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蔚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招投标风险防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招投标风险不断增加,所以务必强化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采取相应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加强风险控制,以免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推动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策略
一、前言
所谓招投标,就是建筑施工企业获取工程项目的起始阶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策略预防风险,促使企业在工程项目中获取效益,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
目前,在进行招投标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并不熟悉工程设计方案、资金利用等相关环节,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使得市场逐渐趋于复杂化,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招投标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为报价做好相应的数据支撑,确保中标后能有相应的利润,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招投标风险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两个部分:
1、内部
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分析,工程项目不可避免会有风险存在,比如合约风险、追责的风险等。同时建筑项目施工的需求量较高,对施工中的技术、材料耗费等都有较高的标准,在工程量较大的情况系需要保证施工人力和质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提前掌握材料、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情况,避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招投标时,还存在定位、报价存在误差、业绩等风险。
2、外部
基于国内市场环境,建筑施工单位存在内部风险,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决策、搬迁以及人力资源等,这些因素使得建筑企业受到限制。针对因为价格而出现的风险情况,一是因为工程的细节并不明朗,招投标范围过于宽泛,在进行报价过程中也存在误差;二是合同拟定时相关的合同条款有误,比如条款内容明显遗漏,相关事宜并没有表述清晰,合同中条款并不符合相关要求,工程变更以及不可抗力等,这都是引起价格隐患的主要因素;三是受到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地质勘查存在误差或者遗漏,企业也會存在信用、法律以及差价等相关风险。
三、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内容
1、违法虚假招标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和采购项目等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想谋取经济效益,会使用围标、串标等诸多方法获得中标的相关标准,此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声誉,对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会使得真正具有中标能力的企业机会被剥夺,违法中标的企业由于本身监管、质量不合格,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施工质量以及相应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造成不可避免的纠纷,这对工程会造成较大影响。
2、合同风险
在中标之后都会进行合同的签订,由于招标企业占据了一定优势,合同条款自然是通过招标企业予以拟定,这不可避免会存在风险条款,比如隐藏的不利情况。同时多数招标者会因为资金限制,并不具备支付能力,若是项目工程资金的使用要提高或者出现分包的情况,一般会让施工企业垫付,转移自身风险。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应该仔细阅读风险,对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
3、技术风险
此种风险主要体现在招标方的准备不完全,招标方提供的相关建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施工企业耗费多与精力与资金进行工程变更,不仅会造成施工进度缓慢,同时也让施工组织增加困难。除此之外,招标方供应的材料及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导致施工企业承担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
四、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的解决策略
1、做好招投标前的项目风险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招投标之前一定要分析项目风险,一是对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细致调查,保证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或者项目经验在了解图纸前提下,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探,详细致分析项目内容,检查企业资质情况和能力,还要对企业资源进行调查,确定合理的招投标方案。二是采用联合投标。主要是联合几家企业的优势,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参与投标。由于一些工程量较大,单独一家企业不能完成,并且都是相对松散的独立单位,所以可以采用联合投标方式。同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明确要求,对此联合体各方都需要具有相应的资格条件,不可互相替代。
2、做好招投标前的准备工作
在激烈的竞标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胜,那么事先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竞争对手做全面的分析,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了竞争对手,才能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其次,需要做好自身资料的完善工作,及时填报相关信息,并准备好充足的资金,并将相关材料及时上交。最后,时刻关注招投标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3、做好项目合同管理
做好项目合同管理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获得相应的收益。规避风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非保险或合同的转移手段,将项目风险转移给工程设计者或是分包商或是与施工企业达成生意往来的材料提供方。例如:招投标双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选择不同的合同形式,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计价,如对较大的工程项目,采取价格调整的合同,方便长时间的工程导致材料、环境产生变化;对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工程,已经在合同中增加对材料的价格调整条款等,用此类方式降低双方风险。另一种方式就是购买与工程类相关的保险,从而将工程风险能够转移给相关的投保公司。这一类的风险规避需要与保险公司签订详细的保险合同,确保当企业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不至于出现企业公关危机甚至是破产的情况。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就会增加施工企业风险,对此必须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从而就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男,任大为.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8(07):128-130.
[2]张大伟.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11):218-219.
[3]庄惠.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风险与应对策略[J].建筑与预算,2018,27(10):22-24.
(作者单位:南京园林建设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