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于都

2019-09-10 07:22姜姝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于都县门板渡江

姜姝

2019年9月5日,“感恩奋进·共和国摇篮谱新篇”全国党刊全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江西于都,寻找革命先辈的红色记忆,感受70年老区的沧桑巨变。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是万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全县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8人,共走出了16位于都籍共和国将军。

于都河(即贡江)畔立着一块大石,上面刻着“长征渡口”四个大字。记者站在江边,看着眼前风平浪静的江水,脑海中却浮现出红军渡江的场景。85年前,中央红军正是从这里出发渡江,86000名红军4天内过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保住了革命的火种。

距长征渡口2公里处的建国路20号,是一座古朴的客家宅院。但在宅院内的20多个门框上,却没有一扇门板。红军后人刘光沛是这座宅院的主人。从小,他就听父亲讲太爷爷刘赞唐捐门板的故事。

“1934年10月17号,我家太爷爷踊跃地捐献了20来块门板给红军搭浮桥。捐出去的门板因为种种原因没再搬回来,我家老太爷的意思就是说给大家留一个念想。”

缺失的门板铭记着红军长征史上的一段传奇。为了协助红军渡江架桥,沿岸乡亲倾其所有,纷纷捐献出家中的门板、木料,甚至寿棺。

一位姓曾的大爷,执意要把自己留着准备做棺材的寿木捐献出来。红军战士不忍收下。曾大爷说,红军打仗命都不要了,我捐几块棺材板算什么?一位种南瓜的老表也硬是掐断瓜秧,拆了瓜棚把木板捐出来。周恩来同志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当时,天上有国民党军队的侦察机,为了保密,搭浮桥的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红军渡江的8个渡口,有5个渡口需要架浮桥,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除了浮桥,还有800多名渔民划来渔船,搭载红军战士渡江。于都河宽600米,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当年的中央苏区于都,捐出的不仅仅是木板、粮食,还有苏区儿女的血肉之躯。16000多名于都儿女响应党中央“扩红”的号召,参加长征,很多于都籍红军战士从此“北上无音讯”。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陆定一同志写就的这首《长征歌》,镌刻在纪念碑围栏上,描述了当年红军夜渡于都河、开启伟大壮举的动人图景。

于都人民为保障红军顺利突围、长征最终胜利和革命延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为全面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这段历史,激励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于都县在县城渡江大道东段规划建设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园内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里,追寻红色记忆。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的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并同大家一一握手,询问他们身体状况和生活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这次到赣南,就直奔于都来了。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我们到这个长征出发地,就是来体验红军当年出发的情况。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老区苏区考察,始终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他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小村落。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记者随采访团来到这里,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潭头村。一进村便听到潺潺水声,原来是村中央的水塘传出的声音,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二层砖瓦小楼,白墙黛瓦、亭台水榭、绿树成荫。

记者来到被乡亲们称为“最幸福的人”的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里,一进门就看到右边墙上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他家的照片,左边墙上贴满了孙观发孙子、孙女的获奖证书。

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孙观发兴奋地对记者说:“总书记来到我们村,我很激动,特别是来到我家里,看了厨房、卧室,连厕所都看了,还问我们吃的油是不是自己生产的,用的液化气多少钱,厕所好不好用,孩子上学方不方便,要不要花钱,我真的很感动。现在村里环境很好,鸟语花香,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间,住上了新房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由于多种原因,潭头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听镇党委书记介绍,水塘那里原来是村子里的垃圾场,臭气熏天。村里全部都是土坯房,整个村子只有一口古井,全村人喝水都靠它。潭头村是出了名的喝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由于离赣江比较近,又地势低洼,当地人编了个顺口溜:“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足以看出潭头村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潭头村在古时候就以出优秀的木匠、泥瓦匠、铁匠“三匠”远近闻名,年轻人为了谋生,都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工。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近年来,潭头村沐浴着好政策东风,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集中改水754户;18个小组的低电压改造全面完成;通组路改造26条13.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宽3.5米以上的水泥路,98%的农户通硬化入户路;96户享受了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完成改厕385户;宽带网络、广电网络实现全覆盖;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走上了平坦路。

为了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村里还建起了生活污水处理池、压缩式垃圾中轉站等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并通过召开户主会、群众大会和建立微信群等途径,发动大家共建优美环境。

提起未来,孙观发充满憧憬:“村里蔬菜产业发展那么好,我儿子想从东莞回来种植蔬菜。现在,儿媳妇在潭头村制衣厂务工有稳定收入,加上土地流转、光伏发电、合作社产业分红、公益性岗位等收入,家里的生活越过越好。”

在潭头,更多“孙观发们”正共享着产业发展的成果。梓山镇干部向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我们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385户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户年均增收1300多元;124户农户通过合作社入股蔬菜企业,入股金额达到30.2万元,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本村20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年均增收近万元。村级光伏电站总装机70千瓦,2018年发电效益4.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余元。”

2017年,潭头村就已提前完成脱贫。小山村有了新面貌,村民们有了新生活。乡亲们纷纷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于都县门板渡江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半块老门板
戏台
于都县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吕蒙白衣渡江
于都县银坑甑笊舞调查研究
革命文物诠释下的“渡江”精神
于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百牛渡江
一块门板折射清代外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