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思维学科。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一切听说读写都是在思维转换下实现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是怎样写的”,更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为什么这样写”。当下,在很多课堂中,存在着抑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现象。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教学中学生的低阶思维现象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有高质量的思考。观照当下课堂,不少学生思维呈现出简单、浅表的样态,对课文理解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容量臃肿,导致学生无思维“空间”
为扩大语文课堂容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将课堂塞得满满的。课堂容量臃肿,学生疲于应付,思维时空逼仄。如一位教师教学《水》一课时,在一堂课中不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掌握“反衬”写作手法,而且还将“感悟母爱”“懂得环保”“细节刻画”等内容也纳入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学生阅读、练笔、交流、批注,忙得不亦乐乎。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疲于跟进、应付,鲜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尽管从表面上看,课堂信息很丰富,学生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但多数学生是机械的模仿、盲从,毫无思维可言。
2.问题琐碎,导致学生无思维“时间”
自从“讲”这种教学方式遭受批评、诟病以来,“问”就成为了课堂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满堂问”“琐碎问”等现象。一节语文课,少则几十问,多则上百问,问题琐碎,导致学生无思维之“时间”。如一位教师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在课堂上这样提问:谁送别肖邦的?在哪里送别肖邦的?肖邦的老师、同学是怎样送别肖邦的?为什么要将泥土送给肖邦?……师生问答犹如“打乒乓球”,你来我往,按部就班,学生消极应付、生搬硬套。这样教学,知识不仅被碎片化了,学生的思维也同样碎片化了。
3.启发浅白,导致学生无思维“质地”
学生的思维应当是有深度、有质地的。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师引导应当是多样化的,应涉及到文本内容、主题、写法等。遗憾的是,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启发过于浅白,导致学生无思维之“质地”。如一位教师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当蚌的嘴巴一张开,鹬不就可以逃脱了吗?”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轻微一笑:“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寓言。”于是,教师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思维就此打住。试想,如果教师将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思考,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一定会呈现别样的风采。
二、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上述种种教学行为,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学生思维的浅化、窄化、固化以及创造力的弱化。如何在学生学习中发展其高阶思维?关键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作为教师,要保障、赋予学生思维时空,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发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有品质。
1.运用“主问题”,赋予学生思维时空
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自主思考、探究的时空。作为教师,要让语文课堂具备一定的弹性,运用“主问题”启发、驱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彼此之间围绕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深度研讨。当学生的思维卡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
如教学《说勤奋》一課时,立足于单元视角,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驱动学生的语文思维。问题一:初读课文,说一说今天学习的《说勤奋》与以前学习的《石榴》《九寨沟》有什么不同?问题二:作者是怎样“说”勤奋的?问题三:这里有“范仲淹断齑划粥”“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列宁专心读书”三则故事,哪一则故事可以更换文中的故事,哪一则故事可以插入到文中的两则故事之后?三个“主问题”极富层次性,且赋予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发现,《说勤奋》不同于以前所学的《石榴》《九寨沟》,它既不抒情,也不是写景状物,而是在说理。在课文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举例子佐证。那么,如何举例子才能让例子具有说服力呢?这是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通过问题三,学生能展开深度思维:佐证事例要典型,要具有代表性。所以,“范仲淹断齑划粥”“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可以替换课文中的两则事例,因为都是一古一今。同时,可以将“列宁专心读书”放在文中的两则故事之后,因为这样能做到“中外兼顾”,让事例更具说服力。因此,学生也才能深刻理解说理文要言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让说理文言之有理。
以富有挑战性的“主问题”为驱动,能引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催生学生的语文探究,引领学生的语文实践,促进学生的语文反思。借助问题,学生与文本、与同伴能展开积极对话、思维碰撞,语文视界能逐渐明朗。
2.运用“主任务”,拓展学生思维宽度
深度学习重视真实任务学习活动的创设。学生只有在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活动中才能展开探究学习。学习任务不宜过多,应富有挑战性,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打通语文新旧知识的关联,从而能让学生展开自主建构,形成高阶思维。
如《生命的壮歌》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组成。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主任务”:比较两则故事的异同。由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因而更加盘活了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进行语文思维。学生纷纷指出两则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有学生说:“两则故事都表现了生命的献身精神、合作精神等。”有学生说:“两则故事的题目都加上了引号。”有学生说:“第一则故事只有一个自然段,而第二则故事却有三个自然段。”依据学生的发现,我引导学生认识双引号在这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比较,第二则故事比第一则故事多哪些内容。这样的异同比较、反思,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在比较中,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主任务”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围着教材讲,学生跟着教师听”,学生“听听激动、想想一动不动”的教学状态。学生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展开积极的文本思考、探究,从而成为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发展、提升。
3.运用“主支架”,发掘学生思维深度
深度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学习支架的支持。在教学中,运用“主支架”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体悟、理解,能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从方法上看,学习支架包括情境性支架、目标性支架、任务性支架等。支架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媒介、依凭。有了支架,学生的学习才更有效。
如《莫高窟》一文主要讲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的特点。为了引导学生研读“彩塑”、研读“壁画”、研读“藏经洞”,我构建了“主支架”——“阅读课文,找出每段中的关键句,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关键句描写的。”通过“主支架”,我引导学生阅读。学生能够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如“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等等。借助“主支架”,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理解了“课文是如何围绕关键句子描写的”,从而有效地发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主支架”,让学生阅读可视化。在“主支架”引导下,学生不仅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能逐步深入,从细微之处进行深度探究。在教学中,“主支架”能帮助学生加深体悟、理解,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主支架”发挥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教学功效。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教学,应当给学生思维的发展留足余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基于“深度学习”视角,运用“主问题”“主任务”“主支架”,能激活、深化、生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激起课堂教学的“千层浪”。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