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曾说,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运。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60周岁以上人口24949万,占总人口数的17.9%……
老年人口数量全球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这,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命运”。
前所未有的态势下,做好老龄工作的着力点,在于抓好养老这一民生热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已发布近百个养老相关政策文件。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經济工作会议亦明确指出,要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努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
“要完善”,意味着我国的养老护理体系还存在短板,尤其是,社会化养老护理还非常薄弱。
虽然,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仍是主流,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化护理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同时,大城市“一床难求”“养老贵”等问题,亟待破解。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实践。
人们看到,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民政部门联合签署了《深入推进长三角民政工作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区域内的异地养老,正在渐次“通关”。
城市层面,政府和企业也在联动对接,相互承诺,比决心,比诚意,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望切实增加护理床位供给,为企业投资降成本,让老年人享受价格实惠的服务。
在实践的基础上,成熟的经验举措,亦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制度性规定,并将在不断完善中走向世界。
努力解决好养老问题,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事关民族伟大复兴。
新的探索,对于个人、城市和国家而言,都是一场新的试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路径,对于世界而言,则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中国方案。(陈融雪)