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间温暖的教室

2019-09-10 07:22:44贺华义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1期
关键词:温暖教室

【摘 要】一间温暖的教室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定是明亮的、充满希望的、富有凝聚力的。这样的教室,会让人产生深深的依恋,并在其间尽情地生长。班主任应努力营造班级“活动场”“文化场”“生活场”,让学生在德育场域内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场域;教室;温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7-0035-05

【作者简介】贺华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

带班多年,我感觉自己一直是“两手空空”。我的班级没有班规,也从未设立过纪律委员;我说不出带班“秘诀”,也没有成熟的套路和模式;我做不到一个月不进班,就算三天都放心不下;我不太请家长来校,连“签字”都未曾有过;我没让谁写过保证书,也不会弄N字“说明”;我不习惯刷屏的各“星”,不去贴满墙的奖状;我不强调班级的“干部”,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禁止任何形式的“小报告”,也从来不会站在窗外向内观望;我极不喜欢“山呼”,学生无须言听计从;我不怕面对“问题”,问题也是契机;我不去暗箱操作,民主就要不折不扣;我不懂“斗智斗勇”,师生间就要正大光明;我没有“三十六计”,我的教室无须算来算去……关于带班,我没有“秘诀”也没有“高招”。我只想建一间温暖的教室,我喜欢做的事是在温暖的教室里与我温暖的同事、温暖的学生、温暖的家长们共同成长。

一、主张:打造温暖的教室

一间温暖的教室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定是明亮的、充满希望的、富有凝聚力的。这样的教室,会让人产生深深的依恋,并在其间尽情地生长。

一间温暖的教室,一定是“明亮”的。我不会从窗外“观察”学生,我会径直走进教室去真实体察。努力发现班级中的正向行动并“规避”可能的问题,我一定不会“暗中观察”“伺机打压”。我希望我的学生愿意听我陈述,喜欢和我正向沟通。当然,教室的“明亮”还表现在它的处事条理、设施整洁等方面。

一间温暖的教室,也必然是“充满希望”的。我认为“充满希望”的教室里应该有学生们阳光、灿烂的笑脸,应该尊重学生生命的存在和成长,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充分展现自主,让每个生命都拥抱着希望前行。我的教室应该充满“人情味”,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和改过的时间,为学生的成长“留白”。

一间温暖的教室,还必是“富有凝聚力”的。缺少凝聚力的班级像是一盘散沙,七零八落,不成气候。建设班级很像盖楼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石块,有角有棱的石块;班级精神相当于钢筋,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事务相当于沙子和水泥,彼此分立,但终会融合;教师(班主任)相当于水,渗透、滋润、活化。而这些要聚合在一起,还要积极等待、慢慢凝结!

二、行动:构建班级德育场

建一间温暖的教室要靠师生共同的努力,是要一个行动接着一个梦想,再一个梦想接着一个行动连接起来的,在教室里形成各种“德育场”。在这个场域内,师生的生命质量共同提升、共同走向高处。

1.将班级建设成一个“活动场”。

若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教育就离不开活动。现在,很多班主任都看到了主题教育活动的价值所在,也都越来越重视主題活动,把它写进了“计划”,列上了“日程”。但若班主任不能正确认识、合理把握,活动就可能变成负累。如若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它做成多个教育“系列”,让每个活动成为一个个生长“节点”,我们教育的品质便会大为提升。

我结合学校的校训,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把主题班会做成了两个“系列”。“嚼得菜根”系列相关主题有“微笑着按时长大”“一定有一条路”“被汗水洗涤的青春”“让汗水舒活青春”“拥有一颗柔软的心”“以青春的名义启航”“同班共济”“臻实自我,美好岁月”“小梦不自知,大梦方觉醒”“期末将至,颗粒归仓”“拥有健康的情绪”“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劳而不获”“以梦喂马”“静水流深”等;“做得大事”系列相关主题有“有规则,才有远方”“展开美丽的翅膀”“因为有光,所以飞翔”“毅力与差距”“正道,正是一条大道”“歌者情,舞者型,匠者心”“远方,不止梦想”“别在关键时离开”“谁的青春不惬意”“梦想·翅膀”“乘风而上”“沧笙踏歌”等,这些主题多是源自学生。每个系列的主题班会起初都会偏向学生习惯养成;中间时段,往往会偏向责任前行;毕业期,往往会偏向价值创造。我们会根据需要精心选材,但不拘形式。每次班会实施都是学生主导30分钟,我主导10分钟,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我们的德育目标就会随之渐渐内化、慢慢升华。

