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如何让入学之初的学生既有学习古诗的热情,又能达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并在恰当的时机触发学生的想象,丰富他们学习古诗的体验。同时,还要注重利用古诗语境,采取多种方式教学生字新词。笔者将结合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池》的教学,具体阐述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一、巧创故事情境——“带入”激活思维
《小池》编排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在它之前还有一首关于池塘的古诗《池上》。《小池》虽成功地勾勒出生机盎然的小池风物图,但相较于《池上》的童真童趣、可爱可亲,受欢迎程度显然不够。因为《小池》描写的是“景”,对于六七岁的学生来说,他们更乐意亲近的是“事”。如何搭建一条由“景”通向“事”的桥梁,稍加设计便可实现。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
生:喜欢!
师:有一年,宋朝的诗人杨万里到常州做官,一有空便爬爬山,到郊外散步,或者去河里划船,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这个小池边,立刻就被小池吸引住了,在这里待了好久呢!(贴图于黑板)你看,这里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真美呀!我们跟着杨万里去仔细看看吧!
课初,笔者通过这样的描述,开启了一个故事,巧妙地将学习古诗的任务转化为跟随诗人去郊游。因为学生喜欢与自身生活作类比,这样让他们此刻的体验与平时的生活经验产生了勾连,因此,学生的眼和心都被这幅传递诗意的图画以及背后蕴藏的故事所吸引。
当然,这个“开始”只是创设故事情境的第一步,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故事也在发展——
“嘘,站在小池边,我们仔细听听,这么小的泉眼,冒出一股细细的流水,你能听到声音吗?”
“这些树紧紧靠着小池,它们在干什么呢?”
“这么美的小池,不仅把我们吸引住了,还引来了几只可爱的小精灵。看,谁来了?”
“蜻蜓就是这样轻轻地立在了荷叶尖尖的角上,好像在说什么悄悄话,让我们再走近一点听听,在说什么呢?”
“在这个晴朗的夏日,杨万里被小池深深吸引,一直都舍不得离开,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诗,把小池永远地留在了心里。我们一起来读诗吧!”
故事情境的创设有始有终,使学生不仅是课桌前的学习者,还化身为几百年前来到小池边游玩的故人,自觉地调动所有的思维与情感,全身心感受和体验。
二、妙借古诗语境——识字学词路径明
低年级的教材内容,无论是童话寓言,还是儿歌韵文,都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任务——为学生提供识字的汉语环境,古诗也不例外。但我们很少看到在学习古诗的课堂上,教师借助古诗的语境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回想一下,教师是不是把更多的力气用在了教朗读和教诗意(包括重点字义)上,而需要学习的汉字则利用课初或课末集中解决呢?当然,集中识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在这里并没有全盘否定的意思。只不过,有些汉字如果能结合所在的诗句,在古诗的意境中,采用学生喜欢并受用的方式来教学,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会更好。基于以上认识,古诗《小池》的字词教学呈现了以下特征:
1.追本溯源,使记忆更形象
师:来到小池边,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清清的泉水——(出示字卡“泉”)我们来开火车读。
师:(出示 )最早的时候,“泉”是这样写的,外面代表石洞,里面这是什么呢?
生:里面是流出来的水。
师:没错!(出示 )这从石洞里流出来的水,就叫泉水。
“来到小池边,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清清的泉水”——看似普通的过渡语,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小池”的意境中关注汉字“泉”。这是一个来自于图画文字的象形字,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质,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与所代表的事物在形状上很相像。因此,我们大可以追本溯源,利用“泉”本来的样貌 ,鼓励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象形字与今天的文字比较,字形的每一个部件都被赋予了意义,对于形象思维特别发达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识字过程无疑会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
2.直观对比,使认知更深刻
师:泉水流出的地方叫什么?
生:(一脸疑惑)不知道。
师:(出示词卡“泉眼”)泉水是从泉眼里流出来的。请大家开火车读读这个词。
师:(出示图片)看,这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眼,有几个?
生:三个。
师:我们再到图上找找小池的泉眼,找到了吗?
生:(仔细辨认)在那边!
师:找得真仔细!小池的泉眼和趵突泉的泉眼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趵突泉的泉眼是冒上来的,小池的泉眼没有冒出來。
生:小池的泉眼很小。
师:(走近图画)嘘,站在小池边,我们仔细听听,这么小的泉眼,冒出一股细细的流水,你们能听到声音吗?
生:不能。
师:是呀,声音太小了,听不到呢。这就叫什么呀?
师:(出示“泉眼无声惜细流”)从你开始开火车读。
师:读得再轻一点就更好了。这里的水流得好少好慢,再读慢一点好不好?
师:泉眼好像妈妈一样,特别爱惜她的泉水宝宝,舍不得一下子流出来好多,请女孩子读一读。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真是一个温柔的“妈妈”。
“泉眼”是第一句诗的灵魂,它的细弱无声为小池增添了一种和谐静谧之美。可是,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一年级学生感知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在上述片段中,笔者引导学生感受只属于小池的“这一个”泉眼,经历了如下几步:(1)初步了解泉眼是什么,在反复朗读中留下第一印象;(2)利用趵突泉与小池泉眼的图片对比,小池泉眼的特点深入人心;(3)化身池边人,身临其境,调动感官,把自己的体悟带入诵读之中;(4)化身“泉眼妈妈”,通过朗读为她代言。至此,笔者和学生共同完成了对“泉眼”一词以及所在诗句的深度理解。别以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需要谈“深度”,其实,始终不脱离诗句的意境,这就是基于学情的深度学习,是对词语应有的尊重。
3.移情体验,使感悟更丰富
师:听完柳树姑娘的话,你能读好这句诗吗?开火车读。(出示:“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听出来了,这个“爱”字读得特别好。(拿着词卡“爱”,走到学生中间)老师来采访一下,你们爱谁?
生:我爱杨老师。
生:我爱妈妈。
生:我爱我的好朋友。
…………
师:老师听出来了,爱,就是从心里感到特别特别喜欢,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爱”字里面藏着什么字?
生:藏着一个“友”!
师:就像你们爱爸爸妈妈、爱好朋友一样,柳树姑娘特别喜欢这晴天的风光。一起读读这句诗。
“爱”是本课既要认识又要会写的生字,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字形和写法,大可不必费这番周折,直接让学生说说如何记住或跟着教师的范写书空便可。那不同的是什么?是体验和感悟。在这个片段中,笔者拿着词卡“爱”走到学生中间,学生看着“爱”,进而抒发自己的爱,表达自己的爱,这个时候,汉字不再是机械的笔画和符号,而是充满温度和温情的体验与感悟。趁热打铁,笔者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这种体验与感悟转移到对诗句的感悟中,“树阴照水爱晴柔”,意境全出。
4.调动身边资源,巩固识字效果
师:小小的荷叶,刚刚长出来,还没变成大圆盘,我们亲切地叫她“小荷”(出示词卡,引导读好)荷是一种植物,所以上面是什么?
生:草字头。
师:下面的字有谁认识?
生:这是一个姓。
师:你们真会发现。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课标语)上面的片段就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在教学中,调动鲜活的资源,帮助学生识记新字,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识字效果,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