计。除了对绿化带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设计人员还可以借助道路线形的设计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渗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在道路两旁应当种植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植被,这样就可以对降雨径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增加园林道路的观赏性;③道路材料的规划设计。为了防止园林道路表面出现积水等雨水滞留情况,设计人员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在道路材料规划设计中渗透海绵城市理论,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比如带孔铺装或者沥青材料等,避免雨水积存现象。

4结束语

总之,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推进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所以每一名设计师与规划师都需要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时,通过高度重视风景园林规划中的细节来做出综合考虑,以此来将海绵城市理论高效融入到整体风景园林规划中,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节能的生活空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小锋.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67-68.

[2]金丽莉,张腾飞.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135.

[3]赵全霞.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41.

[4]郭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7):30-31.

(作者单位:湖北省建筑设计院)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4:47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4:05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6:46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37:58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8:55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22:0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