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利润大,个别经营肉食的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在宰前或宰后对畜禽人为地采用注射器、压力泵等工具,强行给畜禽注入水分,以此增加畜禽胴体的重量。注水肉含水量高,水以肉价出售,利润丰厚。据统计,每头牛注入水量大约是牛本身重量的20%左右。注水肉不仅仅损害经营者的信用,还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据动物检疫站专家介绍,因为注水进入动物的肌体后,会引起肌肉的膨胀性破裂,导致蛋白质流失多。肉汁中的生化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肉的尸僵成熟过程延缓,降低了肉品的质量。此外,因为水中含病原微生物,加上操作过程中缺乏消毒手段,因此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这样不仅使肉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而且将产生大量细菌毒素物质。
注水肉目前已经有多个变种,令消费者防不胜防。“注胶肉”和“注药肉”尤其值得警惕。
“注胶肉”是用食用胶、水、胭脂红的混合液注入猪、牛、羊体内,然后利用胶的凝固性将水分“锁”住。有的屠宰户在注胶的同时,还加入一些食盐和防腐剂,以延长肉的保质期。
此前,记者赴山东日照、江苏涟水、滨海等地调查了解到,注水注胶猪肉充斥市场现象极其严重,现场拍摄到工人给生猪注水画面触目惊心,知情人还透露,屠宰场先往生猪身上注入化学制剂再注水早已成行规,这样就能使猪肉保持色泽鲜艳,体重狂增,“滴水不漏”。
“注藥肉”是在牲畜屠宰前注射了一种名叫沙丁胺醇的药物。据介绍,沙丁胺醇作为临床治疗哮喘的常规廉价药物,给生猪注射以后,不仅可以达到猪肉注水量比常规注水量翻番的效果,而且会在一定时间内使肉质看上去(下转第38页)(上接第36页)更加“鲜美”。因含有沙丁胺醇的注水肉会给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国家已将沙丁胺醇列为动物用违禁药物。山东一例案件显示,位于济南长清区的一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受可观的利润驱使,3名工人自2013年7月以来在该食品公司非法向待宰的生猪体内注射沙丁胺醇。被注射之后的猪,会拼命喝水,然后倒地不起,喝进去的水随后凝固在体内,每头猪增重六七斤不成问题,而且宰杀后猪肉的颜色非常鲜美,能卖得上好价钱。
待宰生猪在灌水前注射沙丁胺醇,目的就是使生猪的毛细血管扩张破裂,从而使灌进去的水能充分吸收,同时,注射的药物与猪的血管混合腐蚀猪的肌肉后产生一种不明胶状物,这种猪肉外观很干,刚宰出来时肌肉的颜色非常好看且非常黏,肌肉充盈较硬,但加工煮熟后肌肉萎缩发柴,脂肪绵软,没有正常猪肉的香味。而且,食用这种肉会损害人体健康。
尽管市面上辨别注水肉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是随着不法商贩手段越来越高明,百姓已经很难通过肉眼识别出注水肉,监管标准这个“把关者”变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无小事,监管部门理当健全机制,形成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式监管,加强对肉类产品的监测,发现问题则应启动倒查,直至追溯源头。这样方能产生倒逼作用,压缩不法生产者的活动空间,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综合公众号“南京零距离”、《齐鲁晚报》《中国科学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