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侃
拔猪草其实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尽管满山遍野都长了草,各种各样的草都有,但要在放學后、天黑前,日复一日地在山上寻找适合猪吃的草,不能漏拔,不能拖延,这便是一项需要付出体力、汗水和智慧的劳作。然而,在乡村少年看来,那依然是一件充满快乐、希望甚至浪漫的事;能领略山间景色,能发现很多奇草,能以此盼望过上一个愉悦的年,当然也能感受到猪在吃上可口草料时的那份满足……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留恋、令人怀想。
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是把一件似乎简单的、枯燥的、容易被孩子们视为累赘的事,写得如此富有情趣、如此优美。读完之后,几乎让人产生去山上拔一回猪草的欲望,这便显出了作者的写作功力。而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借助拔猪草这一细节的描述,渗透了一抹淡淡的乡愁,字里行间,表达着对纯真童年的回望,对那片青山绿水的思念,对已逝岁月的怅惘。这份遥远而美好的乡愁自始至终,融入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既凸现了全文的主题,又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怀。
文章虽短,但内容和内涵十分丰富,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开首,黄梅小戏里的一则与拔猪草相关的故事,不乏趣味,引出下文。而文章后面半篇,又叙述了村民王明明和女孩梅兰的人生遭遇,尤其是写了过年时,梅兰哭着阻拦大人,不让杀猪的故事,她虽非心智特别健全的女孩,这头猪却是她一天天拔来猪草,一点点养大的,她对猪已经有了一丝怜惜之情。王明明和梅兰后来都死了,但他们的故事留了下来,成为遥远乡愁的一部分。写出动人故事,需要细腻、独特的情节细节,在这方面,作者显然做到了,这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