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雅思贝尔斯
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十几年的班主任,我努力践行“为儿童的生命奠基”的育人理念,始终遵循用儿童的方式培育儿童、以爱心培育爱心、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让众多儿童拥有“少年强则国强”的家国情怀,度过有追求、有品质的幸福童年,也让工作室的成员们在迷茫之际走上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享受教育的幸福人生。
班级建设:修炼名班主任专业技能
我一直认为:班主任是天下“最大”的主任,也是“最重要”的主任。班主任承载着一个班级学生的梦想,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去点燃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要关注学生个性,遵循差异发展。为了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的班级在静悄悄地革命。
班委会的华丽转身
我一直很重视班委会的建设,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班干部负责班级的某一大项工作,但这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08年,我参加了广东省佛山市名班主任培训班的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我反思了自己“补丁式”的班主任工作,大胆革新了已沿用十年的老套班委会方式,由原來的“班长负责制”改为“部长负责制”,把班级分成“组织部”“学习部”“艺体部”“体育部”“卫生部”“纪检部”“创意部(活动策划部)”七大部。部长由学生竞选产生,部长设计出本部门的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让全班同学选择部门,再通过部长的考核。经过一周的时间,全班学生都加入了班级管理的行列。
这样一两周下来,班级在七大部长的带领下,“部长负责制”已初见端倪。班级开始正式施行“部长负责制”,班级工作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此后,在每周五的班队活动课上,各部长和成员都分别到讲台前,从三个方面来汇报各部门一周的工作:明确优势优点,指出存在问题,明示改进措施。一学期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参与班级管理意识、自觉意识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班会课的物换星移
2009年开始,我又对班会课进行了改革。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计划,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在学期初,我就规划好一学期的德育主线,以系列班会的形式,每月确定一个德育主题,然后再根据月主题设计四个周主题。为班级学生搭建平台,充分“放权”,调动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主动性,挖掘潜能,从而激发他们真正朝着自主发展的方向迈进,并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等的形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下面以六年级第二学期的系列主题班会为例:
小学名班主任高飞工作室挂牌成立。2016年,我带领工作室成员以省重点德育课题“走心式主题班会的案例与实践研究”为依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分别研发了适合一到六年级“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版”的系列主题班会。如以“学会学习”中“乐学善学”为主题设计的三年级班会“爱学习、会学习”,以“文化基础”中“批判质疑”为主题设计的六年级班会“明辨是非”。经过两年的研究,《关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系列主题班会》(小学版)孕育而生。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版”系列主题班会的研发,填补了目前中小学班会课无系列、无主题、无教材、无教案的“四无”空白,在区域内产生很大的反响,既打造了学校德育优势品牌,又形成了生动丰富、更易操作的“走心”式课程资源和经典案例,为主题班会课程的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多元阅读——素养提升之源
为了提升自己,我也把所有可以挤的时间都用在阅读上。
“挤”时间读书成了我生活的必需。我喜欢追着一个人的书去读。例如,我特别喜欢阅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的作品。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专著里,敢用很大的篇幅去谈分数,而且大谈特谈。我们的学校、教师、家长也都在期盼高分的学生。而学生,大部分也都是因“高能”才“高分”的。当我看到黄老师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自己如何教会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学业成绩,圆了孩子们的重点中学梦时,我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觉得遇到了高山流水般的知音。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让自己小学到初中这个“连通器”顺畅,我爱上了阅读全国著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书。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特别是从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获得了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极大启迪。
除了名师专著,我每月必读的还有可让我触摸前沿理念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和学校管理类书籍。为了构建自己的语文课程,我也研究了王荣升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叶圣陶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等著作。
正是这样多元的阅读,才使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勤于笔耕——素养提升之道
这几年研修与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三点很重要:
一是“走出去”——广闻博见,二是“关起门”——深度阅读,三是“写出来”——凝练思想。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写出来。写出来可能是我们许多教师的短板,同样也是我的短板。但综观名师大家,无不将自己多年的讲台生活凝成教学风格,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术专著。而这个短板也正是我们要突破的。
有许多一线老师会问,每天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这也是我当年遇到的困惑。
由于读小学时条件的限制,没有打下很好的文字功底,我不擅长写东西,现在的一点点写作功底也都是我工作后在教学生写作文时的“教学相长”。几年前的我也不知道能写什么,直到后来经过静心阅读与研修实践,觉得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自己静下心来去梳理、构思,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字。例如,备课前写文本解读,解读后写教学设计,上完课可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梳理自己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把听课中遇到的教学案例与自己上过的同样课例进行对比,形成一篇好论文。如我在给顺德区伦教北海小学做课堂诊断时,听了他们的老师执教的小古文《学奕》,我把他的教学与我的教学进行对比,形成了一篇论文《四步教会小古文》。教学中,我也经常捕捉诸如此类的小问题,抓住不放,进行一下小研究,然后记录自己研究的全部过程并形成文章。所以,只要你愿意去想,可写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近几年,我每年都有文章发表,这是我给自己留下的“常规作业”,也是让自己能在繁杂的工作中,忙而不乱、忙而有效、忙而有进步的一种素养提升之道。
凝练风格——铸就名师之名