同时,我将家长会也做成了“系列”,主题是“并肩、携手,我们一起走”。家长们每一次看到这个主题,就会清晰大家在一起要做什么了,也会各自定位。尤其要说明的是,我永远不会把家长会变成“批斗会”“数落会”,而是去做一个深度沟通、形成共识,去精心准备、用心交流,有时学生们也会一同谋划并现场参加……现在,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正慢慢地被我们开发成了“班本德育课程”。

在课程引领下,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活动场”,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其中组织、感知体验、领悟反思、共同成长。

2.将班级建设成一个“文化场”。

班级若能成为一个文化场域,学生就会有更好的成长和进步,班级也能够更加和谐、快速地发展。班级文化场的建设要从这间教室和这些学生出发,选择最适合的内容和形式。每当中途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都会对学生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小豆子,不会得到大西瓜;种下草种,肯定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当学生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变得骄傲、浮躁时,我会对他们说:“一个杯子水装多了,就容易自满,会笑空杯或半杯,会不思进取,也很难腾空自己装新水或新的饮品。”在大家需要鼓励的时候,我会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也没有渡不过的弱水。”学生毕业时,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生活是一根藤条,你会用它来做什么?你可以拿着它四处挥舞、东奔西突,藤条若作为武器,它并不能帮你抢掠太多,你的生命依然贫瘠;你可以用它做个项圈把玩,或是将它一节一节折断……你还可以将这根藤条埋进泥土,它将会顽强生长,显现出希望和力量。”对学生说的话,我力求每一句都是“带着光来的”,同时,这些话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初三阶段,有些学生会很迷茫,有些家长会很焦虑。此时,我会放一个“大招”:我首先给每位家长发了一条短信,请家长送给孩子一句话,激励的、期许的、交心的都可以,形式不限,我会根据收到的资料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激励。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中,初三年级的最后阶段,我的教室是平静的,学生和家长是从容的,我们一起顺利地走过了中考。

3.将班级建设成一个“生活场”。

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是培养有生存能力、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我们的教室,也应该是个“生活场”:回归社会,遵循成长规律。

班风,就是班级的风气,又指班级整体的状态、氛围。它既有外显,又是内敛。一方面,好的班风是充满正气的。建班之初,我会清楚地告诉学生:“班集体,源于师生的共建和经营,源于班级主流价值观的浩然正气。”另一方面,好的班风是从容的。从容是一种在稍高处的自由:有自由地呼吸,有允许学生犯错的勇气,有把班级问题变成契机的智慧,有对知识、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过程的尊重。班级的从容,就是不去和小名、小利、小得失急眼和怄气。

主流价值的认同体现在班集体的日常生活中,我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些要求。升旗仪式前,我对他们说:“我们除了要注重礼仪,更要郑重其事,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同时,我们还要在自己的心中升起一面旗幟——这一周,‘我’会继续努力,会以行动来诠释什么是好的青春,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学生集会时,我对他们说:“公共场合,往往最能体现一个班的‘班级教养’,它需要自我的约束,做到自律、自理和自觉。”集体出游前,我对他们说:“大家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之时,难免会‘营养不良’,缺少对整个世界的感知,我们不能去做‘手机一族’,大家一定要尽情拥抱大自然,放飞自我……”

班级建设中,我会借力于班级的其他任课教师,主动邀请他们参与班级建设;我会时常“问计于生”,从学生那里得到更好的答案,因为许多时候,我们给的未必是学生想要的,也未必是他们需要的,我们看到的问题,未必是真实的;我还会在新学年的开始,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走进班级,让他们和学弟学妹们交流,让同辈互相影响;我还会借助学校、家长或集体的力量……把教室建设成一个“生活场”,让我的工作变得轻松,让教育变得宽松,让班级产生一种新的温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建一间温暖的教室,让其成为师生共同的美好眷恋,因为这间教室里有他们过往的印迹、曾经的呼吸,有师长关爱、注视的眼睛,有徐徐的清风,有涩涩的少年身影。

猜你喜欢
温暖教室
温暖冬夜
环球时报(2022-01-24)2022-01-24 18:11:53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温暖的冬天
北极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0
温暖你我 重新出发
北极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0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未来的教室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4
教室大变样
幼儿园(2019年24期)2019-01-11 11:32:00
温温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