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始终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总目标,努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追寻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2016年7月,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结合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我提出了语文教学“125”教学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聚焦一个核心,即以语言为核心;强化两项实践,即阅读和表达实践;落实五字目标,即“背、读、说、写、书”。为了践行“125”教学主张,我的语文课堂始终做到“简约而丰盈、扎实而灵动”,这也逐渐成了我的教学风格。
“扎实而灵动”的课堂是教师教得扎实和学生学得扎实后学生在课堂上的文化浸润、能力提高、思维发展与审美提升。扎实是灵动之本,灵动在扎实之中,扎实与灵动齐飞。“简约而丰盈”的课堂追求大道至简,教师充分“让学”,学生深度体验学习,课堂收获多元。
雨果说:“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2018年我荣获了“广东省第十批特级教师”的称号。为了继续探究语文教学的未来世界,我会努力构建自己的教学风格。
1+5体系:打造名班主任卓越团队
2015年3月,我成为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有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研究团队。2017年,我的工作室经过一个周期的摸爬滚打,从零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1+5”发展管理体系。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考核中,我的工作室荣获“优秀”等级。
“1+5”发展体系是指聚焦“一个核心”、实施“五项策略”。“一个核心”就是发展,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五项策略”是指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实施的五种途径,即学研共进、共同提升,立足校本、知行合一,核心素养、班会先行,研磨课程、形成范式,备战大赛、团队共生。“一个核心”指向人的发展,即师生的共同发展;“五项策略”的实施最终服务于“一个核心”,以此来推动工作室整体发展。
“1+5”發展体系示意图
五项策略具体内容
1.学研共进,共同提升
一线班主任老师整天忙于繁杂的班务,他们往往不缺少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而是缺少高于实践的理论。想成为真正的名师,没有理论高度断然不行,所以理论学习、提升素养,成为工作室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
工作室推出“1+1+N”的阅读计划。其中第一个“1”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每学期必须深入研读工作室推荐的一本书;第二个“1”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每个月必须共读一本书;“N”指除了“1+1”以外,上不封顶,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各取所需,去阅读自己所需要的专业书籍和杂志。“1+1+N”阅读计划的实施,为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两年的理论研修,工作室成员的理论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于是,在《中国德育》《班主任》《中小学班主任》等杂志上,不断刊登出工作室老师们的文章。
2.立足校本,知行合一
工作室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发展”这一个核心词开展的。立足校本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工作室成员和学员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成长体验营”活动。我们把学生带出校园小课堂,置身社会大课堂。如在大良实验小学工作的成员和学员就依据学校广场上的“千里马”雕塑,挖掘雕塑的内涵,设计“千里马成长体验营”活动,活动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较明显。这样的“微活动·大成长”,在儿童生命发展的历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核心素养,班会先行
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班主任的整体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室以省重点德育课题“走心式主题班会的案例与实践研究”为依托,按计划以科研引领工作室的发展。
4.研磨课程,形成范式
在研究中,我们形成了“敞现—交流—辨析—提升”为基本结构的“走心式”主题班会课堂范式。老师们以此“四步流程”为范式设计日常的主题班会课,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让“走心式”主题班会课堂范式真正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德育有形落地,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
工作室已经有两位老师参加全国优秀班会课教学观摩。2016年3月,工作室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优秀班会课观摩展示现场会,我现场执教示范课《音乐点亮生活》。这节课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情趣”为主题而设计。我先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情感美来品味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通过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懂得音乐可以让人坚持、乐观,给人力量;通过情景思辨,让孩子们明白了学习器乐能让自己学会分配时间,培养自身自信、坚韧的品格;通过展示访谈,用孩子们的切身体会、家长的真实感言,告诉大家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独特魅力。2017年10月,工作室助理黄江丽老师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高峰论坛”,执教了主题班会课“我有‘洪荒之力’”。新颖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气氛活跃,富有时代气息,受到与会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2018年10月,我的工作室再次参加全国优秀班会课观摩活动,工作室成员翟炜老师执教主题班会“诚信学习”,工作室成员们对这节课进行了反复打磨。
5.备战大赛,团队共生
工作室积极培训成员、学员参加省内大赛,成绩斐然。为备战比赛,工作室依托团队的教研力量,三名参赛选手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不断进取突破,荣获佳绩。孙章玉老师荣获第六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成长故事”“情景答辩”“主题班会设计”三个单项一等奖,又以较强的实力获得班主任综合能力一等奖;龚雪、刘晓勤两位老师参加顺德区大良街道班主任能力大赛,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
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是青年班主任综合能力展示的平台,也是实现班主任自我成长的捷径。工作室抓住有利时机,为参赛选手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具体安排备赛培训时间推进表,积极为青年教师备战比赛。备赛时,全体工作室成员分工明确、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针对比赛的各个环节展开热烈讨论,对参赛老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具体落实理论笔试、成长故事讲述、情景答辩、班会设计四大环节培训重点。为了全面提升选手的综合实力,有时针对选手某一方面的薄弱环节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打磨,方能有所进步。
成绩,既是个体学识专业、学术素养的价值体现,更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备赛期间,虽然是众星拱月般去打磨一个人,但是团队竞争力也在一次次主题培训中整体提升,体现了人和教育共情共担、共融共生、共享共存的价值追求。
大爱无痕、大道至简。从省市名班主任到省工作室主持人,从省市语文名师到省语文特级教师,一路走来,纵然有太多艰辛与汗水,但是我一直与时间在撕扯,坚定地行走在学校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我愿手“握”一支长“笔”,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爱的语言”,在星辉斑斓里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